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我院1996—07/2007-05凡造影证实不通的患者2251例输卵管4301条,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46岁,原发不孕916例,继发不孕1335例,不孕时间2~11a。  相似文献   
2.
胃窦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主要以钡餐和胃镜检查为主,而判断其他脏器及淋巴结转移主要依靠CT检查,本文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窦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并筛选出PTL抑制骨肉瘤细胞活性的有效作用浓度,再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PTL促进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的有效作用浓度,最终确定出用于后续实验的有效PTL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从分子水平检测PTL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PTL浓度为5、10μmol/L时,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显著影响。而PTL浓度为20、40μmol/L时,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活性(均P<0.05),PTL浓度为20、40μmol/L时,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且20、40μmol/L PT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故选择20μmol/L PTL用于后续实验,细胞爬片及TUNEL实验证实PTL(20μmol/L)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表明PTL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Caspase 3/Casp...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胶质母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例17例,对其临床及MRI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表现为巨大团块样占位,病灶大部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信号不均匀,其中突破中线结构者5例,边缘欠规整,呈显著不均匀强化者13例,病灶边缘较清晰,强化效应相对均匀者4例.结论 胶质母细胞瘤MRI特点鲜明,可作为其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田野  任建政  陈毓秀  冯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3):1183-1183,1186
本组男24例,女27例。均为我院患者,年龄1岁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均有发热(体温37.5.39.2℃)、咳嗽。阳性体征少,仅13例患者肺部听诊有干、湿性啰音,白细胞计数正常。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发现右枕部及左颞部肿块半年入院。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枕部及左颞部肿块,未治疗,后右枕部肿块明显增大遂入院。查体:右枕部及左颞部可触及大小为4.0cm×4.0cm×1.0cm及2.0cm×2.0cm×1.0cm的肿块,质中等,边缘光滑,位置较固定,局部无压痛,无发热等,患者曾于2004-02确诊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未行手术,后行放疗,效果明显,其后多次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征象。2影像学征象X线片示:左颞骨及右枕骨可见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图1),大小为4.0cm×3.5cm及2.0cm×1.8cm,边缘清楚光整,密度均匀,无硬化缘,破坏区未见异常密度影,…  相似文献   
7.
胰腺囊性肿瘤为临床少见肿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本报告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对其影像学检查表现和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肾癌并广泛腹膜后、盆腔转移一例CT报告武警陕西总队医院(710054)放射科任建政郭新萍男,35岁。左下腹无痛性包块半年,左下肢浮肿一月。查体,左下腹10×8×5cm包块,无压痛,表面光滑,左侧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CT表现:自肾门平面至盆腔腹...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诊断(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特点、指征及出现时间。方法:收集36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主要对迟发性出血的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迟发血肿的出现时间为外伤后24h之后,血肿较小,居脑外围,额叶最多。结论:发现迟发血肿最佳检查时间为48h。对临床症状持续的患者,应复查CT。  相似文献   
10.
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磁共振成像应用以来一强有力的成像技术进步,它以其对于方向的敏感性在脑白质纤维束成像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为研究脑发育、脑认知功能、脑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脑部手术的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量化标准,为循证医学在影像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就DTI在脑白质病的诊断、治疗、评诂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