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出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自1970年Valderama报告以来,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我科自1997年10月至2005年5月手术治疗32例臀肌挛缩症,29例得到随访,随访0.5~7年,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臀肌挛缩症致骨盆倾斜合并肢体不等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揭示臀肌挛缩症合并肢体不等长的原因,并阐述手术治疗配合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28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发现有212例因骨盆倾斜合并下肢肢体不等长,治疗采用臀部“Z”型松解延长、配合术后下肢皮肤牵引、摆动髋部等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对其临床体征等全面评估,优206例,良6例,优良率100%,治愈率99.3%。结论:此方法对诊断明确的患者治疗,既解决了臀肌挛缩平的一般症状体征,又解决了因骨盆倾斜造成的肢体不等长问题,尤其应引起临床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122例儿童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儿童臀肌挛缩性的不同病因及其治疗方法,为不同年龄,不同原因和不同程度的儿童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13岁122例儿童臀肌挛缩症患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 分析和评价。结果:并膝下蹲不能(97.5%)和交腿试验阳性(91.8%)是儿童臀肌挛缩症的主要表现;挛缩部位按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臀大肌(78.7%),臀筋膜(68.9%),阔筋膜张肌及髂筋束(51.6%)和臀中肌(34.4%);4-6岁全部优良,7-9岁优良率96.4%,10-14岁86.2%,总体94.3%;手术切口疤痕增生35例(28.7%),神经损伤及感染严重并发症3例,复发3例。结论:手术方法应根据病因、病程、年龄及个体体质而定,臀肌挛缩及松解术后对骨与关节的继发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臀肌挛缩症(Contracture of the gluteas maximus muscle)分为原发性臀肌挛缩症和臀大肌纤维化继发臀肌挛缩症(Contracture of the hip…seoondary to fibrosis of the gluteas maximus muscle)原发性或继发性臀肌挛缩,由于患髋的严重功能障碍,受到临床界的重视,并探讨其原因和防治问题。本院10年中经治2例,兼作报道。例1 男14岁,右下肢跛行、屈大腿困难6年,进行性加重4年入院。6年前因  相似文献   

5.
小切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臀肌挛缩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并不少见,自1984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297例,其中自1995年2月~2003年6月采用大粗隆上3~5cm直小切口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7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龄臀肌筋膜挛缩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龄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大龄臀肌筋膜挛缩症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9例,女14例,年龄15-43岁,病程10-35年。结果:随访时间3月-3年,平均1年8个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伴发骨盆倾斜所致下肢假性不等长9例(占39.12%),要后畸形矫正;术前肢体等长,术后出现肢体不等长2例。病变范围均累及臀中肌,臀小肌。结论:大龄臀肌筋膜挛缩症患中,因骨盆倾斜所致肢体假性不等长表现的相对较多,应重视此伴发症的处理。术中注意重点松解臀中肌,臀小肌的挛缩,延误治疗可能会影响骨关节的发育或引起骨关节的继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成人臀肌筋膜挛缩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臀肌筋膜挛缩症是因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本病好发于儿童。我们自1995年6月至2004年9月收治成年臀肌筋膜挛缩症病人1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切口挛缩带松解配合镇痛泵辅助下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臀肌挛缩症。方法 15例臀肌挛缩的患者采用大转子上方小切口切断粘连挛缩带,术后在镇痛泵辅助下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结果 15例患者术后随访1~2年,髋关节活动恢复情况:优1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93.3%。结论 手术后软组织的再粘连是影响小切口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效果的重要原因,将小切口松解术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下功能锻炼相结合,是一种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臀肌挛缩症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二次手术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2000年1月~2003年3月本科共收治臀肌挛缩症二次手术25例;分4种类型,Ⅰ型:15例,表现为臀肌挛缩症术后下肢不等长,走路跛行。Ⅱ型:4例,表现为术后髋关节活动受限,以髋关节屈曲内收受限为主。Ⅲ型:4例,表现为术后髋关节活动部分受限,骨盆平片显示有骨化性肌炎。Ⅳ型:2例,一侧臀部外展肌力减弱。全部接受手术,松解残余挛缩组织、切除骨化性肌炎、转移肌瓣修复肌力、填充创面。结果:随访23例,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个月,优良19例,部分改善2例,2例疗效差。结论:臀肌挛缩症初次手术松解不彻底或松解过度,将导致下肢活动部分受限或臀外展肌力减弱;止血不彻底留皮下空洞,治愈后臀部继续肌注药物,将易导致臀肌骨化性肌炎,手术针对不同原因采用相对手术,重点松解挛缩组织、恢复肌力、修复创面。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臀肌挛缩症(附26例报告)刘波王金城周乙雄⒇臀肌挛缩症是因臀大肌纤维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发病。根据国内外文献,该病并非少见,而以前骨科界对此认识不深,国内马承宣(1978)首先报告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而许多患者到青春期甚...  相似文献   

11.
儿童臀小肌挛缩致肢体假性不等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臀小肌挛缩导致骨盆倾斜合并肢体假性不等长的原因,以及手术治疗方法改进后的效果。方法:本组32例骨盆倾斜合并肢体假性不等长的患儿采用臀小肌松解延长手术,术后配合练习臀肌挛缩操和摆臀锻炼。结果:术后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骨盆倾斜合并肢体假性不等长已完全矫正,步态恢复正常。结论:臀中,小肌都可以导致骨盆倾斜合并肢体假性不等长,但是臀小肌的作用更甚于臀中肌。针对臀小肌挛缩的松解延长术是解决骨盆倾斜合并肢体假性不等长的重要治疗方法,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双"Z"形切断并延长挛缩束带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新手术方法。并总结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大粗隆后缘纵形切口,行双“Z”形切断并延长臀大肌挛缩束带,治疗了21例39臀。对严重的3例6臀,同时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松解。结果:随访21例,时间6个月-2年,平均时间1.3年,髋关节功能及行走步态恢复满意,结论:本术式既彻底松解了挛缩的臀大肌,又保留了臀大肌的连续性,维持了臀大肌的肌力,操作简便,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陈焕诗  杨小龙 《中国骨伤》2015,28(6):524-526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筋膜松解联合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治疗重度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20例35侧重度臀肌挛缩症患者,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8~34岁, 平均13岁;病程3~21年。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步态异常, 双膝并拢不能下蹲, Ober征阳性, 翘腿试验阳性, 术中进行臀肌挛缩筋膜松解后, 再将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治疗。随访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步态、并膝屈髋下蹲试验、交腿试验、髋关节内收及内旋活动度、髋关节外展后伸肌力(臀大肌力量)及运动能力等。结果:20例均获随访, 时间1~5年。臀大肌松解均彻底, 弹响均完全消失, Ober征均阴性, 髋关节并膝屈髋、髋内收、髋内旋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臀肌肌力得到保护, 髋关节活动度及运动能力等恢复良好, 其中优31侧, 良4侧。结论:对于重度的臀肌挛缩患者, 在进行传统的臀肌挛缩筋膜松解后再将臀大肌止点肌腱作Z字延长, 无须过多切除正常的臀肌纤维及破坏关节囊, 即可使臀肌挛缩得到最大程度的松解, 术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关节镜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强  昝强  王鹏  楚向东  朱超 《中国骨伤》2007,20(2):115-1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臀肌挛缩症(均为双侧发病)和4例阔筋膜张肌挛缩症(单侧发病),男12例,女16例;年龄5-23岁,平均15.2岁。采用关节镜治疗,其中24例臀肌挛缩患者均有臀部注射史,关节镜下见挛缩纤维化的臀肌及挛缩增厚的阔筋膜,均在关节镜下切断。结果:28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黄耀添等评定标准:2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优19例,良3例,可2例;4例阔筋膜张肌挛缩症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果全部为良。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臀肌挛缩症和阔筋膜张肌挛缩症,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Idiopathic contracture of the gluteus maximus muscle in childr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mmary Restriction of motion of the hip caused by contracture of the gluteus maximus is not uncommon. Twenty-seven children with this disorder were reviewed between 1975 and 1983.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very characteristic.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release of the fibrotic contracture tissue of the gluteus maximus with good results. The etiology of the disorder remains unknown. It is likely that the primary cause might be congenital in origin and that some predisposing condition exists. In additio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16.
Restriction of motion of the hip caused by contracture of the gluteus maximus is not uncommon. Twenty-seven children with this disorder were reviewed between 1975 and 1983.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very characteristic.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release of the fibrotic contracture tissue of the gluteus maximus with good results. The etiology of the disorder remains unknown. It is likely that the primary cause might be congenital in origin and that some predisposing condition exists. In additio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17.
臀肌挛缩症临床分型与关节镜下微创手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分型与关节镜下松解术的疗效。方法:臀肌挛缩症358例,男175例,女183例;平均年龄(19.7±6.8)岁(14~41岁),患者均有反复青霉素与苯甲醇溶媒肌肉注射史。按临床特点和术中挛缩束带情况分为:索条型(118例),扇型(107例),混合型(87例),阔筋膜张肌挛缩型(46例)。术后根据臀肌挛缩功能综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21例,失访37例,随访时间平均3.5年(1.5~8.0年)。根据评价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价,优303例,良13例,可5例。术后无复发、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结论:根据臀肌挛缩的分型选择手术方式有利于提高术后疗效。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8.
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肢体不等长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肢体不等长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32例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随访其疗效。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5~26岁,平均11岁。均表现为不对称性臀肌挛缩,单侧37例,双侧95例。明显跛行89例,明显双下肢不等长78例;X线片示骨盆倾斜97例,股骨颈干角增大11例。采用经大转子后外侧纵弧形切口行臀肌松解术配合双下肢皮肤牵引及运动锻炼治疗。结果 术后双下肢相对长度等长118例,相差0.5~1.5cm 13例,相差3cm 1例。综合治疗后获随访3个月~14年,根据刘国辉等疗效评定标准,优118例,良13例,差1例,治愈率99.2%。结论 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是双下肢臀肌挛缩程度不对称的结果。采用大转子后外侧纵弧形切口行臀肌松解术配合双下肢皮肤牵引、运动锻炼是治疗臀肌挛缩合并骨盆倾斜双下肢不等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臀肌起点下移治疗臀肌挛缩症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臀肌起点下移方法松解臀肌挛缩,改善髋关节节屈曲障碍及展畸形。结果 治疗28例患儿,经6个月~10年随访,畸形全部得到矫正,髋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本术式与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有以下优点:松解彻底,手术操作便,因手术部位在髂嵴臀肌肌起部,避免了损伤我血管、神经的可能。术后处理简单,本手术方法术后无需任何外固定,48~72小时后即可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再次行臀肌筋膜松解术并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复发患者15例(24侧),分析其术后复发原因,均采用臀肌筋膜松解+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复发的原因:3例(6侧)诊断及分型错误,9(14侧)例手术方式的选择不当,3例(4侧)术后未进行功能锻炼。本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时间1.8年(8月~3年)。术后疗效评价:优13例(21侧),良2例(3侧),优良率达100%,效果满意。结论臀肌筋膜挛缩症术后复发原因诸多,术者应掌握臀肌筋膜挛缩症的诊断、分型,熟悉解剖;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术中彻底松解,可获得满意的活动度,必要时进行臀大肌止点肌腱"Z"字延长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