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某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9月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 53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27%,例次现患率为5.60%;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40.00%,神经外科(包括其ICU)19.67%,肾内科15.38%,血液病科11.90%,新生儿监护室10.81%;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41.86%,上呼吸道23.26%,泌尿道8.14%,血液系统5.81%;分离病原菌4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77%;气管切开和呼吸机使用相关感染率分别高达20.69%和7.41%;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52%,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41.60%。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ICU和神经外科,需重点监控;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某院2011年6月25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实际调查1 380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34例,34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均为2.46%。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内科ICU、 脑外科、血液科和干部科;调查日使用抗菌药物者539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06%;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占50.00%,其次为心肌炎,占14.71%;共检出病原菌2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各3株,其他革兰阴性菌2株。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以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部位及病原菌,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某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状、常见感染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1年4月26日、2012年4月25日、2013年5月14日、2014年9月9日、2015年8月12日为调查日,调查当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将调查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次现患率调查共调查患者5 165例,医院感染患者132例、13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2.56%、 例次现患率2.67%。平均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ICU),高达22.5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70%),其次是泌尿道(12.32%)、上呼吸道(10.14%)及皮肤软组织(5.07%)等。共检出病原菌45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30株,占66.67%)。抗菌药物总使用率为45.27%,5次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1.48%、43.89%、37.81%、39.43%、44.79%。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以治疗用药为主(包括治疗+预防),占78.27%;联合用药方面以单一为主,占81.27%。结论连续5年现患率调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更加全面了解该院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患者、重点部位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制定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于2009-2011年每年的11月10日、2012年11月14日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2009-2012年共调查住院患者3 851例,发生医院感染64例,感染率为1.66%;2009-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84%、1.14%、1.50%、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2.33%;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以ICU居首,占43.66%;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82.5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占28.57%;抗菌药物使用率56.53%。结论加强科室、感染部位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77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及查阅病例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7月6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实查住院患者77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70%,例次感染率为3.22%,其中以综合ICU现患率最高,占14.29%;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6.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90%;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7.90%。结论应加强对高危科室目标监测,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控和管理,提高病原学送检率,减少预防用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重要病原菌检出率,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307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9%,例次现患率为6.2%其中以综合ICU最高,占38.1%;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分别为58.0%、9.9%、8.6%;分离出病原菌47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7%。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快速、有效,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情况,能够为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医院感染现状,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10月28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结果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1%;例次感染率为4.6%,其中以急诊ICU最高(25.0%);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67.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4%,其中一联药物使用率80.7%;治疗用药病原菌送检率为14.3%;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感染也占有相当比例. 结论 加强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目标监测,提高标本的送检率,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7-2009年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天津市传染病医院2007―2009年各年第四季度某日0∶00-24∶00的全部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2007-2009年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35%、3.50%、2.17%;最常见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腹盆腔组织、下呼吸道;3年来免疫缺陷、尿管、外周静脉插管和中心静脉插管医院感染危险强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检出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5株,革兰阴性菌4株;抗菌药物使用以一联用药为主,3年来使用率呈下降趋势(P=0.058);21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16例在调查日使用抗菌药物,且全部为一联用药。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腹盆腔组织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1-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动态变化,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5.60%、3.94%;两年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均为ICU,分别为50.00%、50.00%;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69.06%、44.83%;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别检出22、20株,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59.09%、75.00%;革兰阳性菌分别占31.82%、10.00%;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4.58%、34.1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54.24%、62.57%。结论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以便针对性地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目标性监测,并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9月5-30日,贵州省174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调查医院调查日(0:00-24:00)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实查率99.66%(65885/66111),发生医院感染1546例,164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35%(1546/65885),例次现患率为2.49%(1643/65885)。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5,P<0.01);重症医学科(25.20%)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40.35%)为主;革兰阴性菌(70.37%)位居医院感染病原菌首位,不同科室、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09.54,P<0.01,χ2=1041.43,P<0.01,χ2=1167.40,P<0.01);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4%(25851/65885),治疗用药为主占67.24%(17382/2585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者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32.81%(25851/65885)。结论 重点监控ICU,呼吸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病原菌送检率从而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4年5月7日0∶00-24∶00该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分析。结果应调查住院患者2 262例,实际调查2 253例,实查率99.60%,其中该院的“院中院”--肺科医院(结核专科)调查患者586例,占26.01%。发生医院感染53例、58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2.35%、2.57%;社区感染1 073例、1 265例次,社区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现患率分别为47.63%、56.15%。医院和社区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分别为重症医学科(21.28%)、肺科医院(99.49%);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46.55%(27例次)、69.72%(882例次)。医院感染检出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9株),社区感染以分枝杆菌属(141株)和真菌(89株)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病原学送检率分别为34.80%(784例)、 81.48%(550例)。结论该院应将下呼吸道和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科室,同时,应规范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严防结核病的院内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湘雅医院15年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了解湘雅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该院2000—2014年(2006年未进行)某一日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横断面抗菌药物使用率及细菌培养送检率。结果2000—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从6.30%降低至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4,P<0.001);社区感染现患率为15.61%~15.76%,各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均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泌尿道置管率呈下降趋势,动静脉置管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21、96.24,均P<0.001)。2008—2014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体送检率为36.37%~44.51%,医院感染病例病原体送检率为34.00%~44.99%,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率为41.57%~68.48%,均呈增长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78、10.03、26.49,均P<0.001)。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与联合用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医院感染防控与抗菌药物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医院感染现患率与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均明显下降,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4年8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当日住院患者2 21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83%,例次现患率5.14%;下呼吸道(63.16%)为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71%,预防、治疗用药的比率分别为32.27%、61.7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596例,病原菌培养送检率为56.21%(335例),病原菌检出率为15.52%(52例)。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主要感染部位,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管理仍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选取浦东新区的10所医疗机构作为监测点医院,各监测医院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11月中的某一日作为调查日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 结果2013、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04%、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400)。 一、二、三级医院现患率2013年分别为:0.66%、3.32%、4.60%,2014年分别为:0、3.52%、4.01%,每年不同级别医院现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血液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和老年科。各科室两年现患率比较,ICU现患率上升明显,由10.09%上升至18.78%(χ2=3.921,P=0.048),老年科下降明显,由10.07%下降至5.02%(χ2=5.698,P=0.01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6.72%)、上呼吸道(9.96%)和泌尿道(12.89%)。2013年检出病原菌172株,2014年检出177株,以G-菌为主(占60.74%),其次为G+菌(占26.37%)和真菌(占12.89%)。两次调查相比,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19,P=0.830)。结论浦东新区各级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ICU现患率上升比较明显;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青海省某院2010-2017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0-2017年各年份该院某日的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医院感染病原体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培养送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次横断面调查共调查住院患者12 446例,发生医院感染488例,555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92%,例次现患率为4.46%。各年份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93%~5.70%。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为58.72%;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279例次)。各年份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98,P<0.01),由2010年的55.56%下降至2017年的16.05%。抗菌药物使用以治疗用药为主(65.74%),治疗用药所占比率逐渐下降;以一联用药为主(91.52%),2011-2017年三联及以上用药比率均为0。各年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8,P<0.05)。共检出病原体203株,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67.98%(138株),革兰阳性(G+)菌占25.62%(52株),其余为真菌及其他病原体。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较平稳,抗菌药物使用及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逐步得到规范,需密切关注ICU、神经外科、血液科等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教学医院新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为新建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4年1—12月入住某院RICU的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561例,发生医院感染43例、44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7.66%,例次发病率为7.84%,例次日发病率为6.26‰,调整例次日发病率为1.79‰。医院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20例,占45.46%),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分别为13、2和18例,发病率分别为2.73‰、1.57‰和3.78‰。上半年(1—6月)患者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与下半年(7—12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9‰VS 7.89‰;u=-1.75,P=0.04)。共分离病原菌4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26株,占55.32%)。结论 ICU医院感染以器械相关感染为主,应加强对侵入性操作的评估和严格管理;在ICU进行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有利于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常见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3月15日-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综合ICU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 313所医院中,621所(47.30%)有综合ICU;共监测患者5 887例,发生医院感染1 634例、1 96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及例次现患率分别为27.76%、33.3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70.39%)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12.79%)、血液(2.86%)。泌尿道插管、动静脉置管及呼吸机使用率分别达53.52%(3 151例)、37.05%(2 181例)、35.62%(2 097例),其相关泌尿道感染、肺炎、血流感染现患率分别为4.67%、20.41%、0.60%,分别占泌尿道、肺炎、血流现患医院感染的58.57%、30.99%、23.21%,三者合计占医院感染现患率29.97%(588/1 962)。检出医院感染病原体1 795株,居前3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0.78%)、鲍曼不动杆菌(17.99%)和肺炎克雷伯菌(11.64%)。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58%(4 214例),病原学送检率达75.27%(2 553/3 392)。结论综合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各种侵入性操作(泌尿道插管率、动静脉置管率和呼吸机使用率)高,30%的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相关;非发酵菌感染严重,病原学送检率尚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儿童专科医院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广州某儿童医院2014年9月17日所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情况。结果共调查997例住院患者,发现医院感染30例、3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3.01%、例次现患率3.21%。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11例次,占34.38%);感染高发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3.99%)和儿内科(3.60%)较高;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93.33%,共检出病原体24株,其中病毒、真菌各6株(各占25.00%),细菌11株(45.83%),衣原体1株(4.17%),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各3株,各占27.27%)。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者451例,使用率为45.24%,其中以治疗用药为主(67.41%),预防用药和治疗+预防用药的比率分别为19.73%和12.86%;82.26%为单一用药,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者(含治疗+预防用药)细菌培养送检率82.60%。结论儿童专科医院需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6月某院干部病房住院、年龄≥60岁的82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82例老年痴呆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4.1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15例,53.57%),其次为泌尿道(6例,21.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期卧床、住院时间长、吞咽障碍、保留导尿管、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肿瘤和低蛋白血症是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40株,62.50%)为主,居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12株,18.75%)、大肠埃希菌(10株,15.63%)和铜绿假单胞菌(8株,12.50%)。结论了解老年痴呆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病原菌,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及查阅电子病历与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 2010-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2010-2014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29%、5.20%、3.97%、3.93%、3.73%。医院感染现患率居首位的科室为儿科(9.09%~12.96%),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居首位(50.00%~69.5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0.19%、41.40%、23.40%、25.47%、23.92%,逐年下降(χ2=133.40,P<0.001);预防用药率高达57.38%~75.47%;单一用药率均>95%。结论2010-2014年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预防用药比例高,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