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胸腺五肽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昉  刘琼  漆洪波 《激光杂志》2009,30(4):87-88
目的:研究产科危重病人CD3^+、CD4^+,CD8^+、NK细胞记数、CD4^+/CD8^+、α白细胞介紊-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探讨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对产科重症病人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71例收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ICU的产科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后1、5、10d检测CD3^+、CD4^+、CD8^+和NK细胞数;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测定病人血清IL-6和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TP-5免疫调理治疗后两组病人T淋巴细胞总数和亚群在第5d开始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D8^+低于对照组,CD4^+、NK细胞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第10d治疗组CD3^+、CD4^+、NK细胞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IL-6在第5d下降(P〈0.05)。TNF—α在第1d开始低于对照组(P〈0.03),下降在第5d显著下降(P〈0.05)。结论:TP-5能明显调节产科危重病人免疫功能,使之趋于平衡,并最终获得改善预后的效果。且副反应少,可作为良好免疫调节剂用于产科危重病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及ILLLI对其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细胞因子IL-8、TNF-α和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及ILLLI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47例银屑病患者分5组,每次ILLLI照射时间1h,每天1次,10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IL-8、TNF-α和VEGF的变化,并与正常人作对比.结果银屑病各组血清IL-8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A组、B组及C组IL-8浓度有显著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A组下降最为显著,而D组、E组IL-8浓度治疗前后虽无显著性差异,但呈现下降趋势;银屑病各组血清TNF-α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除E组TNF-α浓度无明显变化外,A、C、D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上升,B组治疗后虽无显著性差异,但也呈现上升趋势;银屑病各组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各组VEGF浓度未见有显著变化.结论ILLLI导致IL-8下降可能与免疫抑制功能有关,抑制了在银屑病发病环节中起关键作用(能大量分泌IL-8)的CD4+T细胞活性.ILLLI治疗可能诱导银屑病患者体内TNF-α的产生,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患者VEGF增高可能与IL-8增高有关,ILLLI治疗后未见明显的变化,可能VEGF并非ILLLI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roscope,BFS)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nonia,YAP)对患者呼吸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BFS对综合ICU内92例VAP患者行BAL治疗。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对灌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及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于灌洗前、灌洗后第48h、7d拍摄床旁X线胸片,计算X线胸片改善率。记录确诊VAP后MV时间和统计脱机成功率、死亡率。结果:88.04%(81/92)患者灌洗完毕后双肺痰鸣音立即消失,临床上患者气短喘息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55.43%(51/92)体温逐渐下降,78.26%(72/92)术后24h至48h外周血自细胞下降至正常;48h后X线胸片病灶吸收率57.60%(53/92)。Pa02/FiO2于灌洗后1h就开始改善,并持续升高;同时在灌洗后1h患者气道峰压(PIP)、呼吸功(WOBvent)和吸气阻力(RAW)开始持续降低,肺动态顺应性(Cdyn)开始持续增加(P〈0.05)。灌洗后4h患者PIP、WOBven和RAW较灌洗后1h有显著性差异(P〈0.05)。7d后X线胸片改善率94.57%(87/92);60.87%(56/92)患者能在5d至7d内脱机;最终成功脱机率85.87%(79/92);死亡率14.13%(13/92)。结论:对VAP进行BFS行床旁BAL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症状,提高机体通气换气功能,提高感染控制效能,缩短VAP脱机时间,降低死亡率,为综合治疗VAP提供了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立亭    姚鑫    田晶    张文    韩迎春   《国外电子元器件》2023,(2):069-74
摘 要:目的 探究温针灸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LDH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硬膜外阻滞)、治疗组(44例,硬膜外阻滞+温针灸),评估治疗效果,测量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凝血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神经递质水平,评估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LDH患者温针灸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凝血功能,促进炎症缓解,下调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减轻疼痛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整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小鼠植骨气囊动物模型中,观察外源性FTY720(Hngolimod,芬戈莫德)对骨溶解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将构建好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4组:空白组(气囊内注人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腹腔注射DMSO),聚乙烯颗粒+FTY720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腹腔注射FTY720)。4周后处死小鼠后取气囊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渗出情况,取组织匀浆行Elisa法检测气囊组织中IL-6和TNF-α浓度、取骨组织行电镜扫描观察骨片吸收情况,取组织匀浆行RT—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后炎症细胞渗出量,聚乙烯颗粒+FTY720组(4892±457)与聚乙烯颗粒组(4931±57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Y720组(2013±375)与空白组(2151±3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②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浓度,聚乙烯颗粒+FTY720组[(130.13±3.22)、(129.22±5.02)]与聚乙烯颗粒组[(149.22±6.09)、(140.52±2.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TY720组[(68.24±2.83)、(82.88±5.34)]与空白组[(69.51±2.31)、(74.15±4.64)]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③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面积与视野面积百分比,聚乙烯颗粒+FTY720组[(10.21±1.78)%]低于聚乙烯颗粒组[(17.79±2.56)%],FRY720组[(1.82±1.37)%]低于空白组[(6.27±2.11)%];并且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④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mRNA表达量,聚乙烯颗粒+FTY720组(0.53±0.04)低于聚乙烯颗粒组(0.74±0.05),FTY720组(.22±0.03)低于空白组(0.38±0.04);而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结论:在小鼠植骨气囊动物模型中,FTY720能有效抑制聚乙烯颗粒诱导的局部骨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着重观察低强度激光血液疗法对生理脱毒后稽延性症状患者β-EP(β-内啡肽)及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RIA法测定患者(60例,实验组,分三组)分别在治疗前(生理脱毒后7d-15d)和治疗后测定血清中β-EP及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并将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激光治疗与常规治疗的疗效的差异。结果:(1)对照组治疗后其血清中β-EP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激光血管内照射组停照后血清中β-EP的含量较照前均显著增加(P〈0.01):鼻腔照射组β-EP的含量较照前也有较显著增加(P〈0.05)但不如激光血管内照射组。(2)治疗后对照组血浆皮质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实验组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2较治疗前也有较明显降低P〈0.05)但不如实验组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电磁场对小鼠免疫特性的影响.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于线圈不同位置的a、b、c三个实验组,两线圈中心位置放置a组,X轴方向20 cm处放置b组,Y轴方向20 cm处放置c组.在充电频率为45 kHz、接收功率为22 kW环境下,每天全身暴露2 h,在1周、2周、4周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TNF-α、IL-12、IL-6、IgG含量和脾脏T细胞亚群(CD3+CD4+、CD3+CD8+)的变化,发现:1周后,c组与对照组、b组相比IL-6均有降低现象,c组与b组相比TNF-α有降低现象;2周后,a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存在升高现象;4周后,a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TNF-α均有降低现象,a组与对照组相比IFN-γ存在下降现象.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但各参数数值的升高和降低都在正常值范围内.1、2、4周后a、b、c三组及对照组之间IL-12、IgG含量和各脾脏T淋巴细胞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条件下,不同时段的不同实验组的小鼠免疫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搭建的无线充电环境对小鼠免疫特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激光针灸在不同的作用方式和参数设置下,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皮质醇(COR)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深部激光针灸1mW组、5mW组、10mW组,表面激光针灸50mW组、100mW组、150mW组,并设正常对照组,针灸穴位选择足三里和肾俞。治疗10d后取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因子水平。模型组的血清IL-1β、IL-15、IL-17、TNF-α和VEGF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COR较正常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各治疗组的IL-1β、IL-15、IL-17、TNF-α和VEGF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除个别组外,与模型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各治疗组的COR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治疗组间相比,血清IL-1β水平在针刺组中最高,在表面激光针灸50mW组中最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5水平在针刺组中最高,在药物组中最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水平在深部激光针灸1mW组中最高,在表面激光针灸100mW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TNF-α水平在深部激光针灸1mW组中最高,在药物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VEGF水平在深部激光针灸50mW组中最高,在深部激光针灸5mW组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OR水平在针刺组中最低,在表面激光针灸150mW组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光针灸能够有效降低CIA大鼠血清IL-1β、IL-15、IL-17、TNF-α、VEGF等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血清COR等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其作用效果与激光针灸的作用方式和参数设置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DPSCs,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牙本质涎磷蛋白1(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mRNA的表达以检测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t(0.1,0.5,2.5,5,10,20μmol/L)及rhBMP-2(25,50,100,200rig/ha)单独及联合应用对DPSCs成牙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2.5,5和10μmol/L)组的ALP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01),5μmol/L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其它浓度组(P〈0.001);浓度为50,100,200mg/ml的rhBMP-2其ALP活性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01),100ng/ml rhBMP-2组ALP活性最强。联合应用人参皂苷Rg1(5μmol/L)和rhBMP-2(100ng/ml)DSPP和DMP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独应用组(P〈0.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体外培养的DPSCs成牙本质分化,人参皂苷:Rg1协同rhBMP-2能明显增强DISCs成牙本质分化。  相似文献   

10.
超激光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激光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超激光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晕: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激光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颈性眩...  相似文献   

11.
姚磊  张孝廉 《激光杂志》2009,30(4):85-86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活动感染情况,并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与HCMV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对29例冠心病患者、39例其他心血管病患者以及42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进行检测,并运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各组CRP进行测定。结果:29例冠心病患者中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阳性者7例,占24.1%;与其他心血管患者中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阳性率(5.1%)以及正常对照组巨细胞病毒pp65抗原阳性率(2.4%)相比明显升高,29例冠心病患者CRP水平(5.06±1.79mg/L)也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细胞病毒活动感染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对脓毒症小鼠的肾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嚷对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ligatignandptmcture.CLP)所致脓毒症小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给小鼠行盲肠结扎穿孔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用川芎嗪注射液(55mg/kg),参麦注射液(500mg/kg)或参麦注射液(500mg/kg)联合川芎嗪注射液(55mg/kg)进行干预。造模后24h检测肾损伤程度和炎症反应强度,72h统计小鼠存活翠。结果:川芎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以壁参麦注射液联畲川芎嗪可使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提高,血清尿素氮(bloodu Iea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水平降低,肾损伤减轻;同时使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msisfactor,TNF-α)水平下降,其中以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的效果最佳。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川芎嗪较单一给药对脓毒症小鼠具有更好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3岁至88岁;胸113例,胸127例,腰19例,腰24例;胸腰段(胸10~腰2)后凸畸形Cobb角为32°至66°,平均为46°±2.4°;伤椎后凸Cobb角为16°至42°,平均30°±1.8°。术前神经损伤程度按照ASIA分级:C级3例,D级11例,E级9例;腰背痛VAS评分平均7.84±0.28。23例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矫形、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胸腰段后凸Cobb角平均12°±1.7°,矫正率74%;伤椎Cobb角为0°至4°,平均2.8°,矫正率91%;术后随访X片,胸腰段Cobb角矫正丢失角度不明显(2°至5°)。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3例C级2例改善至E级,1例为D级;11例D级均改善至E级;腰背痛VAS评分平均为2.9±0.13;内固定物无松动或断裂,无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可重建胸腰段矢状面生理曲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81例(81耳)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0例)在给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5ml+与布地奈德混悬液2ml混合均匀后滴耳的同时配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1例)则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并联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及全身抗生素(同实验组)治疗。10日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治愈时间分别是7.6±1.5天和10.6±1.6天,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糖皮质激素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较常规治疗方法有更好的疗效,且可明显缩短病程。该治疗方法简单可行,疗效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前弹力层下切削术与传统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过去四个月在我院分别行前弹力层下切削术和传统薄瓣LASIK术治疗近视患者236例(470只眼)的术后情况;其中接受SBK近视矫正的患者118例(235只眼),接受薄瓣LASIK近视矫正的患者118例(235只眼)。所有患者术前等效球镜值介于-3.0到-9.0度,以及等效柱镜值≤-3.0度。分别对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裸眼视力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SBK组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17±1.67D,LASIK组平均术前等效球镜值为-6.08±1.37(P=0.5)。术后1周裸眼视力(UCVA),SBK组为1.07±0.19,LASIK组为1.12±0.17(P〈0.05);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SBK组1.07±0.19,LASIK组为1.154±0.18(P=0.000);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SBK组为1.0±0.20,其中裸眼视力〉1.0占77.3%,LASIK组为1.15±0.19,其中裸眼视力〉1.0占94.0%(P=0.001)。术后3个月疗效指数(术后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SBK组为0.88±0.16,LASIK组为0.93±0.19(P=0.14)。结论:本研究显示,与SBK术相比,传统薄瓣LASIK术在矫正中高度近视时能得到更好的视力效果,但两者的疗效指数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离子通道阻断剂CGP37157对成年大鼠静息期心肌细胞钙循环的影响。方法:(1)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用于测定心肌组织中cAMP的含量。对照组不灌流CGP37157,实验组分3个时间梯度:用10μmol/L CGP37157灌流心脏15 min、30 min和60 min;(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池中加入10μmol/L CGP37157)采用常规酶解法分离心肌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记录钙瞬变;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珋±SD)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心肌组织中cAMP含量的比较:CGP37157引起心肌组织cAMP的含量显著增加(n=8,P〈0.05),对照组、15 min、30 min和60 min各组测得的cAMP的含量分别为(791±35)pmol/g、(1 101±55)pmol/g、(1 525±40)pmol/g、(2 017±60)pmol/g;60 min组较30 min组cAMP含量显著增加(n=8,P〈0.05);(2)对静息期肌浆网钙循环的影响:实验组钙存储改变量(20.2±0.8)显著高于对照组(0.3±0.3;n=10,P〈0.01);实验组钙释放速率变化(5.02±0.015)比对照组显著增大(1.01±0.006;n=10,P〈0.01);实验组钙回摄速率变化(1.08±0.15)与对照组没有差异(0.99±0.09;n=10,P〉0.05)。结论:CGP37157导致静息期心肌细胞钙循环的异常,原因可能为其导致PKA通路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