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ecursor cells, EPCs)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和EPCs,取第3代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培养,培养过EPCs的无血清及因子的培养基(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conditioned medium, EPCs-CM)、无血清的α-最低必需培养基(alpha minimal essential medium, α-MEM)分别与肝细胞转化培养基按1∶1比例配置,作为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正常α-MEM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在培养3、5、7、9 d时应用免疫荧光检测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清蛋白(albumin, ALB)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MSCs形态无明显变化;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细胞均出现肝样细胞形态。空白对照组未见AFP、ALB表达,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在3、5、7、9 d AFP、ALB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实验组比模型对照组AFP、ALB水平增高明显。结论:EPCs在MSCs向肝样细胞转化中可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DCD5)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晚期 NSCLC 患者40例作为肺癌组,体检健康者20例为正常组。肺癌组给予铂类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化疗,治疗周期为21 d,治疗2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估,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ELISA 法分别检测肺癌组化疗前后及正常组血清中 PDCD5蛋白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疗效、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正常组血清中 PDCD5蛋白的水平高于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前 PDCD5蛋白的水平有效组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后 PDCD5蛋白的水平有效组显著高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有效组化疗后 PDCD5蛋白的水平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化疗后 PDCD5蛋白的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癌组血清中 PDCD5蛋白的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 <0.05),与患者是否吸烟、性别、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晚期 NSCLC 患者血清中 PDCD5蛋白的水平有望成为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也可能为晚期 NSCLC 患者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8年6月1日之前,对PubMed,Ema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CBM,万方和CNKI的数据库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搜索产生了271篇独立文献,其中6篇文章符合预定的入选标准.随后通过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确定优势比(HR)和95%CI使用Revman软件(版本5.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使用二甲双胍的混合HR反映了0.76总生存率(95%CI:0.66~0.89)和0.68无疾病进展生存率(95%CI:0.49~0.94).结论 从Meta分析中获得的数据表明:二甲双胍联合化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首次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CEA表达水平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1-21-2014-06-30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后首次复发并口服EGFR-TKI药物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103例,ADx-ARMS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 29种突变,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分析血清CEA表达水平和EGFR基因突变及EGFR-TKI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103例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中,EGFR总突变率为62.1%(64/103)。女性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χ2=6.695,P=0.010。腺癌突变率高于鳞癌,χ2=4.615,P=0.032。非吸烟患者突变率显著高于吸烟患者,χ2=6.876,P=0.009。血清CEA≥5.0ng/mL时患者EGFR突变率显著高于<5.0ng/mL的患者,χ2=12.323,P<0.001。多变量Logistic分析发现,首次复发时血清CEA表达水平与EGFR基因突变正相关,P=0.001。当血清CEA<5ng/mL时,患者的疾病有效率为20.6%(7/34),疾病控制率为47.1%(16/34);血清CEA≥5ng/mL时,患者的疾病有效率为31.9%(22/69),疾病控制率为72.5%(50/69)。不同CEA水平患者经EGFR-TKI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29,P=0.026。结论血清CEA表达水平是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对难以获得组织的复发晚期NSCLC患者,其水平也可作为预测EGFR-TKI药物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混合式教学改革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各大院校开展,其教学本质是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分为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两大部分,国外也有一些类似教学理念和模式。本文参考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附属汉默史密斯医院在医学教育阶段、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经验,结合我校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的开展情况,就我校医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吲哚菁绿血浆清除率(ICGK)与21项临床常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简便快速测定吲哚菁绿(ICG)的清除量,为早期检测肝脏储备功能提供便利。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CG排泄试验的34例肝硬化患者资料并建立Epidata数据库,通过多重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ICGK与肝功能、血常规、血凝、循环、一般情况等21项临床常规指标的相关性以及以上全部常规指标与ICGK的综合线性关系。结果五类常规指标中,反映循环的指标心脏指数(CI)、血氧饱和度(SpO 2)分别和ICGK存在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表达式为ICGK=0.911+0.020CI-0.009SpO 2,其他四类指标中未发现相关关系。全部常规指标综合分析中同样发现,ICGK与CI、SpO 2存在多重线性相关(P<0.05),得到的回归方程表达式与分类分析相同。结论肝硬化患者ICGK与反映循环的指标CI、SpO 2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肝细粒棘球蚴病与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共患病状态,为进一步探讨肝细粒棘球蚴病对慢性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019年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1例肝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资料,明确肝细粒棘球蚴病与慢性HBV/HCV感染、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共患状态,进一步选取肝细粒棘球蚴病合并慢性HBV/HCV感染病例(共患病组),匹配本院单纯慢性HBV/HCV感染患者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病毒感染状态、肝硬化、肝细胞癌的疾病构成。结果 共患病组38例(9.5%),合并HBV/HCV感染后肝硬化2例(0.5%),合并HBV/HCV感染后肝细胞癌0例。共患病组的慢性HBV感染者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占81%,HBeAg阳性CHB患者占9.5%,HBeAg阴性CHB患者占9.5%;单纯慢性HBV/HCV感染组的HBV感染者中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占43%,HBeAg阳性CHB患者占33%,HBeAg阴性CHB患者占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体血痂填充联合皮肤闭合器治疗手术后小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出现小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40例(液化切口长度≤5 cm),按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各20例。 A组采用自体血痂填充联合皮肤闭合器治疗, B组采用传统换药治疗,再将A、 B两组按切口长度分为A1、 B1组(≤3 cm)和A2、B2组(>3~5 cm),各10例。比较A、B两组平均换药次数;比较A1和B1组、A2和B2组患者总有效率、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不同手术切口长度的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1周,A组患者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B组(80%)(P<0.05);A1、A2组的愈合时间均较B1、B2组短(P<0.05);A1组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较A2组短;A组平均换药次数明显少于B组。结论:使用自体血痂填充联合皮肤闭合器治疗小切口脂肪液化,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IL-6刺激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大蒜素处理胃癌细胞HGC-27;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大蒜素干预前后EMT相关标志分子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IL-6刺激后HGC-27细胞向间质细胞形态转化,细胞由聚集状态变为分散状态,多数细胞表现为类似纤维状,部分细胞呈明显的梭形;加入大蒜素培养后细胞由聚集状态变为分散状态,细胞向上皮细胞样形态转化;大蒜素干预后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升高而Vimentin的表达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大蒜素可抑制胃癌细胞发生EMT,进而可能在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变化及临床疗效,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NSCLC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化疗组(腺癌和鳞癌各15例,采用单纯化疗)和联合组(腺癌和鳞癌各15例,采用化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T-PCR)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外周血中IGF-1和mTOR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晚期NSCLC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估疗效。结果:与化疗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外周血中IGF-1和mTOR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差值均降低(t=-3.207,P=0.003;t=2.414,P=0.019;t=-3.635,P=0.001;t=-3.737,P=0.001)。在腺癌中,与化疗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外周血中IGF-1和mTOR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差值均降低(t=5.270,P<0.01;t=2.816,P=0.009;t=-2.621,P=0.019;t=4.039,P<0.01);在鳞癌中,与化疗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外周血中IGF-1和mTOR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差值均降低(t=4.164,P<0.01;t=2.670,P=0.012;t=-2.621,P<0.01;t=3.502,P=0.002)。从疾病控制率的层面,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化疗组(53.3%)(P<0.05)。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吸烟、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与2组患者疗效有关(均P<0.0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和肿瘤分化程度与化疗组患者疗效有关(均P<0.05),胸腔积液与联合组患者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吸烟和肿瘤分期是2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和淋巴结转移是化疗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分化程度和胸腔积液是联合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与化疗组比较,联合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毒性和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SCLC患者的效果较好,且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外周血中IGF-1和mTO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