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SCI)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住院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8例,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将入组患者分为PSCI组和非PS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SCI的可能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PSCI的总发病率为53. 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脑梗死病史、发病部位是PSCI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PSCI常见,高龄、脑梗死病史、发病部位是PSCI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运涌  蒋建章 《山东医药》2011,51(25):35-36
目的探讨老年人颈动脉斑块性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7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展组)、7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检测两组血浆LPA。结果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溃疡斑块检出率及血浆LPA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溃疡斑块及血浆LPA升高与脑梗死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hitory factors,MIF)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进展组)56例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组)5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MIF,同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斑块性质,脑梗死患者又分为无斑块26例、稳定斑块40例和不稳定斑块40例,并进行MIF比较。结果进展组症状相关侧颈动脉斑块以不稳定斑块为主,占44.6%;与非进展组MIF(19.50±4.66)μg/L和对照组(23.06±5.10)μg/L比较,进展组MIF(26.24±6.08)μ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无斑块患者MIF分别为(26.48±6.12)μg/L(23.45±5.04)μg/L、(21.12±4.5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IF水平的升高和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偏头痛患者脑白质病变和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偏头痛组(n=60)和健康对照组(n=46)均行头MRI和P300的检查,观察有无脑白质变性和P300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并分析脑白质变性组偏头痛患者P300的变化。结果①偏头痛组头MRI显示12例脑白质内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对照组有3例脑白质内异常信号。②偏头痛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波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③偏头痛组患者脑白质异常者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头MRI正常偏头痛患者,波幅显著低于头MRI正常偏头痛患者。结论偏头痛患者可能存在脑白质变性和认知功能障碍,脑白质病变加重了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介入疗法治疗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的疗效.方法 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患者126例.58例宽颈动脉瘤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1例动脉瘤以弹簧圈加Onyx胶闭塞载瘤动脉,其余67例单纯应用弹簧圈填塞;12例伴有动脉狭窄者行支架成形术,3例术后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4例术后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融合术.结果 动脉瘤致密栓塞83例,瘤颈残留38例,动脉瘤大部分栓塞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3例,死亡1例.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或单纯弹簧圈填塞可有效治疗颅内血流相关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对适应证明确的 4 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实施经颞小骨窗入路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 ,疗效满意 ,现就其适应证、手术时机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5例患者中 ,男 30例 ,女 16例 ,年龄 38~ 70岁 ,平均 5 9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 ,病程 5~ 2 1年 ,平均 12年。1.2 临床表现 格拉斯哥 (GCS)评分 <7分 6例 ,7~ 10分 15例 ,11~ 15分 2 4例 ,均有程度不同的“三偏”体征 ,瞳孔一侧散大 3例 ,锥体束征 30例。根据CT检查分为壳核 -外囊出血 2 6例 ,丘脑出血11例 ,混合型 8例 ,破入侧脑室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羟乙基淀粉。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sICAM-1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血清IL-6及sICAM-1水平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羟乙基淀粉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IL-6和s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定期无偿献血者(献血组)、48例非献血的健康者(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常规[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脂(TC、TG、HDL-C、LDL-C),并比较其TC/HDL-C、LDL-C/HDL-C.结果 献血组RBC、HCT均高于正常范围低限,仅1例女性Hb低于正常范围.两组TC、TG、HDL-C、LDL-C、TC/HDL-C和LDL-C/HDL-C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血脂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们通过对颈动脉系TIA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旨在探讨颈动脉系TIA的发病机制、分析颅外段颈动脉内-中膜和斑块的变化。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颈动脉系TIA患者72例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局部脑供血障碍导致的短暂神经功能缺损.频发TIA是指72 h内TIA发作3次或3次以上的特殊状态.TIA频繁发作后近期卒中的风险较高[1-2].因此明确TIA的病因,对其防治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多普勒超声对34例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血小板活化功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