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GP)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及培养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大鼠在冠状动脉结扎后,早期腹腔注射绞股蓝总皂甙,可使缺血24h的心肌梗塞范围显著缩小;并使缺血6及10h的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和乳酸脱氢酶(LDH)明显降低;使缺血后30min时缺血边缘区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体外实验表明,绞股蓝总皂甙能保护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性损伤,抑制缺氧缺糖6h心肌细胞CPK及LDH的释放。证明绞股蓝总皂甙对缺血及缺氧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研究当归补血汤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缺糖缺氧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改变,但当归补血汤对缺氧缺糖性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缺糖缺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其形态结构特征,接近有糖有氧对照组,说明当归补血汤对缺糖缺氧性损伤的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有肯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利用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采用同位素掺入、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蛋白质、RNA合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注射液可提高培养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3H亮氨酸(Leu)和3H尿嘧啶核苷(UR)的掺入率,促进蛋白质、RNA合成,诱导NOSmRNA在缺氧缺糖心肌细胞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史大卓  钟蓓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2):724-72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利用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采用同位素掺入、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蛋白质、RNA合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注射液可提高培养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3H-亮氨酸(Leu)和3H-尿嘧啶核苷(UR)的掺入率,促进蛋白质、RNA合成,诱导NOS mRNA在缺氧缺糖心肌细胞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红花酸对缺糖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饶淑云  钱之玉 《中草药》2004,35(4):427-429
目的 观察西红花酸 (crocetin)对缺糖缺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氰化钠和灌封高纯氮气两种缺氧方法和低糖培养 ,造成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 ,测定其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 (L DH )、肌酸激酶(CK)的活力及心肌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的含量来观察西红花酸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1× 10 - 6 ,1× 10 - 7mol/ L 西红花酸能显著降低缺糖缺氧心肌细胞 MDA的含量以及 L DH、CK的活性。结论 西红花酸对缺糖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50μmol/L和250μmol/L对丝裂霉素C所致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损伤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减轻由缺糖缺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但对氯丙嗪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家畅  李树英 《新中医》1990,22(3):52-53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在细胞及细胞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一些基本理论等方面研究,引起广泛的重视。为此,我们曾进行了《黄芪益气作用机理的探讨》的研究,表明黄芪对培养心肌细胞缺糖缺氧损伤有一定的调节保护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着重研究黄芪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糖  相似文献   

8.
红景天有效成分对缺氧缺糖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红景天有效成分对缺氧缺糖心肌细胞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外缺氧缺糖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分别测定细胞MTT、LDH和MDA的变化,观察红景天单体成分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德钦红景天苷、草质素-7-O-(3'-β-D-葡萄糖)-α-L-鼠李糖苷5种成分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不同单体成分对心肌细胞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5种单体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细胞活力,减少LDA和MDA的含量,其中单体成分红景天苷、酪醇能明显上调HIF-1αmRNA的表达。结论:红景天有明显抗缺氧作用,5种单体成分对缺氧缺糖心肌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上调HIF-1αmRN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FDP-Mg抗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FDP-Mg抗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缺糖180min、再复氧复糖60min以建立心肌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检测培养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细胞Ca2+浓度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FDP-Mg能明显改善受损细胞形态,显著减少心肌细胞的死亡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和MDA的含量,并提高了SOD的活性。结论:FDP-Mg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和提高心肌细胞对缺氧缺糖的耐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子人参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6 d的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参组、空白血清组。建立原代大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模型,观察不同配伍比例的附子人参血清对损伤心肌细胞自发搏动、细胞活力的作用,并测定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分泌量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各附参配伍组心肌细胞自发搏动频率、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5),心肌细胞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NO分泌量和LDH释放率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附参(2∶1)组对心肌细胞的自发搏动频率、细胞活力、SOD、MDA和LDH作用均不同程度地优于其余各配伍组。结论各附参配伍组对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中以附参(2∶1)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复康对心肌细胞缺血样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的大白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暂时停止供应心肌细胞生存必需的糖和氧,造成心肌细胞缺血样损伤,观察心复康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心肌酶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心复康可明显降低培养液中心肌酶的活性,改善心肌结构的缺血样损伤。结论:心复康对心肌细胞的缺血样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芦丁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丁是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研究了芦丁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缺糠性损伤的保护作用。1 实验材料 芦丁由我校天然药物教研室提供,人参总皂甙由我校药理教研室提供,胶原酶为美国SIGMA产品,胰蛋白酶为美国DIFCO公司产品,小牛血清为长春生物制品厂产品,RPMI-1640培养液日本株式会社产品,WISTAR系大鼠、乳鼠由我校实验动物科提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测试盒由南京建成  相似文献   

13.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塞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再灌注时,常常会造成氧自由基介导的再灌注损伤,故清除再灌注时所产生的氧自由基,是防止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黄芪等中药有较好的抗再灌注及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本研究是从体外培养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糖缺氧/复糖复氧损伤模拟急性心肌梗塞后再灌注损伤作为实验模型,发现由中药黄芪为主组成的复方注射液对培养的心肌细胞再给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心脉灵注射液由人参、附子等多种中药有效成分组成。我们从整体动物、离体器官及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等不同水平探讨了该药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可明显减小麻醉犬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缺血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冠脉流量增加57.34±19.26%。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也有明显保护作用,细胞损伤时释放至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的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结果表明,心脉灵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康注射液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心肌康1.5 g/L组、心肌康3.0 g/L组4组,细胞培养3 d后,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观察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LDH(乳酸脱氢酶)含量,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细胞LDH及SDH(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减少;心肌康注射液2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LDH及SDH活性明显降低,LDH含量明显升高;心肌康2组心肌细胞LDH及SDH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增强,LDH含量明显降低,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康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H-SY5Y神经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结合缺糖-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攻击,模拟人体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黄芩苷对此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缺氧、缺糖8h结合复氧、复糖12h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线粒体的活性下降,凋亡率明显上升;而黄芩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结论黄芩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壮一号是由淫羊藿、党参、枸杞等4味中药醇提取物按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复方中成药,此药对体外培养缺氧缺糖心肌细胞和对体外培养肝细胞四氯化碳损伤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方法探讨了壮一号对体外培养肝细胞抗衰老作用。1 材料 壮一号由本院药学系中草药教研室提供,深棕色粉末。人参总皂甙由本院药学系天然药物教研室提供,白色粉末。RPMI-1640为日本株式会社产品。胰蛋白酶为美国DIFCO公司产品。胶原酶为美国SIGMA化学公司产品。Wistar系大鼠乳鼠由我院动物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是在细胞水平上观察参黄液是否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这些观察有助于对其作用机理的进一步探讨。材料和方法一、实验药品:参黄注射液由黑龙江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提供。药品为水溶性,无菌。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0克。为人参、黄精、山楂所组成。二、心肌细胞培养:心肌细胞培养按常规法,用新生wigtar大鼠的乳鼠,在无菌的条件下取其心室,剪成1mm~3小碎块,用0.1%的胰蛋白酶消化。用MEM培养基制  相似文献   

19.
丹皮酚对大鼠离体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皮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缺糖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缺糖缺氧损伤模型,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一般形态学的动态观察,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通过放射配基结合实验测定海马NMDA受体结合力变化。结果:丹皮酚可显著降低神经元缺糖缺氧时细胞死亡率,减弱NMDA受体结合力。结论:丹皮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糖缺氧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弱NMDA受体结合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玉竹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了玉竹对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 玉竹:玉竹水煎醇沉液,文火浓缩成2g/ml生药浓度,备用。RPMI1640培养基;每1000ml培养液含日产1640粉10.4g,谷胺酰氨0.292g,Hepes6.02g,Na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