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8 9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我院共收治烧伤患者 42 6 6例 ,其中死亡 70例 ,现报告如下 ,并分析烧伤休克、感染、吸入性损伤和内脏功能衰竭对烧伤病死率的影响以及降低病死率的处理原则。1 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 6 6例 ,男 3 2 0 4例 ( 75.1 % ) ,女 1 0 6 2例 ( 2 4 .9% ) ;年龄 1个月~ 86岁 ,死亡 70例 ,病死率为 1 .6 4 %。 70例死亡病例中男 55例 ,女1 5例 ,年龄 5岁~ 79岁。1 .2 统计结果  1年龄分布 :不同年龄组的病死率各不相同 ,年龄越大 ,病死率越高。年龄超过 6 0岁者病死率高达 4.6 7% ,详见表 1。2致伤原因 :…  相似文献   
32.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http://www.agreecollaboration.org/instrument/)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状,建立了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1-2].  相似文献   
33.
成人烧伤营养支持指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http://www.agreecollaboration.org/instrument/)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状,建立了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1-2].  相似文献   
34.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http://www.agreecollaboration.org/instrument/)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状,建立了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1-2].  相似文献   
35.
肺保护性通气在重度吸入性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的肺保护性通气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呼吸支持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入院的吸入性损伤后气管切开需机械通气48h以上者,进行低潮气量(6~8mL/kg)和适度PEEP模式的通气治疗。结果 共34例接受治疗。24例治愈,死亡10例,所有幸存者通气0.5~3h低氧血症即可纠正。结论 低潮气量的肺保护性通气适合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呼吸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ARDS及肺炎的发病率,长期机械通气后容易脱机。  相似文献   
36.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http://www.agreecollaboration.org/instrument/)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状,建立了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1-2].  相似文献   
37.
烧伤感染细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监测烧伤中心致病菌种的变更 ,细菌药敏变化用以指导选择应用主要敏感抗生素非常重要。我们曾报告1993~1996年1312株烧伤感染耐药性调查 [1],现将我院1993~1996年和1997~2000年两时间区段的烧伤感染菌种类进行比较 ,分析两时间区段的烧伤感染的变化特点,探讨两时间区段的烧伤感染菌的变化原因 ,为全面了解烧伤感染的细菌学特点从而合理有效治疗烧伤细菌感染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菌种来源标本取自1993~1996年和1997~2000年两时间区段我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静脉尖端、痂…  相似文献   
3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病人血浆中谷氨酰胺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简便、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于检测血浆中谷氨酰胺 (glutamine ,GLN)含量。方法 以邻苯二甲醛作柱前衍生剂 ,反相C1 8柱为固定相 ,10mmol L磷酸盐缓冲液 (pH6.85 ) 甲醇为流动相 ,进行梯度洗脱 ,在λ3 40nm处检测谷氨酰胺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 ( 5 0~ 15 0 0 )μmol L ,相关系数0 .9946,变异系数 4.3 2 % ,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回收率在 98.46%~ 10 3 .2 5 %之间 ,正常对照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参考值为 ( 893 .66± 2 85 .60 ) μmol L ,补充外源性谷氨酰胺烧伤病人伤后第 1、3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第 2 1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 ,分离效果良好 ,可以作为创伤、烧伤病人营养支持的一个可靠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9.
1995年4月~1997年11月系统地观察了43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血脂变化,同时观察了输入脂肪乳剂(Intralipid)对大面积烧伤病人血脂代谢的影响。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经检测未发现高血脂异常。输入20%脂肪乳剂250ml,未发现对血脂代谢不良影响。本组深度烧伤病例约56%出现胆固醇水平降低,同时还发现34%病例肝功能异常。因此,对严重烧伤病人在促进肝功能恢复的同时,可适当补充高脂、高糖食物。  相似文献   
40.
<正> 1968年Dudrick等首先报告采用静脉高营养可使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获得正氮平衡以及临床应用成功的经验后,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这一方法迅速发展治疗胃肠道疾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手段。在烧伤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Shriners烧伤中心报告治疗十三例总面积超过80%,三度烧伤超过70%的儿童烧伤获得九例治愈的优异效果,其治疗方法就包括静脉高营养。我们在应用国产水解蛋白及日本Sohamin作为静脉高营养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