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HRCT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星君 《西南军医》2008,10(3):37-39
目的评价高分辨率CT(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价值。方法对经胸科手术或呼吸科随访观察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38例患者的8mm层厚的螺旋CT扫描及1.5mm~2mm层厚的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螺旋CT常规扫描(8mm层厚)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0例43个肺段,2mm层厚薄层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38例78个肺段。结论螺旋CT薄层扫描对支气管扩张的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是一种具有潜在侵袭性的肺进行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年人,男女发病均等。该病以胸膜、胸膜下小叶间隔内和沿支气管血管淋巴途径出现大量复杂的、互相吻合的淋巴管为特征。作者介绍了8例经病理证实的DPL的CT表现,年龄3~35岁(平均15岁),男女各4例。所有病例均行胸部常规CT扫描(10mm准直),其中5例加作高分辨率CT扫描(1~1.5mm准直,高空间分辨力重建算法)。6例行静脉增强扫描。CT设备采用Picker 1200SX和GE9800扫描机。8例均经开胸活检病理证实为DPL。其诊断标准为:在胸膜、纵隔、肺门周围、小叶间隔和支气管血管及淋巴管周围出现大量复杂的淋巴管吻合,也可能会伴有平滑肌细  相似文献   

3.
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肺内支气管囊肿在CT表现上的特征。资料与方法 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内支气管囊肿。男15例,女8例,年龄19-56岁,平均28岁,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10mm,螺距1.0-1.5。对比剂总量80-100ml,延迟扫描40-50s。结果 分布在右肺10例,左肺13例,形态以圆形为主,可以呈葫芦状,长条状或不规则形,12例囊肿含有液体,5例含气体,4例含有气-液面,2例含有曲菌球,囊壁钙化4例,呈点状和弧线状,囊壁见有轻-中度强化,其中以含液囊肿较明显,囊肿周围气肿8例。结论 大部分肺内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是有特征的,有助于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在支气管扩张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临床可疑支气管扩张及常规CT扫描(层厚8 mm)局部肺纹理增粗者64例,行HRCT扫描(层厚1 mm)、大矩阵和高分辨率骨算法.结果 常规CT可疑者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可不同程度显示"双轨征"、"树芽征"、"指套征"及"印戒征".64例中常规CT扫描诊断支气管扩张38例(8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23例,静脉曲张型3例,囊状型12例和混合型26例.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64例(198个肺段),其中柱状型33例,静脉曲张型8例,囊状型23例和混合型42例.结论 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不仅能显示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程度和部位,而且无创伤.可作为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经临床证实患气道疾患及肺部病变的患儿行冠状位扫描,年龄3个月~5岁。采用美国PICKER-ULTRAZ型螺旋CT机,机架孔径70 cm,最大倾斜角度30°。扫描条件:120 kV,200 mA,0.9 s,螺距1.5,层厚2 mm,重建间隔1.5 mm。结果16例患儿全部获得清晰的胸部冠状位图像,气管、气管分叉、左右主支气管、中间段支气管、叶支气管及其部分分支全貌显示。其中12例显示支气管腔内异物(均经支气管镜证实),1例显示支气管腔内肿瘤(手术证实为腺瘤),1例显示肺发育异常(病理为肺囊腺瘤样畸形)。8例显示伴有肺部炎症,5例显示伴有肺不张,10例显示伴有局部肺气肿。结论小儿胸部冠状位CT扫描图像,能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构的全貌,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气管、支气管腔内肿瘤,以及气管、支气管的肺发育异常等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胸部X线片和薄层CT对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0)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BO患儿的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个月~11岁,所有患儿症状均持续6周以上。12例均行胸部前后位X线片、肺部薄层CT、纤维支气管镜、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功能检查,1例行肺灌注扫描。结果12例均有典型临床特征和肺功能不可逆性小气道阻塞;1例肺灌注扫描示右下肺下段偏外侧放射性缺损低血流灌注表现;9例纤维支气管镜检为支气管内膜炎;4例活检病理提示慢性炎症。胸部X线片表现为:肺透光度增高8例;肺纹理增多,增粗6例;肺实变或不张6例;单侧或局限性透明肺4例。薄层CT表现为:“马赛克”征象,实质密度减低11例,血管细少10例;支气管扩张7例;支气管壁增厚9例;单侧或限局性透明肺4例。实质病变6例;结节征3例;支气管黏液栓5例。结论儿童BO的薄层CT表现比胸部X线片更具有特征性,诊断儿童BO可以基于临床表现、薄层CT和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肺段水平诊断支气管扩张症(支护)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和X线疑为支扩的患者共540个肺段分别进行10mm层厚和薄层(1-3mm)螺旋CT扫描,其中10例共180个肺段与支气管造影进行了比较。两位观察者用盲法对不同层厚的螺旋CT扫描和支气管造影进行评价。结果:根据诊断标准并计算kappa值,两位观察者对支扩评价的一致性很好(k值分别为0.96,0.98)。以支气管造影为金标准,螺旋CT10mm层厚扫描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HRCT相比,薄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扩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疑支扩的患者,应首选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多层螺旋CT和X线表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CT和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对11例支气管闭锁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6例有支气管镜结果,2例随诊1年以上。肺部常规10mm层厚扫描,在16层螺旋CT机进行1.25mm后处理重组,获得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最小密度投影(MinIP)图像,记录病变的部位和周围肺组织改变。结果11例病变CT均能显示黏液栓和周围气肿改变,其中3例黏液栓内含气体;x线平片亦能显示全部黏液栓,但仅显示8例气肿改变和2例黏液栓内的气液平。3例支气管闭锁位于左侧,8例位于右侧;发生于段支气管者10例,亚段1例;6例位于肺门旁,5例远离肺门。结论黏液栓和周围肺气肿改变是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的典型表现,在先天性支气管闭锁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多层面螺旋CT能提供比x线平片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作者给36例临床或X线平片认为支气管扩张的病人(男19,女17,年龄17~66岁)施行了CT和支气管造影。所有病例均在支气管肺感染或咳血发作后两个月以上,胸部X线平片无实变后施行,CT在支气管造影前1~7日施行。支气管造影单侧28例,双侧8例,双侧者分别进行,间隔10~20日。CT扫描层厚为1.5mm,间隔10mm,从肺尖到膈顶下3cm连续扫描,扫描时间3.4或6.8秒,患者适当吸气,不需静脉内注射造影剂。44个肺中有42个CT和支气管造影所见一致:27个有支气管扩  相似文献   

10.
作者复习了23例支气管肺隔离症患者的CT资料。最大71岁,最小为新生儿,其中20岁以上11例,20岁以下12例。23例共24个隔离灶,手术证实17个,血管造影诊断3个,4个经平片、CT 结合病史明确。大部分病例之扫描层厚和层距均为10mm,7例儿童则为5或7mm,绝大部分作了增强扫描,4例作了动态扫描。作者将CT表现分为A、B、C 三型。病灶位于左侧17个,右侧7个。肺叶内型16个,全部局限在下叶后基段。肺叶外型  相似文献   

11.
1.材料和方法 收集自1992年6月-2003年5月,经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24岁-71岁,平均年龄47.5岁。临床表现均有咯血病史,临床医生高度怀疑支气管扩张,病程3月-4年不等。使用设备为ELSCENT HELICAT FLASH螺旋CT扫描机,常规扫描层厚8.8mm,层距8.0mm,螺距  相似文献   

12.
作者为探讨CTPH的CT表现和CT对CTPH的诊断价值,研究了8例CTPH患者和8例对照病例的不同层面肺动脉的表现。病变组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46±16岁。对照组为胸部外恶性肿瘤为除外肺转移而作胸部CT扫描患者,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50±11岁。CTPH诊断由肺灌注扫描、右心导管和肺动脉造影证实。作肺功能检查以除外严重的阻塞性肺疾病。每一例均在深吸气末作两个系列CT扫描:①层厚5mm、间隔10mm、140kV、170mA、26和32cm的观察野、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骨算法重建,用肺窗观察(1500/-500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辩CT(HRCT)矩阵大,视野小,薄层(1.5或3mm)扫描,有可能观察肺小叶的内部结构。作者用HRCT研究30例正常肺和41例异常肺(其中8例经组织学诊断,余诊断根据详细临床资料),并和标准CT对照。HRCT辩认肺小叶和肺小叶内部结构主要根据以下标准:(1)肺小叶直径约10mm;(2)伴随支气管的血管为动脉;(3)达胸膜的血管为静脉;(4)达胸膜的或位于大血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肺段水平诊断支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疑为支扩的患者分别进行10mm层厚和薄层(1~3mm)螺旋CT扫描,其中10例共180个肺段与支气管造影进行了比较,用盲法对不同层厚的螺旋CT扫描和支气管造影进行评价.结果两位观察者在10mm层厚分别发现支扩肺段90个和94个,薄层CT分别发现支扩肺段108和110个.与支气管造影比较,螺旋CT1omm层厚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6%、100%、90.1%;薄层螺旋CT诊断支扩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8%、100%和98.3%.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对诊断支扩比支气管造影有更大的优越性,对临床疑支扩的患者,应首选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了16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的CT资料。男、女各8例,年龄17~65岁,均符合ARDS诊断标准。从突然发病到初次CT扫描。间隔平均为5天(3~21天),初扫与随访的间隔平均为188天(120~1080天)。CT扫描用电子束超CT扫描仪,从肺尖到肺底,间隔10mm,层厚3mm,高空间分辨重建,全部采用肺窗显示。急性期扫描,病人仰卧,用反比压力控制通气<压力限于3.4~3.9kPa(35~40cmH_2O)>,机械通  相似文献   

16.
作者回顾性研究了18例经组织活检确诊结节病病人的CT扫描,希望HRCT(高分辨CT)的随访扫描对该病的表现、分型和整个病程的范围变化及预后提供有益的发现。诊断依靠支气管或经支气管组织活检(14例),纵隔活检(2例),周围结节活检(2例)。在4~49个月间全部病人均行2次CT检查,年龄27~66岁(平均43岁),男性9例,女性9例。CT扫描机为GE9800,于吸气末扫描,同时选择适当的肺窗,纵隔窗。18例36次检查中,24次使用10mm层厚,10mm间隔扫描,HRCT(1.5mm层厚,高空间频率重建系统)在主动脉弓,气管隆突和右膈穹窿上1 cm处补充扫描。12次HRCT间隔10mm扫描,未做常规CT检查。应用CT评价其表现,分型,毛玻璃样变的范围,结节(直径1~10mm),不规则线条影(宽1~3mm)小叶间隔增厚,气囊样变(蜂窝样变)和结构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HRCT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可疑支气管扩张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0岁-56岁,均采用美国GE HiSpeed NX/i CT层厚1mm 2i层距10mm HRCT扫描。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隔离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患。笔者分析了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 5例,女 3例,年龄最小 5岁,最大 62岁,平均 31. 25岁。临床表现为咳嗽 6例,其中合并发热 5例, 3例合并多次反复肺部感染,合并咯血 1例;另外 2例无任何症状及体征,为体检偶然发现。1.2 螺旋CT检查方法  8例病例采用的CT扫描机型均为TOSHIBAAquilion/Multi。扫描前自上肢静脉推注 76%泛影葡胺 50ml,注射完毕后即刻扫描,扫描层厚 3mm,螺距 2. 5~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和结合文献分析利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周围性肺癌病例36例,就其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和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加以讨论。结果:本组36例,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参数采用120KV,20mA-60mA,5mm或10mm准值,螺距1-1.5,一次屏气完成扫描。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为肺内结节影或块影36例,占100%;空泡征或支气管空气征3例.占8.3%;毛刺征24例,占67%;分叶征30例,占83%;胸膜凹陷征5例,占13.8%;血管集柬征2例,占5.5%;钙化1例,占2.7%;空洞6例,占16.7%。本组36例,其中10例进行了增强扫描,占27.8%。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内结节影的检出率有较高的敏感度,为了降低病人的放射剂量和对肺癌进行CT影像学诊断,应尽量采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20.
周建胜  易亚辉   《放射学实践》2012,27(9):963-966
目的:探讨CT对气管支气管破裂的诊断价值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气管支气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胸片及CT影像资料,其中外伤性12例,自发性10例。结果:X线片诊断颈肩部皮下及纵隔气肿3例,可疑纵隔气肿8例,气胸4例,胸腔积液2例,肋骨骨折2例,均未能提示气管支气管破裂。CT诊断颈肩部皮下及纵隔气肿18例,气胸6例,胸腔积血4例,肋骨骨折2例,肺挫伤4例,肺气囊1例;CT发现气管或支气管破裂22例(23处);支气管破裂口宽1~3mm,气管破裂口宽1~12mm,涉及管腔周径均<50%,其中2例气管裂口纵径分别为28和40mm。破裂部位位于气管5例,其中外伤性2例,自发性3例;位于右主支气管8例(9处),位于右上叶后段支气管4例,位于左主支气管5例。10例外伤性支气管破裂均发生在右侧,自发性支气管破裂5例发生在左侧,2例发生在右侧;主支气管破裂均在隆突附近1.0~2.5cm范围内。结论:胸部CT对气管支气管破裂的定位明显优于胸片,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