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高血糖可导致肾脏微脉管系统的中断,渐进性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管间质,也可以诱发血小板(platelet,PLT)的高凝状态。PLT通过改变形态、功能以及活化状态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血管并发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该文对PLT与DM及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离体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10~(-8)、10~(-6)、10~(-4)mol/L)干预SD大鼠离体成骨细胞,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核及线粒体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 10~(-8)、10~(-6)、10~(-4)mol/L地塞米松干预24 h后,DAPI染色发现,10~(-8)mol/L地塞米松组的成骨细胞很少发生凋亡,10~(-6)mol/L和10~(-4)mol/L地塞米松组的成骨细胞凋亡明显,地塞米松的浓度越高,核固缩、核裂解等凋亡现象越明显;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随着地塞米松浓度增加,细胞核固缩明显,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化现象增多;成骨细胞的凋亡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8)mol/L地塞米松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升高(P0.05),10~(-6) mol/L和10~(-4)mol/L地塞米松组的成骨细胞凋亡率分别较空白对照组增加7.240%和31.173%(P0.05);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逐渐减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10~(-8)mol/L地塞米松组细胞膜电位下降不明显(P0.05),10~(-6) mol/L和10~(-4)mol/L地塞米松组膜电位下降分别较空白对照组降低6.814%和17.846%(P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存在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对胰腺组织中Ⅲ型腺苷酸环化酶(AC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95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85只),喂养14周,建成肥胖大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大鼠(10只)组成肥胖组,取胰腺组织以观察对照组与肥胖组AC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肥胖组胰腺组织AC3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雄性大鼠AC3 B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雌性大鼠(P<0.05).结论:肥胖影响胰腺AC3基因的表达;胰腺组织AC3 mRNA的表达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动物模型。方法:3.5月龄Sprague 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予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mg/kg,每周2次,连续9周;对照组予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每周测一次体重。于9周结束时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XA)测定大鼠活体整体骨密度和离体股骨的骨密度;股骨切片镜下观察骨小梁变化。结果:①模型组死亡率(40%)较对照组(10%)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雌性大鼠死亡为2/10,雄性大鼠死亡为6/10,雌雄死亡率之比为1∶3。②大鼠活体整体骨密度和离体股骨的骨密度变化一致,模型组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股骨切片显微镜下观察见骨小梁变细、稀疏、断裂、排列紊乱。结论: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5mg/kg,每周2次,共9周,可成功建立GIOP大鼠模型,测定活体整体和离体股骨的骨密度可用于评价GIOP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不同病变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Ki-6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9例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病变(腺癌14例、腺瘤26例、皮质增生9例)患者FHIT、Ki-67及PCNA的表达.结果 FHIT在肾上腺皮质增生表达最高,腺瘤次之,腺癌最低(分别为100.00%、96.15%、42.86%);Ki-67与PCNA在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表达最高,腺瘤次之,皮质增生最低(分别为85.71%、7.69%、0和100.00%、96.15%、77.78%).FHIT、Ki-67及PCNA在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病变中的表达两两相关,其中FHIT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r=-0.718,P=0.00),FHIT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r=-0.449,P=0.001),Ki-67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0.387,P=0.006).联合检测FHIT、Ki67及PCNA结果显示,腺癌表现为FHIT阴性或弱阳性、Ki-67强阳性、PCNA强阳性;腺瘤表现为FHIT阳性、Ki-67阳性、PCNA阳性;皮质增生表现为FHIT强阳性、Ki-67阴性、PCNA阴性.结论 联合检测FHIT、Ki-67及PCNA对肾上腺皮质腺癌、腺瘤及增生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刺激蛋白1(Sp1)和原癌基因转录因子(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与胰岛β细胞瘤的关系,为临床鉴别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TERT、Sp1、c-myc在27例良性、16例恶性胰岛β细胞瘤和20例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中的表达,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TERT、Sp1、c-myc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75.0%、87.5%,在良性胰岛β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29.6%、14.8%,在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中没有表达。hTERT、Sp1和c-myc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胰岛β细胞瘤和正常胰岛β细胞组织;hTERT与Sp1、c-myc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992、0.893,P均<0.01)。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在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hTERT、Sp1和c-myc的表达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胰岛β细胞瘤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3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As情况分为无As组70例(A组),亚临床As组145例(B组),临床As组118例(C组),比较3组年龄、病程、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转氨酶、尿酸、尿微量白蛋白(Alb)等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T2DM患者亚临床A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组患者年龄依次增大,B组及C组病程、收缩压、Alb对数均高于A组,B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A组,ALT、ALT/AST低于A组,C组TG/HDL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是亚临床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病程是T2DM患者发生亚临床As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对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功能和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胰岛原代分离培养,分为6组,培养1d:NC1组(5.6mmol/L葡萄糖)、FFA1组(0.25mmol/L)、FFA2组(0.5mmol/L);培养3d:NC2组(5.6mmol/L葡萄糖)、FFA3组(0.25mmol/L)、FFA4组(0.5mmol/L);每组6个样本,每个样本20个胰岛。采用RT—PCR扩增胰岛素、PDX-1、Bax、Caspase-3基因mRNA表达,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率,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结果:①FFA1、FFA2组Insulin、PDX-1基因表达量、胰岛素分泌较NC1组明显下降,FFA1、FFA2组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及胰岛细胞凋亡率较NC1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FA3、FFA4组Insulin、PDX-1基因表达量、胰岛素分泌较NC2组明显下降,FFA3、FFA4组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量及胰岛细胞凋亡率较NC2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脂肪酸抑制体外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其可能机制是FFA抑制胰岛素基因、PDX-1基因的合成,刺激胰岛细胞凋亡基因Bax、Caspase-3表达,并导致胰岛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不同剂量及不同作用时间对大鼠骨量、成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12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对照组(生理盐水)、小剂量组(地塞米松1 mg/kg)、中剂量组(地塞米松2.5 mg/kg)、高剂量组(地塞米松5 mg/kg),每组30只,2次/周肌内注射,分别干预4 w、9 w、12 w。给药前及干预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大鼠全身骨密度(BMD),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蛋白表达。从新生SD大鼠颅骨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5×10-8mol/L Dex组、5×10-7mol/L Dex组、5×10-6mol/L Dex组、5×10-5mol/L Dex组,分别培养12h、24 h、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采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ALP mRNA、I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 (1)干预4 w,不同剂量Dex组大鼠的骨密度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9 w,不同剂量Dex组大鼠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小剂量组(P0.05);干预12 w,不同剂量Dex组大鼠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大鼠的骨密度逐渐降低。(2)干预4 w,ALP、I型胶原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干预9w,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大鼠骨组织I型胶原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剂量组大鼠骨组织ALP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2 w,大鼠骨组织ALP、I型胶原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Dex剂量的增加,大鼠骨组织ALP及I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降低。(3)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干预12 h,5×10-6mol/L Dex和5×10-5mol/L Dex均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5),5×10-5mol/L Dex组成骨细胞的ALP、I型胶原mRNA表达减少(P0.05);干预24 h及48 h,不同浓度Dex均明显抑制成骨细胞增殖(P0.05),ALP、I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及骨形成,导致SD大鼠骨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