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针对传统心电图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学生们普遍有“坐飞机”的感觉,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近年来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心电图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涵盖了文字、图像、形态、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心电图图库,增加学生的阅图量,使学生们有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对抽象的心电图理论知识,利用动画效果或制作成动态模式图,进行形象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像兼备,信息量大,可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如与影像学、病理解剖学以及心血管介入图像结合。通过以上三种创新方法进行心电图教学,收到了在传统教学中难以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血压负荷(BPL)与心肌缺血(MI)和室性心律失常(VA)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EH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上有无MI,分为MI组(40例)和无MI组(50例),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进行对照,观察3组的血压(BP)、血压负荷(BPL)与MI和VA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伴有MI的患者中,除白天SBP、SBPL、DBPL和24hDBPL外,其余各项BP指标明显高于无MI组(P<0.01);②伴有MI的患者24h血压呈"非杓型"变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MI的患者(P<0.01).③EH患者24小时室早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05),而EH患者中MI组室早总发生率和LownⅢ级以上室早总发生率明显高于MI组和对照组(P<0.01~0.005).结论EH是MI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伴有MI的EH患者中更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心力衰竭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心衰组69例与中年心衰组49例(各组内按心功能Ⅱ、Ⅲ级分为A、B两组),并设老年对照组(老年非心衰组)5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最低、最高、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及心率,计算昼夜节律百分率.结果 (1)老年心衰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91.30%)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及中年心衰组(分别为71.42%和63.26%,P<0.01和0.005),其中节律消失发生率(39.13%)明显高于中年心衰组(18.36%,P<0.05);节律存在(8.69%)则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及中年心衰组(分别为28.57%与36.73%,P<0.01和0.005).(2)老年心衰A、B组与中年心衰A、B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9.74%和93.33%对66.67%和53.85%,P<0.01和0.05),但老年与中年心衰患者A、B两组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与年龄增大及靶器官损害有密切关系,提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作为评价老年心衰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一项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观察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心电图的改变。因此,心电图是临床护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但是心电图理论抽象,临床实习中护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多数护生仅能死记部分心电图的特征,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图例往往无从下手。因此,为了解决心电图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我们对实习护生心电图临床实践的教学进行了改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以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重度受损为主并伴有神经与体液激素改变的严重病症.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  相似文献   
7.
在一部分二度房室阻滞的心电图中,如同时合并有逸搏或逸搏心律时,则会因逸搏的干扰而导致本应下传的P波不能下传心室,在心电图上出现连续的P波未下传,表现为酷似高度或三度房室阻滞。在出现的逸搏心律中,如果是分别起源于左右心室的双源性室性逸搏,则两种逸搏在频率相近的情形下由于融合的差异,其QRS波形态改变可出现伪正常化,继而呈现由窄逐渐增宽、酷似束支内文氏现象的规律。本文报道这样的一例病例。  相似文献   
8.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理性Q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QRS波群的初始向量背离某个心电图导联的探查电极时,可记录到Q波。根据Q波振幅的大小分别用大写的"Q"和小写的"q"来表示。正常Q波的标准是:振幅低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限<30ms。病理性Q波或异常Q波是指:心电图某些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致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MI)时伴室性心动过速的19例病人(I组)与无室速的46例病人(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组每天MI总阵次和总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I组全程持续性MI高于Ⅱ组(P〈0.05);I组中伴室速发作的MI持续时间、最大ST段压低幅度高于无室速的MI(P均〈0.01);I组心室晚电位阳性及3级以上室早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Ⅱ组(P均〈0.01)。提示冠心病患者MI  相似文献   
10.
局灶性梗死周围阻滞与复杂室性早搏的关系罗昭林钟杭美何作云宋永康梗死周围阻滞在心肌梗死(MI)时并不少见,对这些患者作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发现其复杂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很高,本文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所选48例接受过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