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汽车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病情况,探讨其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1家汽车整车及1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共8356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NMQ)调查WMSDs患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WMSDs影响因素,并对危险因素接触情况进行调査分析。结果研究对象WMSDs年患病率为44.6%,其中颈部WMSDs患病率为25.4%(2126/8356),以发动机生产及总装岗位作业工人的颈部WMSDs较高,年患病率分别为30.6%、2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部WMSDs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工龄、以不舒服的姿势工作、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涉及到寒冷凉风或气温变化、经常加班、腰背部经常重复同一动作、颈部前倾或后仰、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调查发现,84.9%的研究对象每天从事同样的工作,总装岗位最高(89.0%);83.5%的作业工人经常加班;81.6%的作业工人工作中颈部前倾或后仰,以发动机生产岗位最为突出(87.5%)。结论汽车制造作业人员WMSDs患病率较高,尤以颈部最为常见,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工作姿势及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发动机生产及总装岗位是颈部WMSDs的重点风险岗位,应开展有效的工效学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两种风险评估方法对粉尘工作岗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探讨其适用性。
  方法  分别选取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某家具制造企业和某煤码头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的典型岗位为研究对象,开展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典型岗位粉尘浓度检测,应用国内《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GBZ/T 298—2017)中推荐的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定量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法(ICMM定量法)分别对各企业粉尘岗位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两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半定量综合指数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二氧化碳焊岗位电焊烟尘、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清扫、装船岗位煤尘为低风险,汽车制造企业电阻焊岗位为中等风险,家具制造企业开料、铣边、开孔、水磨、加工岗位矽尘为高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汽车制造企业焊接岗位电焊烟尘为潜在风险,煤码头卸船、输送带巡检、堆料、装船岗位煤尘为非常高风险,家具制造企业5个岗位及煤码头清扫岗位为不可容忍风险;ICMM定量法所得评估结果大部分高于半定量综合指数法。
  结论  两种评估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粉尘的职业健康风险。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更为严格;半定量综合指数法综合考虑了粉尘的健康效应、接触情况及防护措施,对粉尘所得的职业健康风险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火力发电厂职业病危害状况, 为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对原辅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分析, 描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 通过现场调查及三家火力发电厂的检测数据分析, 确定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因素。
结果 燃煤发电厂存在着粉尘、噪声、高温、化学毒物(氨、氮氧化物、氟化物、硫酸、氢氧化钠等)、工频电磁场等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结果显示三家电厂除灰除渣系统、锅炉系统, 以及运煤、制粉系统粉尘存在超标情况, 各工序噪声也均有超标情况; 两家电厂工频电场存在超标情况。
结论 燃煤发电厂关键控制因素为噪声、煤尘、矽尘、工频电场、氨、硫化氢。通过对关键控制因素的重点控制, 需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病防护,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收集2022年广州市白云区58家重点企业调查问卷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监测结果,分析该地区重点行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白云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中以噪声接害率最高(34.88%)、合格率最低(43.68%),测量个体8 h和工作场所40 h等效声级分别为(84.17±5.53)、(88.76±5.95)dB(A),合格率均最低(57.80%、29.71%)。企业基本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但有效防护率和佩戴率均较低。提示该地区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及有效佩戴、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及维护、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项目原辅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工程分析,识别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检测数据分析显示,污泥干化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高温、硫化氢、氨、工频电磁场等。对于关键控制因素噪声、粉尘、高温、硫化氢、氨,应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改良版)》对广州市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名医务人员的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WMSDs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依次是颈部(393%)、肩部(324%)、下背部(200%)和上背部(172%);下背和手部WMSDs发生率医生最高,肘和下肢(腿、膝和踝部) WMSDs发生率以护士最高。颈部WMSDs危险因素是经常加班(OR=307),下背部WMSDs危险因素是背部弯曲(OR=1215)和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1437)。工作姿势舒适(OR=037)为肩部保护因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WMSDs不容忽视,不同岗位医务人员WMSDs发生部位略有差异。可通过合理安排加班、保持工作姿势舒适、减少长时间弯腰和避免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WMS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加坡化学毒物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MOM)模型和MES模型在制鞋企业化学毒物的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评估中的适用性。方法 以广州市某中型制鞋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危害因素水平,采用MOM模型和MES模型对其工作场所化学毒物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并对2种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该制鞋企业工作场所主要存在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正己烷、1,2-二氯乙烷的危害,其中针车粘内里岗位1,2-二氯乙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超标,刷胶岗位甲苯CTWA超标,鞋面清洁岗位乙酸乙酯CTWA超标。MO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刷胶岗位甲苯风险等级为高风险、1,2-二氯乙烷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针车粘内里岗位正己烷、1,2-二氯乙烷及清洁岗位乙酸乙酯、1,2-二氯乙烷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MES模型评估结果显示,针车粘内里、刷胶、清洁岗位的正己烷、1,2-二氯乙烷危险程度均为极其危险,其余化学物为高度危险。结论 MOM模型和MES模型均可简便地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和预测制鞋企业各岗位的职业健康风险,MES模型的评估结果较MOM模型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主要不良生活方式的特征,为社区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制订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整群随机抽样,采用健康调查问卷对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1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1277名被调查居民吸烟率为18.01%,饮酒率为3.29%,44.71%居民缺乏体育锻炼,43.11%无定时或无健康体检,47.14%居民每天的豆、奶制品饮用量不足;居民健康知识来源渠道主要是电视广播(37.67%),报刊书籍(25.22%),社区健康教育途径只占16.21%。结论社区居民存在较多不良生活方式,社区护士应针对本社区居民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货运码头企业作业工人噪声暴露特征, 对超标岗位进行分级, 确定噪声防控重点, 为货运码头噪声危害防控治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现场检测, 分析广州市8家货运码头企业2016年噪声检测结果, 并根据国家标准分析超标情况, 评估噪声作业级别。
结果 货运码头各岗位噪声超标率23.3%(36/153), 不同工种所接触的噪声声级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维修工及现场作业人员相对较高; 对超标岗位作业工人进行分级显示, 噪声危害大部分为Ⅰ级(34/36), 1名维修人员及1名现场作业人员噪声声级大于90 dB (A), 为Ⅱ级, 属于中度危害。
结论 货运码头噪声危害严重, 尤其是缺乏防噪设施的现场作业工人及维修作业工人, 故需采取隔声降噪等工程措施, 预防治理该行业的噪声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玩具制造工人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电子版《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修改版)》,对某玩具厂205名在岗作业工人近1年内肌肉骨骼疾患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危险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获得的184份有效问卷中,工人不同部位WMSDs年发生率179%~391%,前四位依次为肩部(391%)、颈部(375%)、手腕部(326%)和下背部(288%)。各部位不同工种之间WMSDs发生率,除下背部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办公室人员比较,搪胶工肩部和手腕部WMSDs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部位WMSDs可能的危险因素不同:肩部和颈部为颈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OR=590,527)以及过度或不合理的体育锻炼(OR=291, 351);手腕部为长时间弯曲(OR=371)、班组人员短缺(OR72)。下背部防止WMSDs可能的保护因素为工作姿势舒适(OR=0率较高,亟须根据WMSDs的职业、个体、社会心理、组织管理因素制定相关措施,降低WMSDs对工人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