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cT影像,探讨其典型性及小典型件,以进一步提高认识,帮助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的胸部结节病CT图像,男12例,女26例,年龄17-56岁,平均45.2岁CT扫描层厚7mm或5mm,同时均有1mm或1.25ram薄层图像,32例完成增强扫描结果:全部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典型)双侧肺门对称件淋巴结肿人及纵隔右气管旁和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33例(86.8%).出现肺部病,变21例(55.3%),典型网织结节改变12例(57.1%),5例出现奇特的双下肺斑片和不规则结节伴有网格线影.不典型淋巴结表现的5例结节病中3例有奇特肺内改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多数有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及纵隔右气管旁和主肺动脉窗淋巴结肿大的典型表现,有高特异性.奇特的双下肺斑片和不规则结节伴有网格线影可能有助于不典型胸部结节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双螺旋CT对肺栓塞(PE)诊断价值,作者收集204例临床怀疑急性肺栓塞的病人,其中158例,平均年龄(58±14)岁的病人被观察。应用CTTwin Flash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0kV,199mA,5mm准直(2×2.5mm),床速7.5mm/s(螺距1.5),扫描时间20s,从足至头方向扫描,扫描范围从右心室下壁至主动脉弓上缘,对肺动脉主干及叶、段和亚段肺动脉进行扫描,重建层厚2.7mm,间隔1.3mm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PH)是少见的特发性肺动脉疾病,作者报道18例准备做肺或心肺移植的PPH患者(女14例,男4例,年龄28~55岁)分别在24小时内进行胸部CT和通气灌注肺闪烁扫描。病人无其他呼吸道疾病。16例平均肺动脉压57±16mmHg。肺功能测验没有显著阻塞性或限制性的生理变化。将肺划分为8个非解剖区,界标为中线(左-右),气管(前-后)和气管隆凸(上-下)。通气闪烁扫描用~(99m)Tc-  相似文献   

4.
作者复习了8例韦氏肉芽肿病肺浸润的胸部CT所见,女6例,男2例,年龄26~75岁。经肺活检证实5例,鼻和肾活检证实1例,尸检1例,另1例有韦氏肉芽肿的临床病程和鼻窦炎、肺内病变及肾炎三联症。常规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层厚8~10mm,间隔10mm,高分辨CT用薄层技术。韦氏肉芽肿病肺实质的CT表现包括多发结节或肿块,大小0.3~5 cm,7例可见通向肺结节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平扫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月至今经CT血管造影证实的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平均45岁。所有病例均行X线、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分析CT平扫所示的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结果在常规X线检查12例中,9例表现为一侧肺野局限性片样高密度影,伴有胸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本组12例中有2例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扫描。CT平扫所示,上述X线所提示的9例阳性病例表现为一侧肺内实变灶,5例实变灶尖端指向肺门,伴有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X线表现阴性者3例中,1例肺内未见实变,也无胸水,仅表现为肺动脉密度局限性减低;2例病灶位于下叶后基底段,表现为少许索条样稍高密度影,临近胸膜腔出现少许胸水。常规X线片上被膈面遮挡,显示不清晰。此12例中10例高度怀疑肺动脉栓塞,并建议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本组12例行增强扫描,并进行工作站三维重建后,均可以看到肺动脉栓塞表现。结论X线常规摄影对肺栓塞的诊断无特异性,CT平扫间接征象对肺动脉栓塞的检出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白塞病患者肺部损害的CT表现。方法收集12例白塞病患者的CT影像并进行评价。结果白塞病患者肺部损害的主要CT表现包括:肺动脉瘤有5例;腔静脉血栓形成8例;肺栓塞10例。结论诊断白塞病肺部损害必须使用胸部增强CT,其主要的CT表现为肺动脉瘤、肺动脉栓塞、腔静脉血栓等。  相似文献   

7.
作者目的在于研究CT 对肺部炎症与癌的鉴别诊断价值。40例X 线疑诊肺癌患者,男33,女7,平均年龄54岁,均为炎性浸润经抗炎治疗4~6周无效而作CT 检查。本组经手术证实26例,支气管镜和/或纵隔镜证实14例。CT 扫描层厚8mm,间  相似文献   

8.
CT诊断左肺动脉主干真性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体检胸片发现左肺门阴影增大,考虑占位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遂住院后行胸部CT检查(采用Philips16层螺旋CT,层厚5mm,连续扫描,0.5mm重建),增强并做VIP发现左肺动脉干及其大分支明显较对侧增粗,左肺动脉干直径约为3.6cm,大于右侧肺动脉干的2倍(图1),左肺动  相似文献   

9.
刘绵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1):1008-1009
CT导引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手段之一,由于其准确率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广泛。现将我院CT导引下经皮活检,并经临床随访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经验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28例中,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岁。肺内病灶20例,胸膜病变5例,纵隔3例。病变直径2~8cm不等。所用CT机为GE公司ProSpeed AI,穿刺器械为COOK公司20G自动弹射活检枪,长度10~15cm,前端活检槽为10~30mm.。18G带芯腰穿针,长度10~15cm。方法:①穿刺前检查血凝四项;②患者进行CT扫描,层厚10mm,观察病变的部位与周围器官的…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螺旋CT肺部扫描对肺密度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剂量、层厚是否对肺密度有影响 ,以决定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测得的肺密度值能否适用于低剂量螺旋CT。资料与方法 对 2 0名志愿者进行胸部螺旋CT扫描 ,采用 5种不同参数重复扫描 :低剂量 (5 0mA) ,层厚 8mm、5mm、3mm ;常规剂量 (2 0 0mA) ,层厚 5mm、3mm。分别在主动脉弓、气管隆突、下肺静脉干平面测量肺密度 (HU) ,计算不同剂量、层厚平均肺密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剂量CT扫描 3种层厚中 8mm的肺密度值为 - 793± 4 5HU ,5mm为 - 80 0± 4 6HU ,3mm为 - 80 2± 5 1HU ,三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层厚 5mm的肺密度值 ,低剂量为 - 80 0± 4 6HU ,常规剂量为 - 80 1± 37HU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层厚 3mm的肺密度值 ,低剂量为 - 80 2± 5 1HU ,常规剂量为 - 80 5± 4 9HU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扫描剂量和层厚对肺密度没有显著影响 ,低剂量螺旋CT值可以参考常规剂量扫描测得的肺密度值来判断有无肺气肿等异常。  相似文献   

11.
作者回顾分析了40例疑有支气管扩张症(BR)儿童的CT表现,与胸片和支气管造影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CT对儿童BR诊断的可靠性。40例中25例CT显示BR。年龄1个月~16岁。应用1800Exel CT机,范围从肺尖至肺底后肋膈窦水平,层厚2mm,间隔8mm或5mm,扫描时间2s,8岁以下儿童平静呼吸下扫描,8岁以上者屏住气扫描。不能制动儿童可重复扫描一次。不合作年幼儿用水含氯醛口服镇静,剂量75mg/kg。CT诊断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探讨其CT扫描和诊断价值。方法 13例胸部CT扫描患者,均在深吸气状态下摄片。在常规深吸气后屏气进行CT扫描,观察胸部淋巴结,肺部病变及胸膜病变。结果 13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其中9例对称性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伴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纵隔淋巴结增大伴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1例仅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而无肺门淋巴结增大。胸部病变有8例,占所有病例61.52%,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其中,3例伴肺内斑片状实变影,2例伴肺组织纤维化。胸膜病变仅1例,表现为胸膜多发小结节伴胸腔积液。结论 CT扫描是诊断结节病和鉴别诊断结节病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胸片。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21例正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疑有肺感染的肾移植患者的胸部HRCT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男18例,女3例,年龄20~6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19例,7例伴有干咳,3例表现为呼吸困难。所有患者均做肺部感染的常规检查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胸片及胸部HRCT扫描。HRCT扫描从肺尖到膈顶,层厚2mm,间隔10mm。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还行增强扫描。由两名有经验的胸部放射医师独立阅读HRCT片,对HRCT图像的分析包括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帕金森氏病CT 影像作定量系统分析的报告很少,作者根据中脑黑质,侧脑室容积、尾状核体积及大脑皮质的CT 影像,作了定量分析,探讨了患病期间,临床症状和L—多巴治疗效果的关系。作者选帕金森氏病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3±10.8(29—70)岁,对照组是同年龄组正常人25例(男11人,女14人)平均年龄56.9±9.3(44—71)岁。CT 扫描中,脑的切面厚度为1cm 与OM 线平行,测量(1)做为中脑黑质部大小的指标,中脑  相似文献   

15.
购部钝挫伤致重度肺挫伤出血、创伤性湿肺、血气胸及多发性肋骨骨折等[1~3],常规X线胸片易显示。但对胸部钝挫伤致轻度肺出血不易显示而忽视漏诊。作者对有胸部钝挫伤史,胸痛、咳嗽伴血痰、胸片示正常者做胸部CT扫描、发现创伤部位相应肺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挫伤出血、经及时诊断和治疗无共发症。现报导如下。三方法和结果采用美国GE9000型CT机,从肺尖至肺底轴位横断扫描、层厚层距10mm。20例年龄15~65岁。平均40岁,男12例,女8例,男女之比l.5:l,肺出血右侧肺14例,左侧肺6例,其中单叶15例,两叶5例。发生在肺上叶占10%,中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17例左肺上叶副裂病人的CT及胸片表现进行了研究,以评价其CT及X线特征。男9例,女8例,年龄48~80岁。12例用GE9800机以常规10mm层厚扫描,其中9例通过副裂做了附加薄层扫描(5mm4例,3mm2例,1.5mm3例)。另5例用Siemen’s SomatomDR-3机以8mm层厚扫描。其中2例通过副裂做了附加薄层扫描(4mm 1例,2mm 1例),图象均用1500HU窗宽,-500HU窗位观察。17例中共发现18个左肺上叶副裂,表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是一种具有潜在侵袭性的肺进行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男女发病均等。该病以胸膜、胸膜下小叶间隔内和沿支气管血管淋巴途径出现大量复杂的、互相吻合的淋巴管为特征。作者介绍了8例经病理证实的DPL的CT表现,年龄3~35岁(平均15岁),男女各4例。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扫描(10mm准直),其中5例加作高分辨率CT扫描(1~1.5mm准直,高空间分辨力重建算法)。6例行静脉增强扫描。CT设备采用Picker 1200SX和GE9800扫描机。8例均经开胸活检病理证实为DPL。其诊断标准为:在胸膜、纵隔、肺门周围、小叶间隔和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周围出现大量复杂的淋巴管吻合,也可能会伴有平滑肌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假肺泡性结节病的HRCT征象和评估其对激素治疗的反应,作者回顾分析了10例该病的胸部HRCT。把在胸部X线片上表现为肺内融合性实变病灶定义为肺泡性结节病。在173例肺结节病中,10例有此种胸片所见,其中男、女各5例,年龄21~62岁(平均39岁),均由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诊断。CT扫描是以1 cm层厚从肺尖至横膈连续扫描,每一病人在选定层面用2mm层厚扫描,高分辨率算法重建(HRCT)。HRCT图象由三位作者独立分析。全部病例均有1处以上的假肺泡性病变,病变为双侧弥漫的4例、两侧上叶4例、双下叶1例、双下叶右上叶1例。CT表现分为两型:①位于胸膜下的1~5cm均匀实变病灶,边缘不规则,周  相似文献   

19.
尘肺的CT检查与X线胸片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比分析胸部CT及X线胸片对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尘肺的胸部CT及X线胸片资料,男47例,女5例,平均年龄59岁。结果52例中有28例胸部CT表现有两肺弥漫性小阴影(直径<10mm的阴影),胸部X线发现19例有小阴影。大阴影(直径>10mm的阴影)CT显示13例,X线胸片显示9例。合并症CT显示20例,其中肺炎5例,肺结核3例,肺癌2例,气胸6例,肺气肿4例。X线胸片显示10例,其中肺炎1例,肺结核1例,气胸6例,肺气肿2例。结论在单纯的尘肺诊断中,CT并不优于X线胸片,但对大阴影、胸膜改变及合并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并可弥补X线胸片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螺旋CT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肺栓塞108例患者行胸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同时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108例螺旋CT胸部扫描和肺动脉造影中,肺动脉栓塞53例,其中右肺动脉栓塞11例、左肺动脉栓塞6例和双侧36例,合并胸水10例、心包积液3例和肺梗死5例。血浆D-二聚体低于250μg/L的6例。排除肺栓塞并检出和诊断为其他疾病55例,其中包括心功能不全致间质性肺水肿、胸水10例,肺炎5例,肺结核5例,胸水、心脏增大3例,肺癌1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胸水、胰腺炎1例,降主动脉附壁血栓1例,肺间质纤维化1例。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能早诊断和排除肺栓塞,造影前必须行CT平扫,以便检出和诊断胸部其他病变,螺旋CT可作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