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21对增生性瘢痕中PTEN表达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为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分别用qPCR和Westernblot检测增生性瘢痕(HTS)组织和细胞中miR-21及PTEN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21与PTEN的调控关系;Westernblot检测miR-21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中PTEN蛋白表达影响;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结果:HTS组织中miR-21高表达,PTEN低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Westernblot证实了miR-21对PTEN的靶向调控作用;下调miR-21可增加PTEN的表达,从而可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抑制HSF细胞增殖。结论:本研究证实了miR-21具有诊断和治疗HTS的潜能,并为临床提供可能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伪士的宁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法比较在31.25μmol/L、62.50μmol/L、125μmol/L、250μmol/L、500μmol/L、1000μmol/L共6个浓度的伪士的宁培养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显微镜细胞观察法检测细胞生长状态;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0μmol/L伪士的宁对HT-2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伪士的宁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1000μmol/L培养72小时作用最显著,抑制率为97.47%;随着伪士的宁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增大,HT-29细胞密度逐渐变小,局部可见固缩细胞或死亡细胞。伪士的宁(250μmol/L)作用于HT-29细胞后,与空白组相比,G1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加,S期细胞数量不变,G2期细胞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伪士的宁可诱使HT-29细胞在G1期发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结论伪士的宁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关系,其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温阳解郁颗粒(Wenyang Jieyu granule,WYJY)对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诱导损伤型小鼠海马神经细胞(TH22 cell)的保护作用,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酪氨酸激酶B(Tyrosine kinase B, TrkB)/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 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信号通路探讨WYJY保护海马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构建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皮质酮诱导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的WYJY和氟西汀(Fluoxetine,FXT)含药血清作用于模型细胞,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ell Counting Kit-8, CCK-8)法分析细胞活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给药前后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法检测神经细胞内凋亡因子(BCL2-Associated X, Bax)、抗凋亡因子(B-cell lymphoma-2, Bcl-2)、BDNF、Trkb、ERK以及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hospho-p90RSK, RS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浓度为459.5 μmol·L-1的CORT作用24 h后,HT22细胞的活性抑制率达到50%,在此条件作用下细胞形态结构损伤明显,凋亡程度严重,细胞上清中BDNF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细胞内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BDNF、Trkb、ERK、RSK、CREB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以5%的浓度为2.85 g·kg-1的WYJY和10%的FXT含药血清作用于受损的HT22细胞后,HT22细胞存活率明显提升(P<0.01),细胞结构的损伤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程度减轻,细胞外BDN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Bax/Bcl-2比值显著下调(P<0.01),BDNF、Trkb、ERK、RSK、CREB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升(P<0.05,P<0.01)。结论 温阳解郁颗粒可有效保护高浓度CORT造成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调控BDNF/Trkb/ERK通路,放大CREB信号传导,影响Bcl-2、BDNF水平,可能是其保护海马神经元,发挥抗抑郁疗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信息动态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是一种葡萄糖脑苷脂酶(GBA)缺乏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异常包括外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2]以及骨质损害、神经系统异常.此病可发生于从幼儿到老年的任何年龄,症状从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到脾大或缺血性坏死[3].最常见的表现是症状性脾肿大或血小板减少症,因此患者常以血液系统疾病就诊.本文介绍两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由于出现不同感染去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和脾肿大,进一步骨穿发现戈谢细胞而确诊为GD.因此加强GD细胞形态学认识对防止GD漏诊和误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睡眠及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升,作为基本需要之一,睡眠在现代健康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施各种亚健康状态的出现都与睡眠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失眠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失眠会导致白天思维、情绪、注意力和记忆等都处于负面状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医院治疗失眠普遍采用西药,继而发现的药物依赖也使得受众对西药治疗失眠有着一定的疑虑,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异军突起。中医治疗失眠中尤以推拿受人推崇,推拿方法的针对性、科学性、方便性对失眠的缓解、治愈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氧维生素C及硫酸镁对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再灌注损伤(RI)的作用.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维生素 C组、硫酸镁组、维生素 C+硫酸镁组,静脉溶栓后冠脉再通39例.监护溶栓后6小时内每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别于溶栓前即刻,溶栓后4、8、12、16、24小时,以后每日1次测心肌酶.测定溶栓前及溶栓后2、4、12小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浆游离Ca2+,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维生素 C+硫酸镁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心肌酶峰值(CK、GOT)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维生素 C组、硫酸镁组、维生素 C+硫酸镁组溶栓后4、12小时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含量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 C+硫酸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9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采用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8月~2010年7月在我院妇科生殖助孕中心就诊的URSA患者91例采用配偶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法于孕前、孕后进行免疫治疗,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共妊娠68例(74.7%),其中足月分娩33例(36.3%),目前尚在妊娠中30例(32.9%),其中≥20周26例(28.6%),再次自然流产5例(5.49%),所出生婴儿发育正常。年龄>35岁者妊娠成功率明显低于年龄<35岁者(P<0.05)。孕前治疗3次以上者和3次以下者妊娠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后免疫治疗3次以上者比治疗3次以下者有较高的成功率(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URSA的疗效肯定,治疗后妊娠成功率高。对于年龄>35岁患者建议主动免疫联合早期保胎治疗;免疫治疗3次后即可指导妊娠,孕后至少治疗3次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是一种以外周血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肝脾肿大,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升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本病较为少见,一部分患者可合并其它血液肿瘤.最近我们发现一例CNL并发骨髓瘤(MM)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K-ras基因、BRAF基因突变在结直肠癌(CRC)不同病变中的特点,从而探索CRC基因治疗的靶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30例CRC患者肿瘤标本的K-ras基因、BRAF基因突变情况,并按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K-ras基因突变率在所有CRC患者中为36.15%(47/130),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结肠癌患者[47.62%(30/63)vs 25.37%(1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1,P0.01),直肠癌患者Gly12ASP位点的突变率显著高于结肠癌患者[46.03%(29/63)vs 26.87%(2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P0.05);在Ⅰ+Ⅱ期CRC患者中的突变率显著低于Ⅲ+Ⅳ期CRC患者[15.28%(11/72)vs 62.07%(3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9,P=0.000)。BRAF基因突变率在所有CRC患者中为6.92%(9/130),其在结肠癌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直肠癌患者[11.94%(8/67)vs 1.59%(1/63),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BRAF基因突变率在CRC患者术前血清CA199水平升高者明显高于水平正常者[11.59%(8/69)vs 1.64%(1/61),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K-ras基因突变率与具体的病理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型等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在CRC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较BRAF基因突变更为常见,且直肠癌患者较结肠癌患者更易表现为K-ras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率越高,CRC患者的TNM分期就越高;K-ras基因上Gly12ASP位点的突变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CA199水平可作为BRAF基因突变的标志性物质。K-ras和BRAF基因突变靶点的相关研究有望为CRC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符合条件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Tos改良联合入路清理病变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在该院施行Tos改良联合入路乳突开放并植入钛人工听骨行鼓室成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总结患者手术前后听力及影像学特点,观察手术前后言语频率气导听阈变化。结果以术中听骨破坏情况分组,镫骨板上结构缺失组植入全听骨赝复体(TORP)后听力改善(36.25±6.12)dB HL;砧蹬关节中段组植入部分听骨赝复体(PORP)后听力改善(13.18±3.37)dB HL。术后无钛听骨移位、感染,听力改善有效率97.06%(P0.05)。1~3个月全部干耳。结论 Tos改良联合入路鼓室成形并一期植入钛人工听骨能有效地清理中耳病变,尤其是清理后鼓室的隐匿病变,并有效提高听力,术前高分辨率CT(HRCT)发现乳突气化不良,尤其有乙状窦前移、脑板低位和面神经低位等不利于暴露的解剖变异时,可优先选择此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