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玫瑰茄复合保健果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荔枝原汁、玫瑰茄浸提液、苹果浓缩汁为原料,组成复合汁,再添加安琪葡萄酒用高活性干酵母,经发酵,陈酿、澄清、分离等工艺技术,制成复合保健果酒。结果表明:以荔枝汁∶玫瑰茄∶苹果汁=8∶1∶1的配比效果最好,调整糖度25%,接种量0.20g/L,发酵温度21℃,发酵时间10~12d,研制出具有玫瑰红色、口味醇和、质量上乘的荔枝玫瑰茄复合保健果酒。  相似文献   

2.
无核黄皮干型果酒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省郁南县的无核黄皮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发酵型黄皮干型果酒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发酵工艺,黄皮打浆后添加50%软水调酸后,添加0.08%的B-3果胶酶酶解24h,添加活化好的酵母,20℃起酵后降温至15℃进行主发酵,起酵48 h后去掉皮渣,主发酵结束12~24 h后去酒脚进入陈酿工序.无核黄皮干型发酵果酒色泽淡黄、澄清透明、风味浓郁、口感醇和.  相似文献   

3.
荔枝全汁发酵果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荔枝全汁发酵果酒是采用优质鲜荔枝为原料,经去壳、去核、破碎、榨汁、灭菌发酵、陈酿等工艺酿制而成的新型果酒。研究表明,此果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葡萄酒酵母5%,发酵pH3.5,发酵时间为8~10d,发酵温度为22~25℃。成品果酒色泽淡黄、清亮透明、荔香馥郁、醇和适口,酒精度11度,营养丰富,典型性突出。  相似文献   

4.
以果酒酵母XEC.19为菌种,新鲜草莓全汁为原料,对草莓果酒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莓不进行漂烫处理;按照0.025%的量添加果胶酶,40℃作用2h;添加偏重亚硫酸钾至80mg/L;采用一次加糖法将糖浓度调至20g/100ml,添加柠檬酸至果汁初始pH3.2,主发酵温度控制在21℃,发酵7d;添加0.10%的皂土对草莓原酒澄清处理,再经过后发酵、陈酿、调配、杀菌工艺,最后得到酒精含量在10%,糖含量为4.5%的低醇优质、果香浓郁、色泽深红、澄清透明的优质草莓果酒.  相似文献   

5.
以红枣、山楂为原料,对红枣山楂混合果酒酿造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为:添加0.04%的果胶酶,调初始pH4,接种5%酵母菌23℃发酵8d;补加适量酵母液,在18℃下后发酵15~20d,然后陈酿,澄清过滤后得到酒精度为13%vol左右的清澈透明、具有浓郁的红枣和山楂独特的混合果香,酒香浓郁,口味柔和,色呈红色的果酒。  相似文献   

6.
以猕猴桃为原料,研究其干型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活性干酵母接种量、SO2 添加量、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对猕猴桃干型果酒发酵过程的影响,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干型果酒发酵工艺最佳条件为活性干酵母接种量0.7g/L、SO2 添加量80mg/L、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21d,酒体风格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以优质成熟青梅为原料,对青梅整果发酵果酒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青梅重量的50%计入白砂糖糖渍7d,再按青梅重量的2倍加发酵用水,酵母接种量为5%,SO2用量60~100 mg/L,发酵液pH2.8,以30℃控温发酵20d,陈酿时间30d,发酵过程补加白糖使其最终酒度为12 %vol.经过清渣分离、陈酿、调配、冷冻过滤、超滤除菌、包装后得到酒体丰满、金黄色、清澈透明、具有青梅清新浓郁果香、口味纯正、营养丰富的青梅果酒.  相似文献   

8.
以酥梨为原料研制酥梨半干酒,重点对酥梨果酒酿造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酒酵母1596为酥梨半干酒的适宜发酵菌种;以果胶酶(0.2‰)处理2 h,SO2添加量80 mg/L,酵母接种量4%,发酵温度28℃为最佳工艺参数,主发酵7 d后,果酒的酒精度达到12.2%vol,原酒透光率为64.4%,感官评分90分;0.15%壳聚糖+0.010%明胶复合澄清处理效果最好,酒液透光率可达98.3%,VC含量1.00 mg/L,感官评分93分,酒香醇厚,爽口宜人;陈酿6个月后,清汁发酵酥梨果酒共检出香气物质41种,果酒香气物质数量与含量皆多于同期带渣发酵果酒,异戊醇和正癸酸乙酯为主要香气成分。综合来看,清汁发酵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低醇菠萝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高兆建 《中国酿造》2005,(11):16-19
用发酵法生产低醇优质菠萝果酒,对4种果酒专用的酿酒酵母进行了对比试验,确定选用最适合菠萝酒酿造的酵母菌株Y19:同时对影响菠萝果酒品质的重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确定菠萝果酒酿造最佳含糖量为20%,主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7d,添加偏重亚硫酸钾110mg/L。经过成分调配、澄清、陈酿等工艺得到酒精含量为10%(v/v),糖含量为45g/L的优质、低醇甜型菠萝果酒。  相似文献   

10.
陈酿是果酒生产的重要环节,对其风味和理化性质有着重要影响。该实验研究了3种陈酿方式(自然陈酿、冷热处理后陈酿和添加橡木片陈酿)及陈酿时间(30 d、45 d、60 d、75 d、90 d)对桂圆果酒酒精度、总酸、总酯、挥发性物质和高级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橡木片陈酿后桂圆果酒的总酯含量最高(0.35 g/L),较陈酿前增加了12.9%,并且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高于其他两种陈酿方式;添加橡木片陈酿60 d时,桂圆果酒的总酯和挥发性酯类含量最高,分别为0.36 g/L和328.58 g/L;总酸、挥发性醇类和高级醇含量最低,分别为6.09 g/L、182.12 g/L和287 mg/L。因此,添加橡木片的桂圆果酒在15 ℃条件下陈酿60 d能促进果酒中酯类的生成,减少高级醇物质的含量,更有利于其典型风味的形成,是桂圆果酒适宜的陈酿方式。  相似文献   

11.
酒精浸提半发酵法酿制荔枝果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中国专利 :CN1215082A申请日期 :1997 -10 -20申请号 :97115973.4公开日期 :1999 -04-28该酒的酿制方法如下 :先将荔枝果肉用酒精溶液浸提 ,将提取液密闭贮存备用 ;将分离后的果肉打成浆状 ,加入荔枝果肉重量的0.5~4倍的糖度为10%~35%、酸度为0.2%~1%的糖酸水 ,接入酿酒的酵母进行发酵或自然发酵。发酵完成后将果渣与酒液分离 ,所得的酒液与上述的浸提液按1∶0.1~3的比例混合 ,经陈酿、调配、澄清、过滤、装瓶、包装 ,制成荔枝风味特征明显的半发酵型果酒。酒精浸提半发酵法酿制…  相似文献   

12.
菠萝果酒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菠萝汁为原料,对菠萝果酒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菠萝果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6%,糖含量240 g/L,SO2添加量80 mg/L,果胶酶用量120 mg/L,主发酵温度为22℃,发酵6 d,再经后酵和陈酿,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的优质菠萝果酒。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云浮郁南县优质成熟本地荔枝为原料,经过冷水清洗、剥皮去核、破碎打浆、加入生物酶进行控温酶解;再加入果酒酵母进行控温发酵;控温陈酿,得到原酒液;通过对原酒液进行澄清、后处理等步骤即可得到"巴伦比"荔枝酒。该荔枝果酒呈金黄色,澄清,具有浓郁和谐的荔枝果香和酒香,酒质肥硕,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4.
黑莓山楂混合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黑莓和山楂为原料,对黑莓山楂混合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酿造工艺为:添加0.02%的果胶酶,调初始pH值为4,糖度为22%,接种5%的酵母菌发酵剂发酵7d,添加白砂糖,在20℃的温度下后发酵1个月后陈酿,澄清过滤后得到酒精度为11.5%vol左右的清澈透明、具有浓郁的黑莓山楂混合果香,酒香浓郁,口味柔和的宝石红色果酒.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香蕉和苹果为原料复合发酵果酒的技术,实验表明香蕉果肉的最佳护色方法是95℃热烫5min后,添加0.05%的抗坏血酸;较经济、有效的护色方法是香蕉果肉在95℃热5min后,添加0.014%的亚硫酸氢钠.复合发酵果酒原料配比为香蕉:苹果=1:1.正交实验表明,使用安琪高活性酵母发酵香蕉、苹果复合果浆,温度为28℃,PH值为4.0,原料含糖量为16%,发酵4d、陈酿后可以得到一种浅黄色、澄清、透明、酒体醇厚、具有香蕉、苹果复合果香风格的新型发酵果酒.  相似文献   

16.
以黑莓和山楂为原料,对黑莓山楂混合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得出最佳酿造工艺为:添加0.02%的果胶酶,调初始pH值为4,糖度为22%,接种5%的酵母菌发酵剂发酵7d,添加白砂糖,在20℃的温度下后发酵1个月后陈酿,澄清过滤后得到酒度在11.5%左右的清澈透明、具有浓郁的黑莓山楂混合果香,酒香浓郁,口味柔和的宝石红色果酒。  相似文献   

17.
钱敏  白卫东  沈棚  吴春晓 《中国酿造》2013,32(11):151-155
以优质成熟青梅全果为原料,对发酵型青梅果酒工艺进行研究。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前的发酵液酸度pH值为4.5,蔗糖和蜂蜜按1∶1调配的发酵液糖度为16%左右,活性干酵母加入量为5%, 加入果胶酶量为0.08%,发酵温度控制在28℃左右,发酵时间为15d。经过陈酿、勾兑等工序可以得到酒体丰满、颜色金黄、澄清透亮、具有果香浓郁、营养丰富的全果青梅酒。  相似文献   

18.
以成熟石榴汁为原料,对石榴果酒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石榴酒发酵工艺为:pH4.0、糖度为16,加入6 g/L果胶酶、0.20 g/L葡萄酒酵母,在24℃条件下前发酵4 d后,分2次添加葡萄糖,在18℃后发酵20 d,使其最终酒度在12%vol左右.将发酵醪陈酿、澄清、包装、灭菌后得到酒体醇厚、酸涩适中的深红色澄清石榴果酒.  相似文献   

19.
对发酵型桑葚果酒酿造过程中总糖、总酸、总黄酮、乙醇的变化规律以及桑葚果酒香气成分进行研究。发酵型桑葚果酒制作工艺为:发酵温度15.3℃、接种量8.00g/L、蔗糖加入量12.80g/100g,发酵总时间24d,每3d取样动态监测桑葚果酒总糖、总酸、总黄酮、乙醇含量变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发酵型桑葚果酒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桑葚果酒发酵最初9d总糖的消耗量最大,最后慢慢趋于平缓;在发酵第15~18天时样品的总酸含量介于5~6g/L,第24天达到6.61g/L;桑葚果酒发酵最初3d,乙醇含量快速升高,第15天后再次显著攀升,第18~24天时乙醇含量稳定在14%左右;桑葚果酒总黄酮在发酵过程中逐渐溶出,发酵21d时达到最大值(417.19mg/L),而后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第18天桑葚果酒香气成分检测到的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占43.5%,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占25.0%,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占16.1%。第24天桑葚果酒香气成分检测到的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占34.5%,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占31.1%,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占12.7%。从桑葚果酒发酵主要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来看,在发酵温度为15.3℃,接种量为8.00g/L,蔗糖加入量为12.80g/100g的工艺条件下,发酵总时间可以缩短到18d。该发酵型桑葚果酒香气成分以醇类和酸类物质为主体,酯类物质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杏仁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作用,以杏仁为主料山楂为辅料红曲作为发酵剂进行杏仁果酒发酵研究。通过实验得出杏仁果酒最佳工艺为:主发酵时间7 d,初始pH为4.5,酵母菌接种量为7%,在26℃的温度下后发酵后陈酿,澄清过滤后得到酒度在8.5%的保健型杏仁果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