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FTO基因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28例乳腺增生病组织和24例乳腺癌组织及1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组织中FTO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TO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FTO基因在乳腺增生组织及乳腺癌组织均有表达,而在乳腺癌表达高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组织FTO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乳腺癌组织FTO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FTO mRNA的表达量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转移组(P<0.05),而与ER,PR受体,CerbB-2基因状态及肥胖无关(均P>0.05)。 结论:FTO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新辅助化疗可以下调乳腺癌组织FTO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我国是结核病负担最高的国家之一,全球每年新增900万结核病例,我国年新增病例约130万,排在印度之后列世界第二[1].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占全部结核的3%~5%[2].在脊柱结核外科手术中,普遍都存在着病灶区清除后的骨缺损问题,如何修复骨缺损区,如何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成为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所面临的问题.现就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植骨材料选择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技术在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科收治的疑似脊柱结核患者91例,根据临床和细菌性诊断结果分为脊柱结核组(n=52)和对照组(n=39)。采用ELISPOT试验检测脊柱结核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观察斑点形成细胞的数量。患者同时接受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病灶病理学检查、抗酸杆菌涂片和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析不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2例脊柱结核患者中共47例接受病灶活检穿刺病理检查,其中41例病理证实为结核。ELISPOT试验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7%、87.2%、89.6%和79.1%;PPD皮肤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5%、46.2%、60.4%和47.4%;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5.8%、61.5%、65.9%和51.1%。在脊柱结核患者中,ELISPOT试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PPD皮肤试验(82.7%比61.5%,χ2=5.786,P=0.016)和血清抗结核抗体试验(82.7%比55.8%,χ2=8.847,P=0.003),与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比87.2%,χ2=0.396,P=0.529)。ELISPOT试验与病理学检查一致性较好(87.2%,κ=0.498,P=0.001)。结论以CFP10/ESAT6融合蛋白为抗原的ELISPOT法应用于脊柱结核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脊柱结核感染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射频消融(RFA)导管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方法将10头实验小型猪分为3组:A组(n=6)直接行正常门静脉RFA治疗;B组(n=2)先行门静脉球囊封堵,然后行门静脉新鲜血栓RFA治疗;C组(n=2)先建立PVTT模型,待门静脉血栓机化后行门静脉RFA治疗。术后1、3、4周作MRI检查,4周后处死动物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动物在功率5 W条件下接受RFA治疗0.6~3.6 min,MRI检查及1个月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明确异常。 B组动物RFA后MRI检查提示门静脉区损伤较A组明显,术后1、3、4周内膜MRI检查提示门静脉水肿逐渐减轻;术后1个月病理学检查证实邻近肝组织损伤严重。C组在功率7 W条件下接受RFA治疗1.5 min,术后MRI检查未见消融区明显水肿,病理学检查可见机化的血栓坏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结论采用Habib VesOpen双极RFA导管治疗PVTT,应根据PVTT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RFA功率与时间。PVTT较轻时采用大功率、短时间RFA可能较安全,PVTT较重时改用小功率、长时间RFA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6.
记述采自中国南海的3种分室科Capsalidae单殖吸虫,分别是寄生于翻车鲀Mola mola胸鳍基部的马丁分室虫Capsala martinierei Bosc, 1811,寄生于鲣Katsuwonus pelamis鳃的鲣分室虫Capsala katsuwoni(Ishii, 1936) Price, 1938及寄生于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口腔的鲭分室虫Capsala onchidiocotyle(Setti, 1899) Johnston, 1929。其中,马丁分室虫具背缘体棘,后吸器直径约为虫体长的1/3,中央附加片未见;鲣分室虫不具背缘体棘,后吸器直径约为虫体长的1/7,中央附加片1对;鲭分室虫不具背缘体棘,后吸器直径约为虫体长的1/4,中央附加片1对。这3种分室虫均为中国新记录种,标本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7.
跖痛症是指发生于跖骨头下方的前足痛,可由解剖结构异常、病理性或医源性因素诱发.目前认为,跖痛症主要由步行过程中前足集中的局部应力负荷反复作用所造成.因此,认识前足的生物力学及跖痛症类型,根据病人不同的病因及个体需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1].本组应用跖骨颈短缩截骨术治疗经保守治疗失败后的跖痛症及跖趾关节脱位共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 椎体成形术:是指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生物材料以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增加椎体稳定性的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中。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指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组织强度下降、脆性增加等病理生理因素导致的椎体出现压缩、塌陷变形的疾病。 背景: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局部后凸畸形,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的临床研究显示其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明显的优势。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支架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支架成形(vertebral body stenting system,VBS)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VBS组15例,PKP组25例,再根据术中透视手术节段是否呈后伸位,分为2亚组,VBS后伸位组7例,PKP后伸位组14例。 结果与结论:①与PKP组相比,VBS组术中注入骨水泥量较多(P < 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渗漏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②与术前相比,VBS组和PKP组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在末次随访时进一步下降(P < 0.05);③VBS组与PKP组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 < 0.05),VBS组与PKP组压缩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 < 0.05),VBS手术后压缩Cobb角低于PKP组(P < 0.05),VBS组局部Cobb角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④在亚组比较中,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体压缩cobb角、局部Cobb角)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 > 0.05);⑤结果表明,VBS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VBS在注入更多的骨水泥的同时,对局部后凸畸形能起到更好的纠正作用;通过术中体位的摆放,使手术节段处于后伸位,能减少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 ORCID: 0000-0002-7618-7188(马延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下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于2010-08-2013-08对18例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介入栓塞材料包括微弹簧圈、聚醋酸乙烯( PVA)颗粒和明胶海绵碎粒。术后观察有无血便,每日进行便常规以及大便隐血试验检查,动态监测血红蛋白变化。所有患者共行选择性动脉造影29次,超选择性动脉栓塞18次。结果超选择性动脉栓塞中,单纯弹簧圈栓塞15例,联用弹簧圈和明胶海绵碎粒3例,均未再复发出血,无肠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下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栓塞材料的选择和栓塞范围。  相似文献   
10.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有其深远意义。笔者仅就SLN示踪定位的方法和注射部位、SLN的诊断方法、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假阴性率及其原因和对策等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