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6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全转录组测序筛选结直肠癌中特异circRNAs表达谱,挑选出差异表达显著的hsa_circ_0006867,qRT-PCR检测54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a_circ_0006867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测序获得circ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差异表达谱,qRT-PCR验证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P<0.05)。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ROC曲线显示hsa_circ_0006867诊断结直肠癌AUC为0.851(95%CI:0.775~0.927),当截断值为0.0146时,敏感度为88.46%(95%CI:0.770~0.946),特异度为73.08%(95%CI:0.598~0.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sa_circ_0006867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下调,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密切联系,可作为潜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对三叉神经痛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射频热凝术)49例和观察组(射频热凝+阿霉素)54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TNF-α、GSH-Px及IL-1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92.59%)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NF-α、GSH-Px及IL-1β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射频热凝联合阿霉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TNF-α、GSH-Px及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炎1号中药液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武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炎1号中药液。治疗后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疗效。检测并比较患者外周血清中T细胞相关炎性反应递质的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分布面积。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2.8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4)和IL-4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17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IFN-γ/IL-4和IL-17/IL-10的比值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NLRP-6、Caspase-1、IL-18基因降低,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1号中药液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促使T细胞Th1/Th2及Th17/Treg介导炎性反应递质朝炎性抑制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究丙泊酚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增殖和紫杉醇(paclitaxel,PTX)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方法 PTX处理正常卵巢癌细胞A2780以构建卵巢癌PTX耐药细胞(A2380/PTX).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用于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水平.构建叉头盒蛋白O1(forkhead box,FOXO1)敲降载体shRNA-FOXO1转染A2380/PTX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O1的mRNA水平.结果 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PTX细胞对PTX的敏感性较低(P<0.05).随着丙泊酚处理浓度增加,A2780和A2780/PTX细胞活性逐渐降低(P<0.05),并且在同一浓度下两种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PTX处理,PTX+丙泊酚处理使A2780/PTX细胞的活性进一步降低(P<0.05),凋亡水平增加(P<0.05).在A2780/PTX细胞中,FOXO1的表达随丙泊酚浓度增加而上调(P<0.05).相比于shRNA空载体组,shRNA-FOXO1处理导致A2780/PTX细胞活性增加(P<0.05).另外,相比于PTX处理,PTX+shRNA-FOXO1处理导致细胞活性增强(P<0.05).与PTX+丙泊酚组相比,PTX+丙泊酚+shRNA-FOXO1处理导致细胞活性增加(P<0.05),凋亡水平下降(P<0.05),与PTX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通过上调FOXO1的表达从而抑制卵巢癌耐药细胞的增殖和PTX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于2006年10月18日在我科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按照国内诊断标准)并多次给予VAD、M2方案治疗。于2007年3月16日因畏寒、发热、颈痛、头痛1天入院。否认肝炎病史,否认鸽子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38.6℃,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神志清,颈项抵抗(+),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Kerning Sign征(+),双侧Babinski征(-)。入院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s muscular dystrophy,DMD)病人的免疫荧光检测中出现“返祖纤维”现象的可能机制。方法;对病人的肌肉组织行免疫荧光检查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抗体,并同时对病人DMD基因中的25个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21例病人中有5例出现“返祖纤维”现象,即在免疫荧光检测中有单个或一小簇肌纤维呈阳性反应,其余呈阴性表现,多重PCR检测该5例病人,其中3例有外显子缺失。结论:“返祖纤维”现象提示:病人的个别肌纤维可能存在完整的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表达,其发病机制可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DMD发病机制。“返祖纤维”现象可用来评估病人的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肿瘤疾病以日益增高的发病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抑制P53-MDM2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治疗癌症药物设计的重要靶标,通过各种药物筛选手段,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肽类及小分子抑制剂。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肽类及拟肽类的P53-MDM2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冠脉斑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的41例患者,每例患者分析一处非钙化冠脉斑块。依据斑块脂质成分比例分为脂质斑块组(23例)和纤维斑块组(18例)。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后斑块脂质比例、血管重构系数、最小管腔直径、斑块长度和斑块体积。结果脂质斑块组基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纤维斑块组( P<0.05)。脂质斑块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较基线有明显下降(P<0.01),脂质斑块组治疗后斑块脂质比例较基线减少6.56%(P<0.01),血管重构系数较基线下降了6.53%( P<0.05)。纤维斑块组超敏C反应蛋白、斑块脂质比例和血管重构系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脂质斑块组在影像学上显示了他汀稳定斑块性质的效应,说明他汀对不同类型斑块的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研究分析其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检测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动脉血气及肺通气功能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95.08%(58/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7%(45/61),差异有显著性(χ2=10.536,P=0.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p H、Pa O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而Pa 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RR、HR均显著降低,而BP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的动脉血气参数、肺功能指标、RR、HR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结论 NIPPV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并发症轻微,能够明显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肺功能,缓解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