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虾峙门航道船舶通航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的迅速增长,虾峙门航道通航能力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的预测,交通流量的分析,航道双向通航理论的研究,对虾峙门航道通航能力进行评估.认为虾峙门航道能满足双向航路的要求,2010年前应开通虾峙门双向航路或开通条帚门航道,以保持宁波-舟山港航道与港口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宁波港船舶进出主航道分道通航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宁波港吞吐量的迅速增长,虾峙门航道单向通航已不能适应港口的发展需要.针对宁波港的发展规划提出三套可行性分道通航方案,在进行航道规划时作参考,以保持宁波港可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雾航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上避碰规则,船舶的操纵性能,通航环境,海员通常做法的探讨,提出了雾航中船长、驾驶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舟山群岛峡道水动力及沉积特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浙江舟山群岛地区金塘水道、册子水道、虾峙门水道和灌门水道的水文泥沙和沉积资料,以峡道水动力特性为出发点,分析了峡道环境中的水文泥沙特性和沉积特性,初步探讨了沉积峡道效应。文章指出,沉积峡道效应是指在峡道环境中,受峡道水动力特性及其影响下的泥沙运动作用,在峡道中所形成的沉积特点和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不同于受单向水流作用的河流环境,也不同于受盐淡水共同作用的河口环境,也有别于开敞的海岸环境,峡道沉积的重要特点在于,在垂直于水流运动方向的横向上,存在显著的沉积相变。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协调性,以运输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效用函数和饱和度理论为基础,针对运输系统内部协调发展问题,分别建立公路、铁路和水路协调发展饱和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出各运输子系统内部协调发展的饱和系数.结果显示:公路运输系统的设计可通行交通流量与实际日交通流量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铁路运输系统中主要货运站实际年到达量与设计供给量的饱和系数过大;水路运输系统中沿海航道比内河航道的饱和系数大,协调性差.通过对各运输子系统服务水平进行评价,对推动港口运输子系统协调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固化疏浚泥作为填方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港口、航道的建设和维护工程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泥,如何处理这些疏浚泥已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从资源的再生利用出发,提出利用固化材料固化疏浚泥作为填方材料的设想,并通过强度试验、溶出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证实,固化疏浚泥作为填方材料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各型集装箱船舶的长度、作业时间及所需求岸桥数量的不同,提出船舶靠泊优先级计算方法.并针对港口相邻岸桥作业相互干扰及吨位不同的特点,研究建立了最小作业成本惩罚函数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使用Matlab建立启发式算法求解模型,算例表明:依据优先级计算方法安排调度船舶靠泊作业情况,可降低整体港区作业成本惩罚值,并提高港区作业效率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应用PCR和RT-PCR技术对WSSV、IHHNV和TSV这3种对虾病毒在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了检测,防止亲虾、卵、无节幼体、仔虾、亲虾饵料、丰年虫、水体等诸环节受到以上3种病毒携带或感染,保证培育出的凡纳滨对虾仔虾是高健康的虾苗,为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全面展示了全球主要港口管理体系现状.通过对世界各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对改制后的几种港口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港口管理结构重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施“解除管制”措施以及推动商业化、企业化和民营化进程来限制政府的干预范围,吸引私方资本.尤其对世界港口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得出:港口体制改革机构在实施改革之前,应根据各国港口发展环境的具体情况,考虑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有效配套措施,以便改制后的港口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一位全加器三变量逻辑函数的查表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个一位全加器3个输入端不同的组合,可以实现与门、或门、非门、同或门及异或门,因此全加器在数字逻辑电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全加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查表法设计基于一位全加器实现任意三变量函数的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在与传统的与非门/或非门的比较中,它显示了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宁波港的交通环境,现有VTS系统及港口发展的趋势研究,提出了改善宁波港通航环境,建立和完善VTS系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船舶运营的角度,论证了各种类型船舶的经济性,推荐了散货和集装箱船的预测最佳船型.并将此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以综合考虑,认为宁波港北仑港区应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的深水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宁波北仑港海上大量的粘性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土工试验数据,以传统地质分层为背景,力学强度分层为目标,建立了一套模糊数学评判模型,并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定量地划分了粘性土的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4.
既有的交通运输行业绩效评价指标多是基于单种运输方式进行定义和统计, 不能满足未来以“协同”为典型特征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要求. 本文从运输能力、集疏运成本、服务质量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入手, 为集装箱港口3种集疏运方式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充分反映客观信息和决策者的主观经验, 将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与熵值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形成综合集成赋权法计算每个指标的复合权重, 并以宁波舟山港为研究对象, 对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案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 研究结果与宁波舟山港集疏运发展现状基本一致, 从而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为深入研究未来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绩效评价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如何利用VisualBasic 5.0 制作高效的ActiveX串口通信类.该通讯类功能强大,具有兼容MO-DEM 和RS232 通信接口,灵活设置串行端口、拨号电话、数据位、效验位、停止位等特点,还可以随时向类发布命令、访问类的通信状态.该类在数据传送及各类设备监控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鉴于江海联运运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江海联运运量预测问题, 先对江海联运运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其中的典型因素. 在此基础上应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建立江海联运运量预测模型, 应用于宁波港域江海联运量的预测. 结果表明, 该模型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和预测精度, 为解决江海联运运量等多因素非线性系统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小鼠皮肤细胞株(JB6细胞)通过体外实验探索抗氧化剂茶多酚(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8种常见重金属混合污染物的体外联合毒性是否具有拮抗作用, 为环境中多种重金属的联合毒性研究及评估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文献对宁波养殖水体中8种常见重金属污染物的暴露情况进行评估, 确定联合暴露比例. 以此固定比例组成多元重金属混合物, 采用细胞学实验, 比较在重金属混合污染物暴露细胞的基础上加或不加10μmol·L-1抗氧化剂茶多酚对细胞生存活力、细胞周期、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影响以及对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情况的影响. 结果显示: 重金属混合物可以降低细胞生存活力, 阻滞细胞周期, 而EGCG能够明显地缓解8种重金属混合污染物的细胞毒性, 提高细胞的生存率, 减轻细胞周期的阻滞, 使细胞内转录因子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18.
以宁波市公交线路网为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宁波市的公交线网做诊断分析,得到了宁波市公交线路的技术性能分类结果,了解了各个类别中公交线路的运营状况,并提出了优化方案.为公交线路的性能诊断分析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宁波市育龄女性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宁波市育龄女性家庭人口数及常住人口数的众数为3;城镇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为30.4%,3000-5000元为28.8%,农村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为40.4%,3000~5000元为24.8%;育龄女性年龄为(36.55±7.67)岁;参加妇科检查的比例为77.7%;2周患病率为5.3%,自理能力失能或残障率为3.3%,活动性失能或残障率为8.5%,疼痛和不适失能或残障率为15.9%,视力失能或残障率为15.6%,认知能力失能或残障率为16.0%,睡眠和精力失能或残障率为28.6%,情绪失能或残障率为23.9%.调查结果认为宁波市育龄女性所在家庭基本处于核心家庭形式,家庭基本卫生条件较好,整体文化水平较高,躯体健康水平较高,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是评估城市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诊断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重要环节, 是探索科学生态文明实践模式的理论前提. 从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空间优化四方面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并运用协调度模型从时、空双维度实证评价宁波10年来的生态文明水平及其演化. 研究发现: (1)2002~2011年宁波生态文明水平呈上升趋势, 生态文明发展趋向科学化, 但稳定性较差, 尚未形成持久动力; (2) 10年间宁波的社会、环境、空间子系统整体趋好, 但经济子系统协调度较低; (3)2011年宁波各行政单元的生态文明综合协调度呈市区高于外围, 北部高于南部的分布特点; (4)聚类将6个县区归为4类, 即宁海与象山亟待全面提升型、余姚与奉化低水平环境友好型、慈溪高水平环境友好型、市区生态文明高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