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4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孤立性房颤外科微创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微创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加以总结分析。其中双侧肺占位者2例,单侧肺占位者4例。结果:6 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二次开胸、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单纯行肺组织楔形切除术者 3 例,肺叶切除术者 1 例,肺癌根治术者2例。病理结果分别为:慢性肉芽肿4例,浸润性腺癌2例。出院前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例,房扑心律1例。结论: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手术路径,腔镜下同期处理孤立性房颤及肺部占位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也能减少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此手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CIT)是化疗药物常见的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可能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增加出血风险,严重者出现内脏器官出血、脑出血等,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如何高效且安全地处理 CIT 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我们收治了 1 例 66 岁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反复出现血小板减少,前期应用 IL-11 和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第 6 疗程化疗后第 3 周血小板再次持续减少,IL-11、rhTPO 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无明显恢复。加用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艾曲波帕 1 月后血小板水平仍未见明显恢复,但转氨酶升高,改用阿伐曲泊帕治疗,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未再出现不良反应。提示阿伐曲泊帕为 CIT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疗效确切且安全,值得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针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浓度的影响。 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172例OSAHS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nCPAP组与针刺组,各86例,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法和针刺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睡眠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和血清细胞因子浓度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2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各指标均改善(均P<0.05),且针刺组改善效果优于nCPAP组(均P<0.05);针刺组AHI水平[(14.35±1.21)次/h]低于nCPAP组[(16.49±1.08)次/h,t=12.240,P<0.001]。治疗后2组LSaO2、MSaO2升高(均P<0.05),且针刺组高于nCPAP组(均P<0.05),2组SaO2<90%时间、TRTSaO2<90%、TNF-α、CRP、IL-8、aICAM-1、NF-κB均降低(均P<0.05),且针刺组低于nCPAP组(均P<0.05)。治疗后针刺组有效率为91.86%,nCPAP组为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8,P=0.549)。治疗后针刺组各时点证候积分均低于nCPAP组(均P<0.05)。 结论 针刺治疗OSAHS可改善患者呼吸紊乱指数、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清细胞炎症因子浓度,治疗效果显著,且针刺治疗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8例,2013年1月以前35例患者用传统的后路椎弓根钉短节段固定治疗,2013年1月以后43例患者选用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短节段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均下地时间组间比较,传统固定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下地时间长于研究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11.338,P=0.000 0)。结论:临床上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伤椎邻近椎体的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脊柱后凸矫正满意,失败率低,值得临床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辅助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感染科就诊的肺结核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联合组加穴位敷贴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下降(t=2.346、3.123,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联合组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χ^(2)=4.640,P<0.05)。联合组的结核病灶总吸收率(91.38%)高于对照组(77.59%)(χ^(2)=4.213,P<0.05)。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抗结核治疗用于肺结核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提高痰菌阴转率,加快结核病灶的吸收,还可降低血清hs-CRP水平,控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对胰腺组织中Ⅲ型腺苷酸环化酶(AC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5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85只),喂养14周,建成肥胖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10只)组成肥胖组,取胰腺组织以观察对照组与肥胖组AC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肥胖组胰腺组织AC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雄性大鼠AC3 B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雌性大鼠(P<0.05).结论:肥胖影响胰腺AC3基因的表达;胰腺组织AC3 mRNA的表达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刘鸿主任运用温胆汤治疗慢性咽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临床病案,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刘师经验。结果:脾虚气郁湿阻为慢性咽炎的病机,以温胆汤为基本方用治慢性咽炎收效甚佳。结论:刘师的治疗经验开拓了临床视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舒络止痛汤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寒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先用小针刀疗法横行剥离切割病变部位,术后3天配合舒络止痛汤熏洗患膝关节处。采用Lysholm量表(LK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对2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进行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患者的疼痛。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LKSS评分比对照组高,而WOMAC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小针刀配合舒络止痛汤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喉部动脉影像解剖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喉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学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和资料。方法取36例喉部结构完整的尸体标本,8例尸体标本做动脉铸型,12例尸体标本用MR扫描仪进行水平面和矢状面的扫描,8例尸体标本进行1mm/片冰冻磨铣,8例尸体标本进行大体及显微解剖,并对5种不同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关于喉部动脉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左、右甲状腺上动脉的长度分别为(42.30±0.20)mm和(40.50±0.20)mm,起点处的管径分别为(1.80±0.30)mm和(1.65±0.30)mm;左、右甲状腺下动脉的长度分别为(23.60±0.27)mm和(22.40±0.24)mm,起始点的管径为分别为(1.40±0.25)mm和(1.35±0.30)mm。喉上动脉起点处的管径(1.50±0.20)mm,入喉处管径为(1.32±0.15)mm,长度为(18.60±2.45)mm;其入喉处在甲状软骨的前下方,距甲状软骨上角尖的距离,左侧为(6.80~25.50)mm,平均(14.60±2.45)mm;右侧为(7.60~28.60)mm,平均(15.58±2.58)mm,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喉下动脉起点处的管径(1.70±0.30)mm,长度为(15.50±1.80)mm。结论喉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学研究,为耳鼻喉头颈科特别是喉部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全面的影像解剖学依据及血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