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道多孔三腔气囊导尿管在后尿道狭窄及尿道球部损伤尿道端端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9例后尿道狭窄及尿道球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行传统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组在术中插入尿道多孑L三腔气囊导尿管,术后经冲洗管注入抗生素,2次/d;对照组在术中插入三腔气囊导尿管,使用常规药物治疗。2组病例球部尿道吻合置管2周后拔管,后尿道吻合置管4周后拔管。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最大尿流率〉15mL/s、尿道感染及尿道狭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1例出现尿道狭窄。需定期尿道扩张。对照组6例出现尿道狭窄,5例需定期尿道扩张,1例行第2次传统尿道端端吻合术。结论尿道多孔三腔气囊导尿管能良好地引流尿道分泌物,能为尿道冲洗、尿道局部使用抗生素和减少瘢痕形成的药物提供通道。并能有效改善吻合口局部环境,促进吻合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从而减少再次出现尿道狭窄。  相似文献   

2.
导尿是常用的诊疗技术,但如不严格无菌操作或插管施用暴力、导尿管材料及大小号数选择不当、长期留置导尿管等常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故应引起重视。现将因导尿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分述如下:1.尿道损伤:多因操作方法不当或过于粗暴而致。特别是当导尿管插入困难的情况下,频繁更换导管以至使用金属导尿管反复进行强插,导致尿道损伤。其受损部位可在尿道外口、球部尿道、膜部尿道或前列腺部尿道。损伤的程度视所使用导管材料和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形(外科泌尿系金属导尿仪的形状)管芯植入法为导尿困难患者成功插管的方法.方法管芯植入法是将无菌钢丝植入导尿管内,折成金属导尿仪的形状,再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结果利用"( )"形管芯导尿管为前列腺肥大、骨盆骨折并尿道损伤等56例导尿困难的患者成功插管.结论此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纤维膀胱镜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纤维膀胱镜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尿道球部损伤患者11例和后尿道损伤患者7例,采用纤维膀胱镜下置入导尿管行尿道会师术。结果 尿道球部损伤患者11例手术均成功;后尿道损伤患者4例手术成功,3例失败。随访0.5~4.0a,15例均治愈。结论 采用纤维膀胱镜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球部损伤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好,应作为首选方法;治疗后尿道损伤应根据病情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5.
老年男性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与气囊注水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的改进对尿道损伤的影响,观察不同气囊注水量对溢尿的影响.方法:将50例老年男性需插导尿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将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 cm,见有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 cm,向气囊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12~15 mL,观察组将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 cm,见有尿液流出后再插入8 cm,向气囊内注入灭菌注射用水5~8 mL.结果: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尿道出血及肉眼血尿,溢尿1例;对照组发生尿道出血2例,肉眼血尿2例,溢尿8例.结论:改进导尿管插入深度可减轻尿道损伤,气囊内注入液体量以5~8 mL为宜.这样既可有效地防止尿道口溢尿,又不会增加尿管脱出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的改进对尿道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观察气囊导尿管插管深度的改进对尿道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男性需插导尿管的患者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将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见有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改进组将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20-22cm,见有尿液流出后再将气囊导尿管全长插入尿道,或见尿液后再插入6cm以上。结果改进组无1例发生尿道出血及肉眼血尿;对照组发生尿道出血1例,肉眼血尿2例。结论改进导尿管插入深度可减轻尿道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急性尿道损伤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在表面麻醉或腰麻下应用输尿管镜对31例尿道损伤进行检查和治疗,留置导尿管2~4周.4例尿道膜部损伤严重无法找到通道患者改为开放手术.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 27例球部尿道损伤及膜部尿道损伤的患者经腔镜治疗后,于2~6周内全部愈合.4例开放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两个月也恢复正常排尿,6例患者术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术,2例存在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输尿管镜检查适用于轻中度导尿困难的尿道损伤,使用安全、术后恢复快、治愈率高,值得推广,而对于极重度尿道损伤患者建议行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
“⌒”形管芯植入法为导尿困难患者成功插管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萍张翎  谢玉琳 《现代护理》2005,11(17):1454-1455
目的探讨“⌒”形(外科泌尿系金属导尿仪的形状)管芯植入法为导尿困难患者成功插管的方法。方法管芯植入法是将无茵钢丝植入导尿管内,折成金属导尿仪的形状,再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结果利用“⌒”形管芯导尿管为前列腺肥大、骨盆骨折并尿道损伤等56例导尿困难的患者成功插管。结论此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镜在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因骑跨伤致闭合性尿道球部损伤患者16例和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患者12例,采用电视尿道镜下留置导尿管行尿道会师术。结果球部损伤患者10例会师成功,6例进镜失败;后尿道损伤患者8例会师成功,4例失败。随访0.5~5年,20例治愈,8例复发狭窄。结论采用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前尿道损伤安全合理,创伤小,疗效好,应成为首选方法;治疗后尿道损伤则需慎重,应根据伤情试行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10.
2004-02-2008-12我院采用输尿管镜下腔内尿道会师术治疗男性尿道损伤患者18例,治疗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18~58岁,平均37岁.骑跨伤致尿道球部断裂13例,膜部尿道损伤5例.伤后2h内就诊,患者均有尿道口滴血,排尿困难和不同程度会阴淤血、血肿及尿外渗,伴尿潴留6例,骨盆骨折、创伤性休克6例.入院后试插导尿管均失败.1.2治疗方法骨盆骨折伴有创伤性休克患者,先纠正休克,在行全麻下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不伴骨盆骨折的患者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截石位,直视下将wolf 8.0~9.0F硬性输尿管镜插入尿道,同时插入10F硅胶尿管(深度不超过损伤部位)引流冲洗液.灌注压力100~120 cm H2O,变冲洗边观察,找到尿道断裂近端,输尿管镜通过断裂端进入膀胱,经操作通道插入3F导丝,保留导丝,退出输尿管镜,将20F Foley导尿管顶端戳孔(用12号针头)后沿道管植入膀胱,退出导丝,气囊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30 ml牵引固定.会阴血肿较大或尿外渗明显者,同时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采用尿道镜直视下导尿管置入治疗尿道球部损伤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 6例 ,均为男性。年龄 2 0~ 45岁 ,因会阴部骑跨伤致尿道出血、会阴部肿胀疼痛伴排尿困难而来院急诊 ,5例伴有尿潴留 ,均无休克表现。膀胱尿道造影显示尿道球部破裂 4例 ,尿道球部断裂 2例。 6例均不伴有后尿道及膀胱损伤。试插导尿管均失败。急诊行尿道镜直视下置入导尿管 ,术后随访 2 a10个月~ 4a6个月 ,并行尿流率测定。1.2 方法 连硬麻醉下 ,取膀胱截石位 ,以 5 %甘露醇液或生理盐水作冲洗液 ,直视下将 F2 0…  相似文献   

12.
尿道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钦棋  张永良  张燕生  陈建德  余丰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332-1332,1334
目的探讨尿道镜对急性闭合性尿道损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骑跨伤致尿道球部损伤15例和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5例,采用电视尿道镜下留置导尿管行尿道会师术。结果20例患者均会师成功,14例获得随访0.5~2.0年,排尿通畅。结论采用尿道镜下行尿道会师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导尿管的插入:一般病人可按常规插入导尿管。遇精神紧张、尿道狭窄或前列腺肥大的病人,须采取下列方法:1.由于精神紧张而引起膀胱颈部肌肉收缩,阻碍尿管通入膀胱时,切勿勉强用力;应稍待片刻并与患者谈话,分散其注意力,然后徐徐将管插入。2.轻度尿道狭窄者可用质量好的细导尿管或弯头金属导尿管。轻度前列腺肥大者,用较粗的质量好的导尿管易于插入。插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王军等报道使用气囊导尿管发生 19例尿道损伤 ,其中因脑血管病意识障碍需留置导尿管 8例 ,手术前插管 4例 ,中毒性昏迷 2例 ,休克 1例 ,急性尿潴留 4例。损伤的共同症状表现为尿道外口滴血 ,1例急性尿潴留插入气囊导尿管后经 B超检查膀胱内出现大量凝血块 ,后经手术切开膀胱取出凝血块。鞠俊玉等报道 4例 ,2例为手术需插入并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病人 ,在插管过程中因动作粗暴造成尿道损伤 ,1例为前列腺手术后的病人 ,由于翻身从床上摔下 ,气囊尿管强行自尿道脱出 ,损伤尿道 ,排出血尿。唐飞等报道 2例 ,分别为高血压脑出血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通过改良金属导尿管,直接用50ml注射器对26例BPH患者TURP术后出血导致膀胱血块填塞进行快速加压抽吸处理。结果:全部患者膀胱血块均清除干净,无1例需再次手术。结论:简单用改良金属导尿管清除膀胧血块的方法迅速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症导尿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前列腺增生症常导致急性尿潴留 ,急诊需做尿引留术。因尿道前列腺部受压狭窄 ,一般导尿方法时常失败而被迫改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我们应用改进的导尿方法对 2 5例患者均获得成功。1 方法介绍1.1  制作导针 :用光滑无锈铁丝 ,长 48cm ,直径略细于橡胶导尿管内径 ,尖端磨成钝圆形 ,尾端卷曲成环状 ,消毒备用。1.2 应用常规导尿方法将导尿管插入尿道至前列腺部无法前进时 ,将导针涂以石蜡油套入导尿管至尿道球部前方。1.3 向前推进导尿管 ,一般均能克服阻力进入膀胱 ,如再有困难时 ,可将导针前部弯曲弧形 ,形状同金属导尿管 ,全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3例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采取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尿道狭窄或闭锁长度0.3~1.5 cm,平均(0.8±0.1)cm.阴茎体部尿道狭窄4例,尿道闭锁1例;球部尿道狭窄15例,尿道闭锁4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9例.结果 3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尿失禁,大出血等并发症,术中留置F18 ~ F22硅胶导尿管.手术时间20~ 68 min,平均(36±4.7) min.术后留置硅胶导尿管4~6周,拔除导尿管1周后复查最大尿流率14.8~32.4 ml/s,平均(21.3±2.6)ml/s.拔除导尿管后随访3~8个月,1例患者给予尿道扩张4次,1例患者再次行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治愈,其余病例治愈.结论 筋膜扩张器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尿道瘢痕切除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1例导尿管误入尿道假道的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涛 《护理学报》2004,11(5):64-64
通常所说的尿道假道是指外伤引起骨盆骨折所致尿道损伤而使尿道撕裂或尿道撕断,尿液及血液经破损的尿道渗至周围组织.致尿外渗而形成。男性尿道损伤是尿路器官中最常见的急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道口有血,排尿困难,会阴部肿胀,不易或不能自尿道插入导尿管,而在给患者行导尿术时导尿管常误入尿道假道。笔者在基层医院工作期间曾收治1例车祸致外伤引起骨盆骨折所致尿道损伤的患者,导尿时导尿管误入尿道假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导尿法对预防尿道损伤的效果,为临床寻找更合理的尿道损伤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136例需留置导尿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留置导尿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导尿法。于插入导尿管时、留置尿管期间、拔出导尿管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性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管插入时、留置尿管期间、拔出尿管后及血尿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1,3.89,8.38,28.57;P<0.05)。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期间漏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留置导尿法可以降低尿道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改进导尿法在老年男性病人导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娥  张柳芬 《护理研究》2007,21(20):1855-1855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男性病人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减少尿道损伤、疼痛程度的导尿方法。[方法]30例采用改进导尿法,在插入导尿管前从尿道口注入3mL~5mL无菌液状石蜡,充分润滑尿道后再插入导尿管;30例采用传统导尿法,用无菌液状石蜡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后插入导尿管,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改进组病人尿道损伤率和严重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结论]改进导尿法可明显提高一次导尿成功率,减少尿道损伤,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