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癫痫患者的dCA功能。 方法 研究纳入100例癫痫患者和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 dCA功能。采用TCD联合无创指尖血压监测法分别连续采集受试者双侧MCA脑血流速度(cerebral blood flow velocity,CBFV)和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信号。将采集的CBFV和ABP信号经 过传递函数法(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TFA)分析,得出dCA参数(相位差和增益)。 结果 癫痫患者的总体相位差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46),提示其dCA功能受损。此外,合并 发作间期慢波的患者其相位差更低(P =0.012),dCA功能受损更明显。EEG表现为局灶性放电的患者 与表现为多灶性放电的患者的相位差无显著性差异。同样,在EEG表现为单侧放电的患者中,其放电 侧大脑半球与放电对侧大脑半球的相位差也无显著性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临床 因素与dCA参数的关系,发现发作间期慢波与相位差受损独立相关(P =0.016)。 结论 癫痫患者的dCA功能受损,而痫样放电合并发作间期慢波患者dCA受损更明显。dCA功能与癫 痫患者的放电类型、放电部位无关。发作间期慢波是癫痫患者dCA功能受损的独立预测因素。 临床研究注册号 NCT02775682  相似文献   
2.
目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与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 CA)受损可能在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LS是否与d CA受损有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6例偏头痛患者,其中36例无RLS,30例有RLS。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监测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同时采用无创手指血压连续监测仪实时同步监测动脉血压。利用传递函数分析得出以下脑血流自动调节参数:增益、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和自动调节指数(autoregulation index,ARI)。结果 RLS组偏头痛患者的PD为50.6°±22.9°,明显低于无RLS组(67.2°±18.2°,P0.001)。大量分流组的PD(45.4°±22.6°)明显低于少量分流组(64.9°±17.1°,P0.01)和无RLS组(P0.001);然而,少量分流组与无RLS组的PD值差异无显著性。RLS固有分流组的PD值(48.8°±19.9°)与潜在分流组(52.6°±26.1°)差异无显著性,但都明显低于无RLS组(P0.05)。ARI结果与PD一致。结论伴有大量RLS的偏头痛患者d CA受损,这也许是联系RLS、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3.
吕珊 《吉林医学》2011,(33):7175-7176
目的:探讨如何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深静脉置管进行更加有效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20例先心病患儿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情况。结果:导管留置时间7~12 d,平均9.5 d,导管阻塞4例(3.33%),导管脱出4例(3.33%),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或感染。结论:加强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能有效地延长导管留置的时间,在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轻了因反复穿刺给先心病患儿带来的躯体及精神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内服中药、外用中药塌渍联合远红外线照射与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痰结血瘀症型甲亢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甲巯咪唑治疗,中药综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中药、外用中药塌渍,并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中药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西药对照组为57%,中药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甲亢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简便验廉,缩短疗程,减少西药用量,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取新生小鼠颅盖骨,采用胶原酶消化获得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周期分析细胞增殖能力,通过流式测定细胞表面标志来分析细胞纯度,对细胞进行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并分别予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定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Osteocalcin及成脂标志基因PPARγ?Fabp4表达情况?结果:培养出的纺锤形细胞均一性好?增殖能力强?流式测定细胞表面标志显示细胞纯度好,高表达CD29?CD44,几乎不表达CD34?CD45?诱导分化后分化率高,茜素红染色及油红O染色分别可见较多矿化结节及脂滴,荧光定量PCR显示随分化相关标志基因均明显增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新生小鼠颅盖骨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沙棘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及其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方法,应用关联分析评价模式,以有效、精准地评价沙棘药材质量。方法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HPLC-PDA)对11批沙棘药材中的酚类特征成分(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进行含量测定,建立沙棘酚类特征图谱,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峰的梳理及所属化学类型对11批沙棘药材进行质的表征,基于特征图谱中特征成分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及酚酸类(以原儿茶酸表征)、黄酮类(以水仙苷表征)的含量和峰面积分别对11批沙棘药材进行量的表征,并基于基准药材对11批沙棘药材质与量的表征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原儿茶酸、鞣花酸、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等特征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以批号7为基准药材,在沙棘酚类特征图谱中共含有18个特征峰,其中酚酸类成分特征峰3个,黄酮类成分特征峰15个,11批药材色谱图中均含有此18个特征峰。采用质量表征关联分析与评价模式,得出批号8、7、10、4、5、11、1特征成分含量总体较高,批号6、2、3、1、11与基准药材关联性最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11、8、6、7优良度居前。结论建立的沙棘酚类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构建的沙棘酚类特征图谱质量表征关联分析模式用于分析沙棘药材质量与应用有效性,可有效精准地评价沙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 1,11β?HSD1)抑制剂BVT.2733对肥胖小鼠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中代谢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分为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高脂饮食+BVT.2733处理组。采用RT?PCR检测骨骼肌、心肌、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在代谢方面,BVT.2733可促进骨骼肌和心肌的代谢指标UCP2和GLUT4的表达,同时,BVT.2733可抑制肝脏的脂质合成关键酶SREBP和FAS的表达,并可以使肾脏的葡萄糖重吸收蛋白SGLT1和SGLT2表达降低。在炎症方面,BVT.2733可显著抑制脾脏的IFN?γ、IL?13、IL?4和IL?5的表达,同时可减少骨骼肌和心肌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BVT.2733对肥胖小鼠的骨骼肌、肝脏、肾脏、心肌和脾脏的代谢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老年人肌少症和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0年7—12月选取住址在江苏南京华侨路的60岁以上老年人504例,其中,男243例(平均年龄69.3岁),女261例(平均年龄67.8岁),对其肌肉重量、肌肉力量、躯体活动机能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肌少症和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文化程度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体现为文化程度越低,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越高。在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和肌肉力量(体现在握力测试和椅立测试)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在老年女性中,认知功能和躯体活动机能(主要体现在站立平衡测试)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南京社区老人的认知功能和以肌肉力量评价的肌少症存在一定相关性,建议老年肌少症患者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减缓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检索近10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文献,对中医外治法进行系统地研究与总结,从而明确中医药外治法的疗效及应用地位,并进一步明确消瘿中药塌渍疗法在中医外治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3 d以内的单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随机分配至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缺血性卒中常规药物治疗,28例尤瑞克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应用(8±2)d。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手指血压监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调节功能进行监测。结果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半球相位差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而健侧半球的相位差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治疗前后患侧半球和健侧半球相位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可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