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邢煜  王岩  李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104-105
目的 分析3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现况.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39例,对照组为33例同期参加体检结论 健康者.入选对象分别接受了辅助性T细胞 (CD+4、CD+8 、CD+4/ CD+8)检测.结果 腹泻型IBS组血外周血CD+4表达水平和CD+4/ 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8表达水平则显著高于后者(P均<0.05~0.01).结论 腹泻型IBS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关系及在预测疾病耐药性方面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初发SLE患者20例和健康对照组15名。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计数。分析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总T细胞和总B细胞等的相关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健康对照组与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相对荧光强度(RFI)平均值分别为2.2±0.7、3.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P<0.01)。②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的表达与淋巴细胞亚群中总T细胞,总B细胞,NK细胞的计数均无相关性,但P-gp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CD4+/CD8+比值有相关性(r=0.602,P=0.002;r=0.561,P=0.005)。③根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分为增高组和降低组,分别与相应的RFI值比较,发现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增高组与相应P-gp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3,P=0.025;r=0.628,P=0.014)。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P-gp表达是SLE患者多药耐药性的指标,SLE患者药物跨膜转运蛋白P-gp表达水平尚与其存在免疫功能异常亢进淋巴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密切联系,提示P-gp可能是药物治疗疗效的指标,对改善预后和联合治疗减少耐药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初治DLBCL患者30例,分别在第1次化疗前、化疗第2个周期前采集静脉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sIL-2R的水平,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结果 DLBCL患者化疗前组血清sIL-2R水平高于健康者及化疗后组(P均<0.05)。DLBCL患者化疗前组分组为Ⅲ~Ⅳ期亚组、有B症状亚组、化疗无效亚组血清sIL-2R水平分别高于Ⅰ~Ⅱ期亚组、有A症状亚组、化疗有效组(P均<0.05)。DLBCL患者化疗前组sIL-2R、CD4~+T细胞、NK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者(P均<0.05)。DLBCL患者化疗前组Ⅲ~Ⅳ期血清NK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及血清CD8~+T细胞计数与Ⅰ~Ⅱ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无效组CD4~+T细胞计数、NK细胞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化疗有效组(P均<0.05)。DLBCL患者化疗前组血清sIL-2R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CD4~+/CD8~+及NK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 DLBCL化疗前高表达sIL-2R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与临床分期、疾病进展相关。动态检测sIL-2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可作为DLBCL疗效判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免疫状态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以25例ITP患者(患者组)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辅助性T细胞(Th)亚群、活化状态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患者组较对照组CD3+CD4+/CD3+和CD4+/CD8+(Th/Tc)比例下降,CD3+CD8+/CD3+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CD8+HLA-DR+/CD3+、CD8+CD25+/CD3+、CD8+HLA-DR+/CD8+及CD8+CD25+/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Th1/Th2的比值高于对照组,CD4+CD25+CD127dim/CD4+调节性T细胞(Tre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Th、Tc、Th/Tc亚群紊乱,Th1/Th2向Th1细胞极化,Treg细胞减少参与了该病的免疫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介导外周血免疫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98例,两组均开展常规检查与密切护理,对照组仅开展常规疗法,观察组采取常规疗法联合免疫抑制疗法(IST),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后者(P <0.05),无效或进展比重及复发率较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 <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8~+亚群相比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 <0.05);CD4~+亚群较对照组,高于后者(P <0.05);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存在明显的CD4~+/CD8~+比值失调情况,其发病多相关于免疫异常,而采取传统方法与免疫抑制联合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感染的IgA肾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Mpe感染与IgA肾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年龄>18岁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118例为病例组,以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Mpe p35和Genus表达,进一步分为Mpe感染组和非Mpe感染组,以86例同期行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IgA肾病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pe感染组相比,Mpe感染组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D8+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表现为CD3+、CD4+和CD8+T细胞比例升高,CD4+/CD8+比值减低;Mpe感染后,进一步影响T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HSP患儿、20例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上述研究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CD3+、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显著减低(P均<0.01),CD8+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血清IgG、C4显著减低(P均<0.05),IgA、C3显著升高(P均<0.01),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方法 对112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荧光定暈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血中HBV DN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3~-/CD16~+CD56~+(NK细胞)、CD3~- CD19~+(B细胞)表达百分比,进行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急性乙型肝炎(AHB)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组、肝炎肝硬化(LC)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均有显著性下降,LC组下降最显著(P<0.01).而LC组B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高(P<0.01).NK细胞百分比较CHB、AHB组均存在降低趋势(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细胞亚群随病情进展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急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在疾病发展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7例AHB患者(AHB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和3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动态检测AHB患者CD4~+/CD8~+变化,并探讨其与ALT改变及与HBVDNA清除的相关性.结果 AHB组人院4周内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频率显著高于CHB组和对照组,NK细胞4周内均低于其余2组(P<0.05).AHB疾病早期ALT高水平异常时CD4~+/CD8~+明显低下;随着ALT恢复正常,CD4~+/CD8~+比值呈逐渐升高趋势.结论 AHB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对照组和CHB患者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疾病发展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惠红霞  石超  薛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16-2617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CD4+CD2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D8+细胞则明显升高(P<0.05);重型再障组与慢性再障组比较CD4+CD25+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CD3+,CD4+,CD4+/CD8+,CD4+CD25+无统计学意义.(2)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CD4+CD25+明显升高(P<0.01).(3)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s+,CD4+CD25+明显升高(P<0.01).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CD4+CD25+T淋巴细胞的异常表达,且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细胞有助于了解再障患者的免疫状态、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疾病类型与患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EBV感染儿童80例(EBV感染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38例(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B淋巴细胞(CD19+)及NK细胞(CD56+)阳性率以及CD4+/CD8+。结果:两组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V感染组IgM、IgG、IgE、C3和C4表达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感染组CD3+、CD8+、CD19+、CD56+计数高于对照组,CD4+、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V感染疾病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关,与CD4+ T细胞和B细胞计数减少有明显的关系,可以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测定方法检测EBV感染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试验组所用化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在化疗的第1~5天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d。所有患者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并进行对照分析。结呆:对照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化疗后外周血CD3^+、CD4^+、CD8^+、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试验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有效增强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对肺癌根治术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β-EP、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6例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ASAⅠ~Ⅱ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术前10 min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1.5 mg/kg,对照组术前10 min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术后2、12、24、48 h的镇痛效果;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_0)、术后24 h(T_1)和术后72 h(T_2)检测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以及血清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12、24 h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T_1时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T_1时CD3~+、CD4~+、CD4~+/CD8~+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_2时CD3~+、CD4~+水平基本恢复至T_0时水平,而对照组CD3~+、CD4~+水平明显低于T_0时水平(P<0.05);两组T_2时CD4~+/CD8~+水平仍低于T_0时水平(P<0.05或P<0.01);观察组T_2时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_1、T_2时血清β-EP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或P<0.01);对照组T_1、T_2时血清β-E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血清β-E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对照组T_2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时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术前输注氟比洛芬酯可抑制术后应激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β-EP、HMGB1水平增高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龚年金  梁欢 《肿瘤药学》2020,(2):232-236
目的探讨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元汤合桂枝茯苓方加减。采用FCM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肿瘤术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择期肿瘤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稀释为2 mL);Ⅱ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测定T细胞分化抗原(CD3+)、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的表达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与麻醉前比较,术毕2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Ⅰ组CD3+、CD4+及NK明显高于Ⅱ组;术后48 h,Ⅰ组CD4+/CD8+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两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术后短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但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1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能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病儿外周血血浆中微小RNA-145(mir-145)表达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RSV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病儿126例作为RSV肺炎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RSV肺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54)、重度组(n=72),并依据重度组是否给予机械通气分为非机械通气组(n=38)、机械通气组(n=34).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周血血浆中mir-145表达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PBMC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用MRFlow流式细胞分析软件自动行CD3+、CD4+、CD8+绝对计数,同时计算CD4+/CD8+值.结果 RSV肺炎组病儿血浆mir-145表达[(1.74±0.48)比(0.99±0.26)]及PBMC中CD8+水平[(30.75±8.39)%比(21.64±5.92)%]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BMC中CD3+[(59.04±16.12)%比(68.77±18.35)%]、CD4+水平[(31.27±8.01)%比(46.90±12.84)%]及CD4+/CD8+值[(1.02±0.28)比(2.17±0.63)]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重度组病儿血浆mir-145表达[(1.87±0.55)比(1.52±0.40)]及PBMC中CD8+水平[(33.96±9.10)%比(25.34±7.02)%]均明显高于轻度组病儿(P<0.05),PBMC中CD3+[(57.05±15.83)%比(63.28±17.21)%]、CD4+水平[(23.78±6.62)%比(38.09±10.14)%]及CD4+/CD8+值[(0.70±0.21)比(1.50±0.39)]均显著低于轻度组病儿(P<0.05).重度RSV肺炎机械通气组病儿血浆mir-145表达[(1.95±0.58)比(1.68±0.45)]及PBMC中CD8+水平[(34.92±9.18)%比(28.17±7.49)%]均显著高于非机械通气组病儿(P<0.05),PBMC中CD3+[(54.72±13.53)%比(61.83±16.04)%]、CD4+水平[(20.45±5.79)%比(34.03±8.85)%]及CD4+/CD8+值[(0.59±0.17)比(1.21±0.36)]均明显低于非机械通气组病儿(P<0.05).RSV肺炎病儿血浆mir-145表达与PBMC中CD3+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BMC中CD4+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PBMC中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4+/CD8+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RSV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病儿外周血血浆中mir-145表达水平升高,其高表达可能与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葡萄糖酸酸锌联合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8+、CD4+、CD3+的水平,随访18个月,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反复发病次数、每次患病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00%)(P<0.05)。观察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3+、CD4+/CD8+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CD8+明显下降(P <0.05),而观察组发病次数为(2.92±1.14)次/年,较对照组的(6.96±2.34)次/年有显著差异(P <0.01),且每次发病天数为(7.13±1.46) d,短于对照组的(7.83±2.12) d(P <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发病次数,缩短每次发病的时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Leukocyte subsets in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tients with treatment-resistant major depression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ercentage of helper CD4+ T cells and immature double positive CD4+CD8+ T cells in their blood, and higher CD4+/CD8+ ratio than healthy contro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activation of T helper immuno-response and disturbance in thymus function in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欧雁方 《安徽医药》2015,(7):1387-1390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对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6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种类分为溃疡性结肠炎组(UC 组)和克罗恩病组(CD 组),选取同期23例正常者作为健康组,观察药物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炎性反应,对比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UC 组15例,临床缓解5例(33.33%),好转3例(20.00%),无效7例(46.67%),总有效率为53.33%;CD 组8例,临床缓解1例(12.50%),好转5例(62.50%),无效2例(25.00%),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前后 UC 组的 CD3+、CD4+、CD4+/CD8+、NK 均低于健康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有所升高,且 CD3+、CD4+与健康组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CD 组患者的 CD3+、CD4+、CD8+、CD4+/CD8+、NK 与健康组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 CD3+、CD4+、CD4+/CD8+、NK 明显升高,且 CD3+、CD4+、CD8+、NK 与健康组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患者的 CD4+无明显差异,治疗有效组患者的 CD3+、CD4+/CD8+、NK 较无效组更高,CD8+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 CD8+水平降低, CD3+、CD4+、CD4+/CD8+、NK 均有所升高,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