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铝硅合金-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尼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Al-7.5%Si合金两相温度范围区加入石墨颗粒,搅拌,制备了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580~590℃搅拌10~15min,石墨能均匀地分布于Al-7.5%Si合金基体。性能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略低于基体铝硅合金,但是具有高得多的阻尼性能。加入低于18%(体积百分数)的石墨,复合材料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内耗最高可达3.5×10-2,是一种阻尼性能优越的铸造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金相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DMA阻尼技术研究等通道角挤压对铸造Mg-0.6%Zr合金(质量分数)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0.6%Zr合金经过ECAP变形时,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显著细化,并随挤压温度的升高发生晶粒长大;变形后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明显改善,与铸态合金相比,显微硬度和拉伸强度均随挤压道次(1、2、4、6)的增加而增加,且合金经400℃挤压一道次后的阻尼性能优于铸态合金。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专利US2008 17286中公布了一种由美国Gm环球技术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研发的新型挤压加工Mg合金。该合金拥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较高的强度,并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良好可挤压性能,适于用做锻造合金。该Mg基可锻合金的主要合金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耗检测技术研究了氮对Fe-14.1Mn和Fe-16.5Mn合金的阻尼性能的影响,也研究了氮对Fe-Mn系合金的相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14.1Mn比Fe-16.5Mn合金具有更高的阻尼性能;合金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氮,两种合金的阻尼性能略有改变,同时Fe-16.5Mn合金的bσ从465 MPa增加到695 MPa,η从3.7%增加到12.6%,而Fe-14.1Mn合金的bσ从470 MPa增加到690 MPa,η从5.4%降到4.0%。  相似文献   

5.
在频率为10 Hz、应变为9.6×10~(-5)~1.45×10~(-2)时,对AZ31、ZK60镁合金室温下的阻尼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Z31、ZK60镁合金阻尼性能可用G-L模型来解析;晶粒细化、析出相增多会阻碍位错运动,使镁合金阻尼性能下降;AZ31镁合金阻尼性能要优于ZK60镁合金,不同热加工态AZ31、ZK60合金的阻尼-应变曲线具有相同特点,表现为铸态合金阻尼性能较优,其次为热变形+T6热处理态、热变形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挤压铸造对ZA27合金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铸造改善了ZA27合金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其强度指标提高时,塑性、韧性指标也同时提高,从而扩大了该合金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正> 一、引言 ZL702A是一种亚共晶Al-Si-Cu-Mg铸造合金。合金元素钛细化了晶粒,铜和镁保证合金具有足够的强度,锰消除杂质铁的有害影响,而硅又赋予合金以良好的铸造性能,故该合金在工业上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用材。正如和其它Al-Si系铸造合金一样,其塑性主要受合金中硅的影响,锶作为一种长效变质剂,通过变质共晶硅来改变合金的塑性,能起到和钠变质相同的效果,更有其很多优点,正在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重视,锶用于ZL702A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锶变质机理研究极不充  相似文献   

8.
对铸态ZA27合金进行365℃×3 h的固溶化处理后分别随炉冷却和空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合金的室温组织,采用悬臂梁共振法测试室温下合金的声频阻尼性能。结果表明,固溶态ZA27合金炉冷后的室温组织由层片状α+ η+ε三相组成,而空冷后的室温组织由层片状α相+η相及少量没有完全分解的β相组成。空冷后的合金的层片间距比炉冷后的合金的小。阻尼测试结果表明,空冷后的合金阻尼能力高于炉冷后的合金阻尼能力,空冷合金的阻尼能力比炉冷合金的阻尼能力高约40%。分析认为空冷合金与炉冷合金阻尼能力的差异是由于组织中层片间距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锰铜基阻尼合金简化为线弹性材料、与实际非线性本构关系不符的问题,以M2052锰铜基阻尼合金为研究对象,结合锰铜基阻尼合金高阻尼特性机理,提出一种基于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的三参数本构方程。通过常应变率单轴循环拉伸试验分析验证本构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均值系数法拓宽本构模型的实用性,并研究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的拟合性能。结果表明:锰铜基阻尼合金的本构关系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应力-应变曲线呈梭型,滞回面积随着最大应变幅值增大而增大;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M2052阻尼合金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和滞回特性,试验拟合均方差在0.468 4~2.651 0之间,确定系数均大于0.992 9;广义分数阶Maxwell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模型各参数可通过应变幅值拟合确定,不用进行特定试验,较其他黏弹性模型可更好地模拟阻尼合金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10.
综述不同合金元素对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熔炼净化工艺、热处理状态和组织形态对铸造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阐述铸造工艺对耐蚀性能的影响;介绍现有的铸造耐蚀镁合金材料并对其应用状况进行概括;对铸造耐蚀镁合金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板片状试样的共振法,测定了同一成分的铸锭合金(IM)和快速凝固粉末冶金(RS/PM)铝锂合金的阻尼温度谱和频率谱。实验发现,在-150~+450℃的测试温度范围内,RS/PM铝锂合金出现三个力学阻尼峰(分别在12℃、240℃和410℃),并与此相对应地出现三次模量亏损;而IM铝锂合金则只出现两个阻尼峰。实验还发现,在12~24Hz的共振频率范围内,当频率较低时,RS/PM铝锂合金的阻尼远低于IM的;但当共振频率较高时,RS/PM铝锂的阻尼急剧增大。根据显微组织分析,讨论了存在于铝锂合金中的三类界面即相界、晶界和原始粉末颗粒间界(只存在于RS/PM合金中)对力学阻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采用设计化学成分制备的Al-Zn轴瓦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能谱分析和力学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合金化学成分设计的质量分数范围内,在Al-Zn-Cu基体表面分布着Mg2Si、CuAl2、S(Al2MgCu)相、Pb相、Sn相和Al(6MnSiFe)相;合金铸锭经过500℃×6 h均匀化处理、轧制和300℃×1 h退火处理后,其抗拉强度为180~205 MPa,伸长率为16%~18%,显微硬度为54.7HV。  相似文献   

13.
研究测试了一种成本低于常规Ti-6Al-4V的钛合金装甲材料的显微组织及抗弹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状态影响钛合金装甲材料的组织匹配;细小板条组织的材料从力学性能到抗弹性能的匹配比较合理;高强、高韧材料的抗弹性能明显优化;高强度、低韧性的材料脆性增加,抗多发弹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强度压铸铝合金试棒的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分析,研究铜铁等元素对压铸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发现提高铜的加入量,对合金的强化有别于常规成型工艺,而且铜还可中和铁的有害作用,铁的含量控制适当,既不致影响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又可防止粘模。  相似文献   

15.
高强变形镁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变形镁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综述高强变形镁合金的强韧化机理与新型合金体系的研究现状,介绍一些新型制备及加工工艺在变形镁合金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高强变形镁合金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用高能球磨粉末制备的高比重钨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能球磨方法将普通钨重合金混合粉制成球磨粉 ,经冷等静压和 1480℃液相烧结制得高比重钨合金。研究了其显微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高能球磨粉烧结钨合金较普通粉烧结钨合金在保持高延性和韧性的同时 ,拉伸强度明显提高 ;此外 ,孔隙和夹杂含量对球磨钨合金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真空磁动力装置和新型工艺制备高强度变形铝合金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与传统工艺相比,合金中氢含量降低65%~80%,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内部质量和力学特性。应用真空磁动力装置半连续铸造 142 mm铸锭和二次АД31合金回炉料,其性能与采用新原材料制备的合金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