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步提取山楂中总黄酮和熊果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万运  殷殿书  蒋建兰  元英进 《中草药》2005,36(10):1499-1502
山楂为药食两用中药,广泛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高血脂、冠心病等症。主要含黄酮类和三萜类等有效成分,熊果酸是山楂三萜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所含黄酮类有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作用[1],熊果酸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小鼠胆固醇、调节血脂的作用[2]。目前工业提取过程仅提取总黄酮而不考虑熊果酸,造成资源浪费,文献也只考虑总黄酮或熊果酸的提取,而没有把两种有效成分综合考察[3,4]。本实验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超声提取,以干粉得率、总黄酮和熊果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确立一步提取,同时提高山楂提取物中降脂成分总黄酮和熊果酸的量,为山楂单方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透明质酸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透明质酸冻干制剂,并考察冻干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乳匀-冻干法制备冻干制剂;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粒子形态;建立冻干制剂及其在血浆中紫杉醇的HPLC分析方法;以紫杉醇注射剂为对照,测定冻干制剂10mg/kgiv给药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在冻干制剂中,紫杉醇以球形包覆于透明质酸基质中;在溶液中,分散成平均粒径为80nm的包覆微球;大鼠iv冻干制剂和紫杉醇注射剂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AUC分别为(37.68±6.36μg·h/mL和(27.54±5.88)μg·h/mL;CL分别为(0.26±0.04)h-1和(0.38±0.07)h-1。结论透明质酸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透明质酸冻干制剂的制备和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透明质酸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透明质酸冻干制剂,并考察冻干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乳匀-冻干法制备冻干制剂;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粒子形态;建立冻干制剂及其在血浆中紫杉醇的HPLC分析方法;以紫杉醇注射剂为对照,测定冻干制剂10mg/kgiv给药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在冻干制剂中,紫杉醇以球形包覆于透明质酸基质中;在溶液中,分散成平均粒径为80nm的包覆微球;大鼠iv冻干制剂和紫杉醇注射剂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其药动学参数AUC分别为(37.68±6.36μg·h/mL和(27.54±5.88)μg·h/mL;CL分别为(0.26±0.04)h-1和(0.38±0.07)h-1。结论透明质酸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抗癌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4.
山楂为药食两用中药,广泛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高血脂、冠心病等症。主要含黄酮类和三萜类等有效成分,熊果酸是山楂三萜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所含黄酮类有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血脂的作用[1],熊果酸能明显降低高血脂小鼠胆固醇、调节血脂的作用[2]。目前工业提取过程仅提取总黄酮而不考虑熊果酸,造成资源浪费,文献也只考虑总黄酮或熊果酸的提取,而没有把两种有效成分综合考察[3,4]。本实验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超声提取,以干粉得率、总黄酮和熊果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确立一步提取,同时提高山楂提取物中降脂成分总黄酮和熊果酸的量,为山楂单方或…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透明质酸注射用冻干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开发一种紫杉醇透明质酸的新型高效低毒注射剂。方法 对新型制剂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考察,制备了新的注射用固体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内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 以透明质酸为基质的紫杉醇新制剂稳定性良好;对荷U14宫颈癌和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率、小鼠存活期、体重均优于原制剂。结论 以透明质酸为基质的紫杉醇新制剂可以降低原制剂的毒性,提高紫杉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微针作为一种微创的递送技术,受到科研及医务人员广泛关注。目前医院对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主要集中在对血样、尿液、粪便等的分析,但当前的方法存在干扰因素多、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检测步骤繁琐等问题。微针能够提取体液,或递送诊断试剂,同时与生物传感器集成的微针系统可以实现对生物标志物的实时监测。与传统的诊断方式相比,基于微针的检测设备具有无痛、微创、采样和检测一体化等优点。基于微针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目前涉及包括癌症、传染病、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在改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因此,该文总结了微针在生物标志物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微针在疾病诊断和监测领域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