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目的 探索利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膜性肾病模型的可行性,探讨模型特点,以及模型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及规律.方法 模型组隔日尾iv给予C-BSA溶液5 mg/只,持续6周;造模停止后继续观察4周.造模期第4、6周以及观察期第8、10周采集血样、尿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尿蛋白指标等,并留取相关脏器,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造模期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下降,血脂明显升高,肌酐、尿素氮变化不明显;血浆黏度明显升高,全血黏度变化不大;尿蛋白明显增加,尿量减少,尿白细胞增加;血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肾系数、脾系数明显提高,体质量明显下降;模型组动物肾脏可见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蛋白管型、肾小管扩张、再生肾小管、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球鲍曼氏囊增厚.造模结束进入观察期后,模型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各项指标均向正常值趋近.结论 成功复制了大鼠C-BSA模型,模型稳定,临床表现典型,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岩藻聚糖硫酸酯FV对大鼠的抗血栓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岩藻聚糖硫酸酯FV 20、10、5、2.5 mg/kg组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LMWHC)213 IU/kg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下腔静脉血栓模型、体外血栓模型和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中研究FV的抗血栓作用,比较血栓干湿质量并计算血栓抑制率。结果 FV 20、10、5、2.5mg/kg能够显著降低大鼠下腔静脉血栓、体外形成的血栓、动静脉旁路中血栓的干湿质量,对血栓湿质量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7.4%、94.3%、51.2%,对血栓干质量的抑制率最高可达91.8%、96.6%、64.0%,有明显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结论 FV能够抑制血栓形成,量效关系好,具有开发为抗血栓药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中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建立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分别于12、14、17、21 d龄随机抽取2组幼鼠各6只,一侧眼球测定视网膜VEGF水平,另一侧眼球进行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考察其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小鼠左眼球ADP酶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12 d龄小鼠血管迂曲、扩张、变形,随时间延长血管变形加重,17 d时最严重,且视乳头周围出现大片无灌注区,视网膜周边可见大量新生血管生成,到21 d时模型开始恢复。视网膜VEGF测定结果显示,12 d龄模型小鼠VEGF开始升高,17 d达峰值,以后下降。结论 视网膜VEGF变化和视网膜血管形态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17 d时新生血管形成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小鼠灌胃给药,研究TY501对小鼠中枢免疫器官的影响;对外周血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各亚型淋巴细胞的比例和数量影响。方法选用50只ICR小鼠,设对照组、阳性对照泼尼松龙组、TY501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动物饮用水,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0 mg/kg每日1次,持续给药21 d,末次给药24 h后分别进行外周血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各亚型淋巴细胞的比例测定;胸腺和脾脏脏器指数测定。结果泼尼松龙灌胃给药可导致动物体重显著降低,胸腺、脾脏萎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量降低等一系列对免疫系统的毒性反应;TY501灌胃给药对动物中枢免疫器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及亚型未产生明显影响。结论TY501对小鼠免疫系统未发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10日龄健康SD大鼠重复ig给予疏风解毒胶囊(SFJD)后所产生的毒性反应,为SFJD的婴幼儿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取10日龄健康SD大鼠30只,分为SFJD组(4 g/kg)和对照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每天观察动物的死亡率及一般体征,每周2次监测动物体质量变化,观察门齿萌出、张耳、睁眼和腹部出毛的发生时间,考察幼鼠的自主活动及学习记忆能力;在给药结束时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检测及血清睾酮、雌二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测定,分析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进行系统尸检、脏器质量及系数检查,测定幼鼠麻醉状态下的体长和尾长。结果给药后幼鼠出现稀便及药物颜色相关的橙色尿液;体质量增长前期减缓,后期改善;尿密度略增加;脾脏质量及肝脏、脾脏、肾脏的脏体系数与脏脑系数增加;有2只幼鼠红细胞计数(RBC)和网织红细胞数(Re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4 g/kg的SFJD ig给药后,幼鼠耐受性较好,临床大剂量长期应用时需关注可能出现的稀便及RBC、Ret降低等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分子阿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血丸3.00 g/kg组和小分子阿胶3.00、1.50、0.75 g/kg组,ig给药14 d,ip环磷酰胺或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低下模型,用鸡红细胞诱导小鼠溶血素,测定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观察小分子阿胶对体液免疫的影响;采用二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检测小鼠耳廓肿胀度,观察小分子阿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观察小分子阿胶对小鼠淋巴细胞分型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小分子阿胶3.00、1.50、0.75 g/kg显著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1);3.00、1.50 g/kg显著提高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0.05);3.00 g/kg显著提高小鼠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和迟发超敏性T细胞(CD3+CD4+)占淋巴细胞的比例(P<0.01)。结论 小分子阿胶能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癀片抗炎镇痛作用机制,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寻找其作用的蛋白靶点。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2 mg/kg)组以及新癀片23.8、47.5、95.0 mg/kg组。给药组均ig给药10 m L/kg,对照组及模型组ig给予同体积去离子水。1次/d,连续3 d。于末次给药后30 min,除对照组外,在大鼠右后足垫部sc 1%角叉菜胶0.05 m L/只致炎。在致炎前和致炎后1、2 h,记录大鼠抬足潜伏期。剖杀大鼠取肝脏,肝组织蛋白经提取、双向电泳、染色和图谱分析,确定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蛋白质质谱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癀片23.8、47.5、95 mg/kg组差异表达蛋白个数依次为67、71、94,其中上调个数为10、11、33,下调个数为57、60、61;新癀片95 mg/kg组与吲哚美辛(2 mg/kg)组比较,差异表达蛋白89个,其中上调27个,下调62个。共鉴定出11个差异蛋白质。与模型组比较,新癀片组均可以抑制Shank3、ANXA5、TPI、PSMA2表达,增强PAH、LZTS1表达。结论新癀片可调节的蛋白明显增多,能够抑制多种相关炎症因子和肿瘤因子,增强抗炎因子及抑癌因子的表达,为新癀片"增效"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小鼠腹水瘤模型,研究其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小鼠癌性腹水模型的特征。方法 制备小鼠肝癌(H22)、骨肉瘤(S180)腹水瘤模型,观察腹水生长及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饮水量、自主活动等一般状态;待腹水生长至第12天,眼眶采血、抽取腹水,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腹水常规、生化及电解质检查;取少量腹水涂片后瑞氏染色镜检;使用试剂盒测定血清及腹水中乳酸(LD)水平。结果 小鼠腹水形成率为100%,腹部逐渐膨胀明显,活动变得迟缓,毛发不荣,进食及饮水量均减少;与对照组比较,H22和S180组小鼠于腹水接种第4天起体质量显著升高(P<0.01);血中白细胞(WBC)数量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RBC)、血小板(HGB)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腹水中少见血象细胞;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LD水平显著升高,肌酐(CREA)、白蛋白(ALB)、血糖(GLU)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电解质紊乱。结论 H22、S180小鼠腹水瘤模型多种检测指标异常,且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具有典型的恶性腹水特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学者借助现代实验手段进行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实验研究,复制出各种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动物病理模型,并以中药干预治疗,其中对与慢性肾炎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最为集中,就该病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方向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流式细胞术基于外周血样本预处理抗体量、样本放置时间、样本固定与否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 采集3只正常大鼠EDTA抗凝全血进行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随机定义为样本A,B,C,各样本分为4份,分别用于检测各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5RA+,CD3+CD4+,CD3+CD8+的含量,每份样本抗体上样量都以标示量1μg的1/4,1/2,1,2倍孵育并标记。根据试验结果,1/4倍抗体完全满足检测所需,又采集3只正常大鼠血液样本,随机定义为样本D,E,F,处理同样本A,B,C,每份样本抗体上样量都以标示量1μg的1/4,1/8倍孵育并标记。将1/4抗体标示量处理好的样本D,E,F,即刻上机检测(固定前),之后将样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分别于固定后15 min, 24 h上机检测;另一部分2~8℃避光保存,分别保存0.5,1.5,3 h后上机检测。结果 (1)各样本淋巴细胞数处于47万~100万。样本A,B,C抗体使用量降至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