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角膜厚度低于400μm的圆锥角膜患者行核黄素诱导的长波紫外线角膜交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角膜厚度低于400μm的圆锥角膜患者14例18眼,表面麻醉下去除上皮,点低渗核黄素溶液使角膜基质水肿厚度达到400μm以上,行角膜交联术,术后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前、术后记录观察最佳矫正视力、角膜顶点K值、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晶体等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于1周内愈合,14眼于5 d内愈合;角膜Haze于2~6周内消退;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4.76±0.61,术后3个月为4.83±0.46,6个月为4.84±0.51;角膜顶点K值:术前为(56.29±7.33)D,3个月为(52.42±5.76)D,6个月为(48.12±6.6)D;角膜厚度:治疗前为(318±33)μm,水肿后为(447±18)μm,3个月为(381±72)μm,6个月为(354±35)μm;角膜内皮密度:术前为(3 069±202)/mm2,术后3个月为(2 910±213)/mm2,6个月为(2 935±215)/mm2;未见晶体、视网膜并发症。结论采用低渗核黄素法行角膜交联术治疗晚期薄角膜圆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40眼),用前房注射卡波姆法制成兔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建模后每只兔随机取一眼为实验组(20只,20眼),分别于建模中及建模后1、2、3周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另一眼为对照组(20只,20眼),分别于相同时间玻璃体腔内注射等体积的PBS。术后每日固定时间测量眼压,分别于建模中及建模后1、2、3及4周采用国际标准法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观察b波和Ops波振幅的改变。结果建模后各时期对照组和实验组眼压较建模前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建模后1周对照组b波和Ops波与建模前比较出现振幅下降(P均〈0.05),且随高眼压持续的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降低。与建模前比较,实验组2周时Ops波振幅、3周时b波振幅开始下降(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波振幅在建模后2周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而Ops波振幅在建模后1周就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高眼压导致视网膜功能下降,出现b波和Ops波振幅降低。bF—GF可延缓b波和Ops波振幅降低,对视网膜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及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b FGF、IGF-1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Qm、Vm、Rv、DR)及bFGF、IGF-1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及b FGF、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ACI患者血清bFGF、IGF-1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各屈光成分值与性别、屈光度、年龄的关系。方法:3~12岁近视儿童79例140眼经门诊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 IOL Master)测量其眼轴长度(AL)、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ACD),计算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 近视儿童的屈光度值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P=0.59)。女性的眼轴长度明显短于男性(t=-3.00,P=0.003),角膜屈光力大于男性(K1:t=2.10, P=0.04;K2:t=2.69,P=0.008),前房深度小于男性(t=-3.78,P=0.00);② 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488),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K1:r=-0.262;K2:r=-0.277);③ 年龄与眼轴长度(r=0.173)、前房深度(r=0.233)呈正相关;④ 本研究近视儿童的AL/CR值为3.087±0.11,近视屈光度与AL/CR比值呈负相关(r=-0.732)。结论:在静态屈光状态下,近视儿童的屈光成分存在性别差异。儿童近视是眼轴和角膜屈光力两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增加,角膜屈光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从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在干眼症治疗中研究概况。采用辨证与辨病结合,局部和整体并重,提高干眼症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男性,45岁,因"反应迟钝伴恶心呕吐8 h"于2011年12月12日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10次/min,呼吸频率16次/min,血压120/70 mm Hg。神志清晰,反应差,记忆力、定向力、理解力欠完整,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稍迟钝;心肺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未见明显减退,肌张力、腱反射正常,感觉正常,共济检查不能配合,病理征未引出。由于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LASIK与透明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远视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远视屈光性手术后12月以上病人,分为2组:A组:行LASIK矫正远视者110例211只眼,年龄(51.1±8.8)岁,术前等效球镜为(+2.70±1.4)D,预计矫正(+3.20±1.4)D.采用尼德克Ec-5000常规切削.B组:透明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53例100只眼,平均(54.4±6.5)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为(+3.86±1.9)D,预计矫正(+4.27±2.0)D.采用最陡峭方向2~3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均无并发症.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状态、并发症等.结果 A组平均年龄较B组小(P<0.05);B组术前屈光度、预计矫正屈光度均比A组高(P<0.05).A、B两组分别随访(25.49±9.6)月和(24.10±12)月,无差异(P>0.05).A、B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达到20140的分别为93.8%(198只眼)和94%(94只眼);达20/20分别为69.7%(147只眼)和65%(65只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屈光度与目标屈光度误差分别为0.74D和0.17D,A组高于B组(P<0.05);术后A组48只眼发生干眼症等并发症,B组有28只眼后囊轻度混浊等.结论 两种手术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好,相比较,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预测性及稳定性优于LASIK.  相似文献   
8.
徐文文  刘春英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5):144-147,220
目的研究沙参麦冬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DDP)对肺癌细胞A549增长的影响,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制备沙参麦冬汤含药血清,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先给与浓度为3、6、12、24、48μg/mL化疗药物顺铂单独作用12、24、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筛选适用浓度及作用时间。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沙参麦冬汤含药血清组、联合组(沙参麦冬汤含药血清联合顺铂),分别采用相应药物进行相应处理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不同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Smad7和TGF-β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对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随顺铂浓度的增高和时间的推移,细胞抑制率不断增长,明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P0.05);选定6μg/mL顺铂和10%中剂量沙参麦冬汤含药血清作用48 h;②与沙参麦冬含药血清组和顺铂组单独用药相比较,联合组明显优于二者,抑制率显著提高(P0.05);③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沙参麦冬汤含药血清组和顺铂组Smad7蛋白表达升高(P0.05),联合组蛋白表达升高最为显著(P0.05),TGF-β1蛋白表达趋势与之相反,联合组表达最高单独用药组次之,空白血清组表达最低(P0.05)。结论沙参麦冬含药血清和顺铂联合用药明显促进A549细胞的凋亡,优于单独用药,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mad7蛋白表达,下调TGF-β1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熏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熏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元损伤指标及炎性因子。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较治疗前升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正五聚蛋白3 (PTX3)、白细胞介素-10 (IL-10)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熏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连续入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随访发病后3个月时的应用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8例患者住院期间有67.9%(250/368)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在高危、极高危Ⅱ及极高危I的指南符合率分别为28.1%(18/64)、44.1%(30/68)和72.3%(136/18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颈动脉易损斑块(OR=5.308,P=0.000)及糖尿病病史相关(OR=1.789,P=0.032)。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总体应用率为22.6%(82/363),出院医嘱规范者用药依从性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指南存在差距,标准出院医嘱能够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