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级精神医学专业学生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实验组(n=100),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020级全科医学专业学生随机抽取两个班为对照组(n=99),采用传统教学。对两组学生在线测试成绩、期末成绩及调查问卷满意度进行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在线测试成绩[(8.55±1.18) vs. (6.33±0.91)]及期末成绩[(85.56±3.32) vs. (72.24±2.71)]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管理时间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了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线上、线下相融合,理论、实验互补充的基础护理学课程“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级护理学本科8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抽样确定5至8班为对照组,1至4班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和考核成绩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学生的专业承诺评分、隐性逃课中自我调整维度、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和考核成绩得分分别为[(91.30±10.38)、(23.30±4.50)、(82.31±10.06)、理论(72.31±10.13)、操作(87.93±4.60)],均高于对照组[(87.31±16.40)、(21.23±4.51)、(79.42±9.79)、理论(70.14±9.67)、操作(86.50±4.67)];隐性逃课中学业认知、学习习惯、课堂认知、学习环境4个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础护理学“五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学生隐性逃课,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景式教学在全科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取在我院全科医学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本科生40名为研究对象,以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景式教学,包括案例教学、情景设计、情景模拟与拓展等环节,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0人,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理论考试、实践考试、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教学效果。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在临床实习成绩方面,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85.4±3.3) vs. (82.5±2.5)]、技能操作成绩[(31.5±3.5) vs. (27.6±2.2)]均高于对照组;在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方面,理论知识学习[(7.7±0.9) vs. (6.8±0.7)]、基本操作学习[(7.8±0.9) vs. (6.7±0.7)]、学习兴趣[(8.1±0.7) vs. (6.9±0.7)]、自主学习能力[(7.7±0.7) vs. (7.1±0.6)]、师生沟通[(7.6±0.8) vs. (6.8±0.7)]、医患沟通[(7.5±0.6) vs. (7.0±0.8)]、医学人文精神[(7.9±0.7) vs. (6.8±0.7)]、团队协作[(8.2±0.6) vs. (6.5±0.5)]及教学方法总体满意度[(8.4±0.5) vs. (7.4±0.7)]方面,实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景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全科医学实习生的理论及技能操作成绩,改善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实习医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和兴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同伴互助学习在卓越医师班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40位在内蒙古医科大学见习的2014级卓越医师班学生,按照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同伴互助学习教学,对照组接受普通教学。见习结束时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测验,最后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自我测评及课程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操作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成绩:(97.2±0.7)分vs.(90.2±1.3)分;实践操作成绩:(98.5±2.4)分vs.(89.2±1.5)分;病例分析:(98.1±0.8)分vs.(92.3±2.8)分,P<0.05]。 参与同伴互助学习对掌握骨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临床实践技能的自我评价较满意。结论 将同伴互助学习运用于见习课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能够帮助卓越医师班学生在见习课中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临床基本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关节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实习的60名学生分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和自主学习组(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每组30名。比较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教学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能力评分(包括查阅文献能力、讲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主观评分(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并进行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自主学习组理论成绩[(87.63±7.01) vs. (79.56±7.08)]、实践操作成绩[(86.40±6.45) vs. (82.70±7.65)]、查阅文献能力[(16.33±2.45) vs. (14.50±2.27)]、讲课能力[(15.56±2.97) vs. (13.90±2.56)]、组织能力[(17.61±2.34) vs. (14.96±2.55)]、沟通能力[(17.06±1.91) vs. (14.53±1.96)]、团队合作能力[(16.23 ±1.71) vs. (14.76 ±2.32)],各项评分都高于传统组,学习兴趣各项指标和教学满意度(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指标也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实习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课-CPT(case,problem and team-based learning,CPT)教学在病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36名2015级医学影像学本科生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人)采用微课-CPT教学,对照组(118人)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教学课前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共享与病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关的大纲、微课、多媒体课件、病例及相关的问题。课上采用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采用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比较分析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基础理论得分[(57.86±2.32) vs. (58.23±2.06)]低于对照组;而病例成绩和实验成绩得分[(11.27±1.24) vs. (7.40±0.90);(18.04±0.87) vs. (14.75±0.9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微课-CPT教学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所获评价均高于传统教学。结论 微课-CPT教学在病理学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形式、方法及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及综合素质。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本科专业的1个班级为试验组(n=190),1个班级为对照组(n=189),分别采用混合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学生本课程期末考核成绩,并在本课程前后利用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试验组期末课程考核成绩(76.30±7.08)分及优良率(35.79%)均高于对照组期末课程考核成绩(74.78±7.18)分及优良率(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课程结束后试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优于课程前,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教学效果令师生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课在五年制口腔本科学生正畸实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本科2012级和2011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正畸活动矫治器制作的实习课教学。其中50名2012级学生作为实验组以微课形式进行示教,70名201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以传统形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和满意度调查。应用SPSS 21.0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对课程的支持及满意情况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4.00±0.73) vs. (3.05±0.77);(4.06±0.65) vs. (3.06±1.01);(4.86±0.35) vs. (2.64±0.80);(4.32±0.47) vs.(2.62±1.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课能较好地达到正畸活动矫治器实习课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对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某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本科生160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生自愿原则,随机分成实验组(n=80)及对照组(n=80)。实验组学生部分教学中应用TBL,对照组学生全程采用传统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用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测量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间结果比较行t检验。结果 实施TBL教学后,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120.33±16.09),高于实施前的测量总分(100.35±11.15)(P=0.000),高于教学完成后对照组学生的总分(110.87±11.8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L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的设计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6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按照大纲要求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相关课程的微信资源制作、推送、交流学习。出科时两组学生均行理论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评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问卷调查;运用SAS 9.0进行统计,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CMH-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7.52±5.45) vs. (82.61±7.70)]、操作考试成绩[(94.36±2.60) vs. (92.26±3.01)]、综合素质评分[(95.94±1.61) vs. (93.42±2.81)]、对教师教学的评分[(94.58±2.06) vs. (92.55±1.69)]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在自身学习动力(P=0.035)、文献学习情况(P=0.013)、课程安排(P=0.007)、教师教学满意度(P=0.029)、对专业的认可度(P=0.040)方面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骨科临床实践教学有效可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