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特点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眼科治疗的5例(8只眼)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特点及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临床疗效.结果 儿童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常见于间接性眼外伤及血液病,一般发现较晚,或因全身情况及专科就诊较晚,积血分解产物进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变性呈黄白色混浊,积血表面内界膜增厚机化引起血管弓部环形视网膜嵴,甚至牵拉性脱离,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毒性作用明显.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1只眼术中发现视网膜撕裂口,视网膜脱离僵硬明显,术中放弃进一步治疗.另7只眼行常规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随诊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2只眼0.8,0.15、0.3和0.4各1只眼,另2只眼患儿视力检查不配合,但交替遮盖时均能主动寻找玩具.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特点,及时发现并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可取得较好地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和联合视神经骨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和时机。方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21例(21眼),甲泼尼龙(1~3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3~5d,1/d。其中,2例在窥镜下经鼻窦行视神经骨管减压并视神经鞘膜切开,1例经颅行视神经骨管减压并视神经鞘膜切开。结果 视力提高≥0.1者7例;视力提高<0.1或仅视野扩大者5例;视力无进步者9例;总有效率57.1%。伤后1周内就诊,有效率75%;1~2周就诊,有效率55.6%;2周以后就诊,有效率25%。结论视神经受损的严重程度和救治是否及时决定着伤眼的视力预后,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视神经损伤的方法,联合手术减压是否效果更好尚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新生小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同窝新生小鼠14只,随机分为7组(P1-P7),每组2只,出生后连续7d每天取1组幼鼠,分离视网膜并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传代后培养2周,然后采用细胞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中的5-溴-2'脱氧尿嘧啶(BrdU)、细胞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神经视网膜亮氨酸拉链(Nrl)和视蛋白(Opsin)的表达情况,并对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性质进行分析.结果 在特定的培养基中,部分P1-P7各组新生小鼠视网膜细胞贴壁生长,荧光免疫组化标记显示传代后生长细胞大部分为BrdU阳性细胞.P1-P7组Nestin阳性率分别为31.0%、31.6%、32.3%、30.2%、31.2%、30.9%、29.5%.Nrl阳性细胞数出生后3d开始明显增多,随后小幅增加,P1-P7组阳性率分别20.6%、35.2%、65.5%、68.6%、71.6%、73.O%、73.3%.P1-P4组细胞不表达Opsin,P5-P7组少量细胞表达Opsin.结论 新生小鼠视网膜存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前体细胞,该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及向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分化和表达视蛋白的潜能,并于生后3d明显增多,此后逐渐分化为成熟的光感受器细胞.  相似文献   
4.
李磊  宋伶俐  于洁  石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478-3479
我科2009—06收治1例水痘合并伪膜性结膜炎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历摘要 男,14岁。就诊前1d无明显诱因觉左眼不适。迅速出现充血,跟睑红肿胀痛.无视力改变.无发热头痛等,门诊诊断左眼急性伪膜性结膜炎继发左眼眶前部感染收入院。就诊时查视力:右1.2,左1.0。左眼睑及眼眶周周软组织充血水肿,边界不清,压痛明显,未触及硬结及波动感,结膜囊少量浆液样分泌物,球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充血,表面可见浅白色膜状物附着,可分离,擦后结膜点状出血,角膜清,荧光素染色未见着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海水进入兔眼玻璃体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方法25只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按伤后30min、2h、6h、12h和24h随机均分为5组,以每组动物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自身对照眼。实验眼玻璃体中注射0.5ml实验用人工海水,对照眼注入0.5ml平衡盐溶液。分别在伤后30min、2h、6h、12h和24h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兔眼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实验眼30min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稍水肿,2h组神经纤维水肿明显,视网膜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6h时内核层细胞数开始减少,12h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出现细胞核碎裂、边集,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光感受器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变,核膜皱缩,内陷,内外节空泡变明显增多。结论海水进入兔眼玻璃体早期即可引起视网膜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组织损伤逐渐加重。6~12h即发生不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泪腺乳头状囊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腺乳头状囊腺癌 (papillarycystadenocarcin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 ,现将我科所见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 5岁 ,因左眼向颞下方突出并逐渐加重 6个月而入院。查体全身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 1 .5 ,左眼睑下垂 ,眼球向颞下方突出 ,向上方运动受限 ,眶颞上方可触及约 2 cm球形包块 ,质地柔韧 ,边界欠清不易活动 ,有压痛 ,眼内检查未见异常。眼球突出计测量 :眶距 1 0 5 mm,左眼球突出1 8mm,右眼球突出 1 6mm。右眼未见异常。眼眶 B超、CT、MRI检查示 :左眼眶颞上方见一约 1 .8cm× 1 .7cm× 1 .8cm球形囊样…  相似文献   
7.
泪腺乳头状囊腺癌 (papillarycystadenocarcin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 ,现将我科所见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 5岁 ,因左眼向颞下方突出并逐渐加重 6个月而入院。查体全身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 1 .5 ,左眼睑下垂 ,眼球向颞下方突出 ,向上方运动受限 ,眶颞上方可触及约 2 cm球形包块 ,质地柔韧 ,边界欠清不易活动 ,有压痛 ,眼内检查未见异常。眼球突出计测量 :眶距 1 0 5 mm,左眼球突出1 8mm,右眼球突出 1 6mm。右眼未见异常。眼眶 B超、CT、MRI检查示 :左眼眶颞上方见一约 1 .8cm× 1 .7cm× 1 .8cm球形囊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代偿头位测量仪。方法根据代偿头位发生机理及三维特点,应用厚度2.0mm透明有机玻璃,利用电脑雕刻技术,制成两侧及前方为量角器,上方安置一个带刻度(0°~360°)指南针的四方体,每个量角器中心安有微型轴承指针,计量单位为0°~90°,利用重力作用及指南针指向恒定的特点,将该正方体通过固定头套置于头顶可同时精确测量水平、旋转及垂直代偿头位度数。此仪器能准确、方便的对代偿头位进行定量测量,对代偿头位诊断、手术设计及疗效评价极为有用。结论代偿头位测量仪对代偿头位诊断、手术设计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有临床推广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体视觉功能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近和远立体视觉功能情况。方法:对5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进行了近和远立体视视锐度的测定。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7-81岁。双眼手术44例,单眼手术6例。双眼矫正视力均在0.4以上。结果:50例中有近立体视觉者42例(84%),无立体视者8例(16%);有远立体视觉45例(90%%,无立体视者5例(10%)。结果:立体视觉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视力的高低与立体视觉功能密切相关。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立即视觉功能会得到恢复,远立体视觉功能较近立体视觉功能恢复好。立体视觉功能是评价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疱疹病毒病原学快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未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根据病情分别取其泪液或病变区角膜上皮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 virus,HSV)1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和EB病毒(EB virus,EBV)的核酸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9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有54例检测出疱疹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0.0%;发病后首次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94.7%,明显高于多次发作后就诊的患者(检出率为34.6%),2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后首次就诊的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毒为HSV1、EBV和HSV2,多次发作后就诊的患者感染的病毒主要为HSV1和HCMV。5种疱疹病毒中HSV占病毒检出数的74.0%,上皮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30.6%,基质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核酸的检出率为95.1%,基质型角膜炎中疱疹病毒检出率高于上皮型角膜炎(P<0.001)。上皮型角膜炎中HSV1病毒的检出率和平均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病毒;基质型角膜炎中HSV1、HSV2病毒的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疱疹病毒拷贝数。结论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应尽早进行核酸检测以明确疱疹病毒类型及拷贝数,检测结果为进一步的抗病毒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