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背景 儿童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复发率高,多重耐药,且传统化疗方案不良反应较大.近年来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发展,西达本胺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有少量文献报道应用CDCAG方案(西达本胺、地西他滨、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及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成人AML收获了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目前尚无该方案在儿童中大规模应用的报道.目的 探讨以西达本胺联合地西他滨为主,并阿糖胞苷和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CDCG)的诱导缓解方案对伴感染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3例CDCG方案治疗的伴感染AML患儿.病例1:女,10岁,2020年10月23日入院,以颈部淋巴结肿大起病,应用1个疗程DAE方案化疗后出现肺部感染,随后接受2个疗程CDCG方案化疗.病例2:女,12岁,2020年10月21日入院,以反复发热伴咳嗽起病,入院时即存在肺部感染,第1疗程应用DAE方案化疗后肺部感染加重,并出现腹部感染,第2疗程更换为CDCG方案化疗.病例3:女,12岁,2021年2月18日入院,以鼻窦炎、左侧乳突炎起病,接受1个疗程CDCG方案化疗.结果 3例患儿因合并感染,应用1~3个疗程CDCG方案后复查骨髓形态学或分子生物学均完全缓解(CR),3/4级不良事件为感染及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无其他不良事件.结论 应用西达本胺联合地西他滨为主的诱导化疗方案治疗儿童AML可达到CR,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其他方案低,文献检索共搜集到2篇文献共108例应用CDCAG方案的患者,其中儿童患者占4.6%,所有病例应用CDCAG方案1~2个疗程后,48.15%获得了CR/CRi.推测该方案可成为治疗伴感染儿童AM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化学修饰移植物细胞对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CB6小鼠脾细胞悬液注入BALB/c新生幼鼠的腹腔(5×106脾细胞/只),以脾增大指标判断新生BALB/c小鼠注射单倍体相合供鼠脾细胞后的GVHD反应;取经mPEG修饰及未修饰的成年BALB/c小鼠骨髓及脾细胞混合悬液(BMS)尾静脉注入接受致死量γ射线照射后的成年BALB/c小鼠(2×105个BMS/只),注射后第8天取受鼠脾脏,计数脾结节数.结果表明修饰组脾指数1(SI1)较未修饰组减低,修饰组脾指数2(SI2)值<1.3,未修饰组SI2值>1.3,提示接受mPEG修饰的单倍体相合脾细胞输注后,修饰组GVHD程度较未修饰组轻;未修饰组与修饰组相比较,脾结节形成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mPEG修饰不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结论mPEG修饰移植物可减轻小鼠单倍体相合干细胞移植后的GVHD,而不影响干祖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4支肝动脉,分别为肝左、中、右动脉和副肝右动脉。肝中动脉和肝右动脉共干起自肝总动脉,副肝右动脉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胆囊动脉从副肝右动脉发出(图1),现报道如下:肝总动脉外径4.05 mm,走行1.91 cm、2.62 cm后分别发出肝左动脉、以及肝中动脉和肝右动脉的共干支,外径分别为3.25 mm、2.95 mm。肝左动脉走行3.24 cm后经肝圆韧带裂入肝,在距离肝左动脉起点2.97 cm处发出一支副胃左动脉,外径1.80 mm;共干支走行1.27 cm后发出肝中动脉和肝右动脉,都经门静脉前方至第一肝门处入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与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52例,对其采用切开复位加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等进行分析,并对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结果: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后,5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愈合时间平均为12.0±3.0周,对其术后情况进行随访,其中恢复优秀共46例,良好共4例,一般1例,较差1例,总优良率为96.1%。术后恢复较差的1例患者其主要原因为术后发生肱骨头坏死。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建议在骨折发生后尽量采取解剖复位的方法,建立起肱骨颈内侧重支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的X线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14例经手术证实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的X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证实114例患者均为室间隔缺损,其中:小孔型(d≤5mm)37例,中孔型(d≤15mm)48例,大孔型(>15mm)29例。X线术前诊断88例。结论:X线在观察心影的形态、大小及肺纹的改变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特点。但室间隔缺损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单凭X线表现很难作出确切诊断,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6.
病理技术属于病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病理学研究中的方法学及基础,常规病理技术是病理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病理诊断效果、诊断准确性与及时性密切相关。本文结合作者自身长期工作体会与实践,对病理技术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胃窦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主要以钡餐和胃镜检查为主,而判断其他脏器及淋巴结转移主要依靠CT检查,本文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窦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用骨髓细胞涂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常规染色体分析和多重巢式RT-PCR检测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本例以皮肤损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首发表现,诊断时骨髓原始细胞超过30%,合并脑膜浸润;肿瘤细胞体积大,同时表达髓系标记(cMPO、CD33和CD117)和T淋系标记(cCD3、CD5、CD7、CD4和CD8双表达),并强烈表达最早期造血祖细胞标记CD43和CD99,染色体核型正常,检测到MLL基因的部分串联重复。最后诊断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结论:双表型白血病的前期可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其临床和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应用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特征分析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