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s,HPC)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3月~2014年12月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鞍区HPC的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采用额颞入路,1例额眶颧入路,1例额外侧入路。肿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600~2100 ml,平均1200 ml。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HPC,均接受普通放疗。术后并发无菌性脑膜炎2例,抗生素及腰穿置管后治愈。动眼神经麻痹2例,对侧肢体偏瘫1例,神经康复理疗后改善。6例随访6~29个月,平均14.8月,无神经系统转移及死亡。结论鞍区HPC临床少见,误诊率高。肿瘤易复发,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将发病24 h内的8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穿刺引流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和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并发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引流术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则为32.5%。引流术组的住院时间(17.6 d)、最终NIHSS评分(3.28分)和总有效率(9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4.6 d,4.00分和77.5%)。结论 CT辅助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可以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花费。与保守治疗相比,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随着内窥镜的应用及普及、硬化法治疗与预防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有逐渐取缔三腔二囊管的趋势,但是并发症也逐渐增加,食管狭窄就是较少见并发症之一。1一般资料 自从内窥镜应用以来,我院共收治78名门脉高压症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其中原发性曲张(即未经硬化或手术治疗的曲张病人)29例,继发性曲张(经手术或硬化治疗后由张病人)49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31~75岁,平均52.30岁.病因为肝炎后肝硬化的59例,胆汁型肝硬化的7例,血吸虫性肝硬化的2例,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靶点立体定向活检术辅助诊断影像学可疑颅内胶质瘤及开颅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影像学不典型单发颅内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为胶质瘤,均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结果 活检术后21例未见活动性出血;1例少量渗血,经穿刺点局部注射少量明胶海绵后未见出血;1例活动性出血,急转开颅手术。活检术后病理结果为胶质瘤Ⅰ~Ⅱ级18例,Ⅱ~Ⅲ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胶质细胞增生1例。开颅术后病理结果为胶质瘤Ⅰ~Ⅱ级18例,Ⅱ~Ⅲ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活检术和开颅术病理均诊断为胶质瘤22例,诊断符合率为95.7%(22/23)。活检术胶质瘤病理分级符合率为91.3%(21/23)。结论 多靶点立体定向活检术诊断影像学可疑颅内胶质瘤检出率高,对胶质瘤恶性程度特异性判断要差于开颅术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内镜下经鼻蝶术后迟发性鼻出血(DE)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内镜下经鼻蝶术后DE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经1年以上随访,平均15.3个月;13例成功进行止血病例均恢复良好,无再发性鼻出血;1例植物生存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围手术期疾病知识宣传和术后鼻腔观察,能有效及时发现DE等少见并发症;针对患者临床表现及鼻腔情况的不同,积极护理干预及个性化治疗可有效控制DE。  相似文献   
6.
甲基质部分切除治疗嵌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嵌甲为门诊常见病,由于治疗嵌甲时间不及时,方法不正确等原因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使病程延长,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7.
最常用的岩骨尖部肿瘤手术入路为Kawase人路及颞枕入路,长期以来就两种手术人路的选择存在较大争议,国外学者普遍认为选择Kawase入路,能够减轻对颡叶牵拉,可保护脑组织及引流静脉,手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我们较习惯应用颞枕入路治疗岩骨尖部肿瘤,现把我们经手术治疗的30例岩骨尖部肿瘤手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肿瘤组织来源的GBM类器官(GBO)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广 东三九脑科医院新诊断经病理确诊的8例GBM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将其剪成0.5~1 mm大小的组织碎片并用特制的培养 基进行培养,待其成球且直径达到1 mm时剪小传代,同时选取培养2周以上的GBO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免疫 组化染色检测,并与亲本GBM组织进行组织学与细胞学的比较。结果:成功培养2例可传代冻存的GBO,并建立GBO生物库。 H-E 染色结果显示,GBO 保留了与亲本 GBM 组织相似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GBO 与 GBM 组织中 GFAP、OLIG2、Ki67和ATRX分子的表达情况一致。结论:将患者来源的GBM组织在体外剪小并用特制培养基培养,可构建与 GBM患者肿瘤组织在组织和细胞层面一致的GBO。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肿瘤的病理分级、部位、体积、预后的关系,及其与微血管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60例脑星形细胞瘤的VEGF及微血管数进行检测,结合临床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结果:脑星形细胞瘤中VEGF高表达,并与微血管相关,VEGF的表达强度及微血管数与肿瘤的病理分级、生存率及某些部位有相关性,而与肿瘤的体积无相关性。结论:VEGF在脑星形细胞瘤生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数均可做为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肿瘤患者抑郁状况的差异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在手术前后分别对140例脑肿瘤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比较手术前后不同部位和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肿瘤患者抑郁分布状况和临床特征。结果 140例脑肿瘤患者术前抑郁病例数及患病率为50例(35.7%),评分为15.36±6.52;术后抑郁病例数及患病率为9例(6.4%),评分为9.71±5.55。手术前后所有受试者的抑郁评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抑郁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抑郁患病率较术前显著下降(χ2=36.10,P0.05);良、恶性脑肿瘤术后抑郁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5),左、右及双侧病变组术后抑郁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脑肿瘤患围手术期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可能与脑肿瘤的病理性质和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