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前,临床上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越来越常见,骨折粉碎程度越来越复杂,对手术治疗也越来越有挑战性,对手术医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如果手术入路选择恰当,大多数髋臼骨折可以通过单纯的前方或后方入路获得满意治疗[1].但对于复杂骨盆髋臼骨折,单一切口往往达不到手术目的,此时就需要考虑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在以往的手术中,应用最多的就是传统髂腹股沟入路[2]和Kocher-Langenbeck入路(简称K-L入路)[3].随着时代的发展,改良的Stoppa入路[4]逐渐得到推广,并且应用逐渐增多.我科于2015年5月收治复杂骨盆髋臼骨折1例,成功完成了承德地区第1例多切口联合入路(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和K-L入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术后效果良好,未见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术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5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采用PFNA术患者35例为A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20例B组,术后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5个月及9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手术平均时间(96.03±14.0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4.29±17.87)ml,平均住院天数(12.97±4.28)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61.47±7.02)分,术后下地活动时间(10.49±1.63)d,B组手术平均时间(113.75±12.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72.50±144.62)ml,平均住院天数(20.90±2.53)d,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74.26±9.31)分,术后下地活动时间(7.65±1.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5个月、9个月Harri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FNA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固定稳定且更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特性,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周期短,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65岁)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1月~2013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65岁)为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评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明显得到缓解, SAS和SDS量表评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其躯体及心理的早日康复;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传统切开复位术与关节镜下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在髌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南院区收治的83例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n=40)和B组(n=43)。A组行传统切开复位术,B组行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良率为97.7%(42/43),显著高于A组的82.5%(3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9/43),显著低于A组的42.5%(1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术相比,经皮微创钛缆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李小东  王培  谷锐  严晓薇   《四川医学》2018,39(1):5-8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在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DSA引导下应用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断肢再植术后发生联合血栓的患者15例,14例顺利成活,切口均I期愈合,1例患肢术后再次出现联合血栓血管危象,改行切开探查术。结果排除切开探查术的1例患者,采用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的14例患者,血栓均存在于动脉内,取出的血栓长度0.5cm~4.8cm,均长期随访,肢体血运良好,皮温、感觉及活动度改善。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本组优7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 DSA引导下双腔Fogarty球囊导管处理断肢再植术后联合血栓,手术创伤小,快速改善患肢缺血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Pilon 骨折是波及负重关节面与干骺端的胫骨远端骨折,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 ~10%[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及坠落伤的不断增多,严重粉碎的Pilon 骨折也随之增多,Pilon 骨折胫骨远端有不同程度的压缩、粉碎,70% ~85%合并腓骨骨折,其高度的不稳定,关节软骨的损伤使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是最具挑战性的骨科难题之一.临床上对有明显移位的Pilon 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有内固定、外固定和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自2007 年1 月起,笔者以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的方法治疗严重粉碎性Pilon 骨折32 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术中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改良评估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7行手术治疗的4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传统组(23例)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踝关节正位、踝穴位,根据下胫腓联合间隙、踝关节内侧间隙及下胫腓联合重叠判断复位情况;改良组(25例)术中在传统组观察指标上联合透视踝关节侧位观察穹窿间隙以判断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传统组与改良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下胫腓联合复位质量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3(6~28)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下胫腓联合间隙、下胫腓联合重叠、踝关节内侧间隙及踝关节侧位穹窿间隙可以提高下胫腓联合复位的质量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