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和头颅MRI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WML)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12例,其中男性73例,女性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检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量、斑块回声性质、最大斑块厚度、狭窄数量和狭窄程度。头颅MRI检查包括T1WI、T2WI、轴位弥散加权成像、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并依据MRI采用Fazekas评分法对每例患者进行WML严重程度评分。分析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指标与WML评分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WML评分(1.86±1.72)分,女性患者WML评分(1.74±1.8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73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WML评分呈正相关(r=0.412,P0.01)。以年龄做控制项,偏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总数量、最大斑块厚度、狭窄总数量、狭窄程度与WML评分不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斑块性质与WML评分仍不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指标与老年WML评分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50例脂肪肝病人给予大剂量辅酯A及烟酸各治疗半月,治疗前后对照,疗效显著,有效率达9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防治和预后。方法 对137例脑出血患者于首次CT后24小时内、7天内复查CT,病情加重者随时复查CT,结合病史、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3.1%,24小时内占88.9%。早期血肿扩大与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肝功能异常有关,与血压增高、年龄无关。早期血肿扩大18例中,长期饮酒者占72.2%,长期应用阿斯匹林和抗凝剂占77.8%,肝功能异常者占61.1%。早期血肿扩大出血部位以丘脑最多见,占50%,血肿形态不规则者易发生血肿扩大,占55.6%。早期血肿扩大者死亡率高,为66.7%。结论 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高智玉  张燕  高旭光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5):692-693,706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重要进展之一,能迅速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致残率,其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并在全国各地均有开展。然而,由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有潜在的出血危险性,严重者可以致命,其适应证的选择极其严格。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进展,按照不同病人选择不同尿激酶剂量的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高智玉  张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5):659-66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发病后6~72h的135例急性脑梗死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给予尿激酶25万IU溶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d。另外给予血栓通、胞二磷胆碱及阿斯匹林常规治疗。对照组65例,除不用尿激酶外,其它用药与治疗组完全相同。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7d后即有显著好转(T=7.24,P〈0.01);治疗21d后基本治愈率为61.4%,显著好转率为21.4%,总显效率82.8%;无效及恶化率为8.28%。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14d后有显著提高(T=2.57,P〈0.01);治疗21d后基本治愈率为13.85%、显著好转率为43.08%,总显效率为56.93%;无效及恶化率为27.69%。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颅内出血;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复发率,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本组资料提示发病后6-72h急性脑梗死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的疗效比单纯应用阿斯匹林和血栓通等常规治疗更佳,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而且加快恢复,残留症状轻,复发率低,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急性卒中患者两个预后预测量表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智玉  高旭光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148-149,152
目的对两个预测急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国外量表进行临床验证,以考查这两个量表是否适用于中国人群。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的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病历回调,按照量表中的各项要求,对患者在卒中急性期的各项临床表现进行评分;然后再定期电话随访,记录患者6个月时的生活自理情况及1年内的生存状况;最后将患者的实际结果与按照量表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以此判断这两个国外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急性卒中患者的预后预测。结果经过临床验证,《急性卒中6个月时生活能力6变量预测表》对脑梗死患者6个月时生活自理情况的预测准确率达94.03%,对脑出血患者6个月时生活自理情况的预测准确率达80.65%。《急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预测量表》对脑梗死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的预测结果与随访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脑出血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的预测结果与实际随访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验证的两个量表对我国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而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预测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生率在左侧与右侧大脑半球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7例,其中脑出血121例,脑梗死586例.依据病灶部位将脑出血患者分为左侧半球6 2例,右侧半球5 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左侧半球脑梗死患者3 6 9例,右侧半球386...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焦虑和抑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的住院患者220例,按照DMS-Ⅳ慢性焦虑抑郁诊断标准,分为慢性焦虑组107例和无慢性焦虑组113例;慢性抑郁组98例和无慢性抑郁组122例。并依据CT、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进行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评分及分析。结果慢性焦虑组与无慢性焦虑组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像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3±0.94)分vs(1.48±1.19)分,(0.71±1.00)分vs(1.32±1.27)分,(1.27±1.02)分vs(1.80±1.12)分,P=0.000,P=0.025];慢性抑郁组与无慢性抑郁组上述3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焦虑评分与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变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影像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5,-0.213,-0.246;P=0.000,0.001,0.023);慢性抑郁评分与上述3项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适度的慢性焦虑对人体ICVD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延缓或减轻的作用,但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平衡控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脑性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平衡控制功能。结果:两组Berg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 m步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跨步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步宽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平衡控制功能,改善患儿步行能力及步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