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再发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上微血管病变及预后的异同。【方法】连续收集急性复发性卒中的住院病例(初发事件为脑梗死,复发事件包括脑梗死或脑出血),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脑内微出血及自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随访有无严重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结果】175例再发脑梗死患者。19例复发事件为脑出血的患者进入本研究。155例(88.6%)再发脑梗死患者,以及18例(94.7%)脑出血患者存在自质病变。77例(44%)再发脑梗死患者和16例(84.2%)脑出血患者存在脑内微出血。脑出血组自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微出血的数目均明显高于再发脑梗死组(P=0.033,0.016),脑出血组的死亡率及再发脑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高(P=0.034,0.036)。【结论】严重的脑自质病变及微出血的出现与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有关。多发微出血提示出血风险增高。如复发事件为脑出血,则其死亡率及再次复发脑出血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再发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上微血管病变及预后的异同。【方法】连续收集急性复发性卒中的住院病例(初发事件为脑梗死,复发事件包括脑梗死或脑出血),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脑内微出血及自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随访有无严重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结果】175例再发脑梗死患者。19例复发事件为脑出血的患者进入本研究。155例(88.6%)再发脑梗死患者,以及18例(94.7%)脑出血患者存在自质病变。77例(44%)再发脑梗死患者和16例(84.2%)脑出血患者存在脑内微出血。脑出血组自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微出血的数目均明显高于再发脑梗死组(P=0.033,0.016),脑出血组的死亡率及再发脑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高(P=0.034,0.036)。【结论】严重的脑自质病变及微出血的出现与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有关。多发微出血提示出血风险增高。如复发事件为脑出血,则其死亡率及再次复发脑出血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简易评估量表3个月预后价值分析,便于临床应用。方法共纳入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的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入院生命体征、既往病史、入院病情严重程度(NIHSS卒中量表)、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OCSP分型)等情况。1.结局评定指标采用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不良预后定义为生活依赖(mRS评分:3–5分)或在3个月内死亡(m RS评分:6分);预后良好者mRS评分:0–2分;根据随访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166例)和预后不良组(30例)。2.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对简易评分量表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急性脑梗死3个月预后简易评分量表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33,判别结果如下:灵敏度为0.980,特异度为0.600,总的一致性为0.893,kappa值为0.657。结论构建的急性脑梗死预后简易评分量表对3个月脑梗死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能是临床实践中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4.
Gustavo  Saposnik  Bryan  Young  Brian  Silver  Silvia  Di  Legge  Fiona  Webster  Vadim  Beletsky  Vivek  Jain  孙伟平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5,24(5):271-276
背景:急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关注的焦点为3个月时神经功能的改善。很少研究分析24小时结局。早期准确预测不良预后可以影响临床治疗和出院计划。目的:评价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后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的预测指标及其与3个月时不良预后的关系。设计、地点和参试者:对一所大学医院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连续收治的接受rt—PA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参试者来源于安大略省一个主要城市的2个学术中心和7个县的33家附属医院。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功能无改善定义为在24小时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3分。3个月时不良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5分或死亡。结果:216例接受rt—PA治疗的急性卒中患者中,111例(51.4%)在发病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在校正年龄、性别和卒中严重程度因素后,人院时基线血糖水平(血糖〉144mg/dL[8mmol/L]的优势比[OR],2.89;95%CI,1.40~5.99)、皮层受累(OR,2.66;95%CI,1.36~5.20)以及治疗开始时间(治疗每延迟1分钟的OR,1.01;95%CI,1.0~1.02)是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的独立预测指标。3个月时,43例患者(20.2%)死亡;在170例幸存者中,75例患者(44%)预后不良。在校正年龄、性别和卒中严重程度因素后,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是不良预后(OR,12.9;95%CI,5.7—29.6)和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OR,7.5;95%C1,2.9~19.6)。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14.5天比9.6天,P=0.02)。结论:对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与3个月时预后不良和死亡相关。高血糖、开始溶栓治疗时间和皮层受累是24小时神经功能无改善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肽素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138例及同期健康对照6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入院时和肽素水平,依据入院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和肽素水平。随访3个月,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预后评价指标,mRS评分大于2分为预后不良。分析血浆和肽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3个月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和肽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亚组高于轻、中度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和肽素是急性脑梗死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03,95%CI:1.120~8.328,P<0.05)。结论和肽素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和近期预后判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种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状况,为进一步实施干预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现况研究法,应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自评表(SIS)对164例脑出血、脑梗死患者进行卒中后2w和6个月2个时间段的调查,采用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患病2w时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以及5个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6个月时,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和躯体功能评分优于脑梗死患者。患病2w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5个领域评分比较,除了情绪情感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评分6个月时均优于2w。结论关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9例进行护理总结。结果出院时存活43例.23例意识清醒,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自理,15例意识清醒.但留有肢体偏瘫或部分失语.生活部分自理,5例卧床不起;死亡6例。随访6个月,生活质量良好27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安全、有效、费用低、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但是对护理的要求高,精心有效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精心的观察和护理,可大大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3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3d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量空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入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追踪随访6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并了解再发血管事件和死亡情况。结果血浆Hcy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且血浆Hcy浓度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发病6个月后,随访的128例患者中,发生血管事件共计35例,高Hcy组和正常Hcy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5)。患者入院时的血浆Hcy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后6个月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血浆Hcy浓度,可能对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电图定量分析参数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周内的6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EEG)δ、θ、α、β四个频带的相对功率值,并计算EEG的δ/α功率比值(DAR),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EEG分级判定,随访至6个月进行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65例患者的DAR、EEG分级标准与mR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874,0.796,P<0.01),DAR比值越大,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越差;DAR与入院时NIHSS评分亦呈正相关(r=0.663,P<0.01),DAR能够反映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DAR值对预后的预测准确率为92.3%,略优于EEG分级标准的87.6%.结论 脑电图定量分析参数DAR能准确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功能状态,且DAR与梗塞的部位及范围有密切的关系,尤以前循环卒中更为显著,可以作为发病早期预后评估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背景:卒中患者通常在院内进行康复治疗。患者早期出院后在家进行康复治疗[支持性早期出院(ESD)]的医疗服务已经非常完善。对这种服务的效果和花费已经进行过评估。方法:将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ESD治疗组,ESD患者在社区接受康复训练,缩短了住院时间,对这些病例的资料进行荟萃分析。主要预后指标为:随访期末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结果:共获得11个试验(n=1597)的预后资料。由专业化的全科医师对住院的卒中患者(M=41)提供ESD服务。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的风险下降到6(95CI1~10),接受ESD服务的患者每100例中预后不良的人数更少(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血浆ET、NPY、CGRP水平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1周内血浆ET、NPY水平明显升高,纳洛酮治疗组血浆ET(第1、3、7天)和NPY(第1、3天)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脑梗塞和脑出血血浆CGRP在发病24h内升高之后逐渐下降,纳洛酮治疗组血浆CGRP(第1、3、7天)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脑梗塞及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纳洛酮可显著降低ET和NPY水平、升高CGRP水平,从而保护脑细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0例脑出血及25例脑梗塞病人急性期血浆皮质醇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31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脑出血组则明显高于脑梗塞组。脑出血病人病情越重含量越高,脑出血极重型血浆皮质醇含量高于1380nmol/L。11例含量在1987nmol/L以上者全部死亡。脑出血1周后随病情好转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下降者均存活;含量持续增高者预后不良。可见血浆皮质醇测定有助于判定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肽Y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CH组)、36例脑梗死患者(CI组)、35例同期非脑出血非脑梗死住院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浆神经肽Y及CRP含量。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发病第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结果 CI组和CH组血浆NPY和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NDS评定属重型患者的血浆NPY和CRP含量高于中型、轻型患者(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型患者血浆NPY和CRP含量高于轻型患者(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浆NPY和CRP含量异常组患者住院4周时优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CH患者血浆NPY和CRP水平明显升高,病情越重的患者升高越明显,且其预后相对越差。  相似文献   

14.
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isacirculatingimmunoglobulindirectedagainstnegativelychargedphospholipids.InthelasttenyearstheACA...  相似文献   

15.
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跃峤  陈文劲  王宁 《北京医学》2008,30(6):332-334
目的 总结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收治的妊娠及产后6个月内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妊娠相关脑卒中合并脑疝者.确诊脑出血1例.脑动静脉畸形伴脑出血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或侧裂静脉及Labbe静脉血栓形成伴脑出血2例.3例围生儿或胎儿存活.2例死亡.结论 当孕产妇出现神经症状及体征时.临床医师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急行CT、MRl、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及时手术以挽救母婴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起病后6小时内进行尿激酶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尿激酶用量30万U-75万U(平均50U万)。结果:21例获得动脉完全再通,3例获得部分再通,1例没有再通,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5例。并发脑出血1例,消化道出血1例。随访6个月25人生活完全自理,1人生活部分自理,4人生活不能自理。结论:动脉内接触溶栓可使血栓局部迅速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好,见效快,用药总量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Ma QF  Jia JP  Wu J  Xu EH  Yu YY  Lu J  Zhang 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7):3337-334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CT灌注成像(CTP)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检测发病时间与CTP缺血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75例发病8h内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检查,分别在发病当天、发病14 d、发病90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结果 (1)超早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与CTP各参数无相关性;(2)患者缺血区脑血流量(CBF)异常面积与发病8h内(r=0.391,P<0.001)、发病14 d(r =0.564,P<0.001)、发病90d的NIHSS(r=0.549,P<0.001)和BI以及mRS评分均有相关性,脑血容量(CBV)异常面积和达峰时间(TTP)异常面积也与三次的NIHSS、BI和mRS评分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证明急性脑血管病起病8h内,发病时间不是推断脑梗死缺血程度和范围最敏感的指标;CTP可以成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织缺血程度和范围的依据之一,并可据此推断患者的功能预后情况,其中灌注异常面积是最为敏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比较有无合并脑微出血(CMB)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和临床生化有无区别,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CMB的可能原因.方法 选择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自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所有急性脑梗死并进行MRI GE-T_2 WI枪查的68例患者,并检测纤维蛋白原、尿酸等生化指标,比较有无合并CMB组相关危险因素及生化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同归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合并有CMB 29例,共109处CMB.其中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含量、尿酸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95%C/1.042~1.247;P=0.04)、高血压病史(OR=0.084,95%CI 0.017~0.403;P=0.02)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OR=1.009,95%CI 1.002~1.017;P=0.019)与CMB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有CMB比率较高,CMB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含量相关.纤维蛋白原增高与CBM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血管造影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发病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脑血管造影术,部分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分别采用NIHSS及CSS对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0.5h、6h、24h及48h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患者临床病情变化。结果:28例(87.5%)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术后0.5h明显改善,NIHSS及CS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11.13±7.11分及23.12±4.36分降为5.32±4.31分及10.12±3.22分;18例(56.25%)单纯进行脑血管造影者术前及术后6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2例患者术后0.5h、6h两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术后24h评分明显回升,但仍明显低于术前。结论:脑血管造影术能明显改善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高压注射血流冲击有可能成为早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急性脑血管意外1314例,脑出血4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1例,脑血栓形成686例,脑栓塞68例。在卒中急性期合并急性心肌梗塞21例,其中脑出血2例(0.4%),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5%),脑血栓13例(1.9%),脑栓塞2例(2.9%)。经心电图检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前壁和下壁心肌梗塞各4例,前间壁梗塞3例,前壁+下壁梗塞2例,前侧壁、高侧壁、前间壁+下壁、前间壁+前壁梗塞各1例。并结合典型病例对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心肌梗塞的患病率、病死率、诊断及其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