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局部旋转皮瓣手术在骶尾部藏毛窦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1月~2018年3月收治骶尾部藏毛窦病人2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菱形皮瓣及不规则皮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一期伤口愈合情况及复发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全部治愈。不规则旋转皮瓣组手术时间为(28.2±4.5)分钟、住院时间为(11.4±3.1)天、伤口愈合时间为(15.1±3.5)天,菱形旋转皮瓣组分别为(45.2±5.5)分钟、(14.4±3.5)天和(22.3±4.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旋转皮瓣组术中出血量为(23.1±4.2)ml,菱形旋转皮瓣组为(56.1±6.2)ml,不规则旋转皮瓣组一期伤口愈合率为97%,菱形旋转皮瓣组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旋转皮瓣组术后并发症低于菱形旋转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旋转皮瓣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设计不规则皮瓣有助于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MRI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诊断ParksⅢ型复杂性肛瘘的价值,并分析两者指导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并手术的40例ParksⅢ型复杂性肛瘘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术前检查方式分为MRI组与直肠腔内超声组,每组各20例。分析两组内口、主管、支管/脓腔、脓肿在术前及术中的检出情况,两组基于各自术前诊断结果予以相同术式治疗,术后随访4个月并记录两组复发率。结果直肠腔内超声组术前检出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数量分别为28个、30个、34个,术中检出分别为32个、32个、31个。MRI组术前检出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数量分别为30个、35个、30个,术中检出分别为36个、36个、33个。超声检查组有1例在术中探查可见脓肿,但术前未检出;MRI组无脓肿漏诊。直肠腔内超声组术后4个月复发率为30.00%(6/20),MRI组为5.0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结论术前直肠腔内超声与MRI诊断ParksⅢ型复杂性肛瘘的价值有限,直肠腔内超声组与MRI组术后4个月后复发率相当,这可能与研究样本量较小及检查者操作熟练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骶尾部藏毛疾病是原发于臀沟并向上蔓延的骶尾部慢性皮下感染,常反复破溃形成窦道即藏毛窦.藏毛窦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苯酚注射、冷冻、切开引流搔刮、病灶整块切除等[1].北京市肛肠医院近年收治的藏毛窦患者多为外院手术治疗失败或复发者,通常窦道分支复杂,病变范围广泛,如果术后创口开放,二期愈合时间很长;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患者伤口疼痛和换药次数.2010年1月至6月我们采用改良Limberg、Dufourmentel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6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臀沟中线小凹切除术在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伴大范围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1-09~2013-09收治骶尾部藏毛窦伴大范围感染的患者共14例,采用臀沟中线小凹切除术治疗,术中偏离中线切开引流骶尾部感染灶,逐个切除患者臀沟中线小凹后缝合伤口,术后换药至伤口愈合。评价指标包括治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并发症、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14例患者全部治愈。手术时间30-60 min,中位手术时间40 min。住院时间12-20 d,中位住院时间17 d。伤口愈合时间3-4周,中位伤口愈合时间3.5周。术后2例患者臀沟中线小凹处伤口裂开,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臀沟中线小凹切除术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伴大范围感染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于锦利 《中外医疗》2014,(25):34-35
目的探讨直肠前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比采用经直肠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形切除加闭式修补术治疗的215例直肠前突患者的手术前后的便秘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120(平均60.26)个月,术前便秘评分17.42±3.28(11~24),术后便秘评分3.65±4.4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有效率90.70%,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经直肠吻合器直肠粘膜环形切除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疗效确切,手术损伤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及比较2种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方法 96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分别接受改良Limberg皮瓣成形术(Limberg组,28例)和改良Karydakis皮瓣成形术(Karydakis组,68例)治疗。记录和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皮瓣坏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Limberg组手术时间较Karydakis组长[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10(3.75)min vs.90(40)min],皮瓣水泡、表皮坏死发生率较Karydakis组高(25%vs.0),伤口一期愈合率低于Karydakis组(46%vs.71%),住院时间长于Karydakis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0(4.75)d vs.17(9)d](P均<0.05)。随访3~49(23.5)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Limberg皮瓣成形术及改良Karydakis皮瓣成形术均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有效方法,改良Karydakis皮瓣成形术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可保护肛门功能,但其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对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探讨其治疗肛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 SP,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4年7月,纳入文献为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肛瘘的病例报道。结局指标包括随访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病例数8~93例,共78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周~4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6个月。手术成功率40%~95%,平均71.2%(560/7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67.5 min。伤口愈合时间1~36周,平均伤口愈合时间18 d~8周。结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是治疗肛瘘的有效方法,是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开腹组52例),以及2003年1月~2006年6月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的病例(腹腔镜组4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直肠癌前切除术(160±106)ml(n=37)vs(298±186)ml(n=36),t=-3.908,P=0.000;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80±153)ml(n=10)vs(356±170)ml(n=14),t=-2.604,P=0.016]。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手术组[(2.4±1.8)dVS(3.6±1.5)d,t=-3.648,P=0.000]。腹腔镜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腹组[14.3%(7/49)g844.2%(23/52),x^2=10.834,P=0.001]。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无差异(12.7±6.5VS13.6±7.0,t=-0.668,P=0.505),下切缘均为阴性。腹腔镜组45例(91.8%)随访2~42个月,开腹组47例(90.4%)随访6~42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4.4%(2/45)、4.3%(2/47)。结论: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主因"便时肛内肿物脱出15年,伴间断性便血"入院。专科查体:视诊:肛缘1、3、7、11点可见散在皮赘,肛管可见陈旧性裂口。蹲位检:截石3、7、11点位软团块脱出。直肠指诊:肛门疼痛明显,肛管紧缩,括约肌痉挛,肛内诊因痛未查,所以未行镜检。术中探查可见肛管处明显裂口,可见距肛缘约4~5 cm处截石位11点黏膜黑色色素沉着,直径约1.0 cm×0.5 cm,边缘及表面光滑,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