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3例(7次)经静脉右心房超速起搏防治窒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的体会。其中1例安置了永久性起搏器,以AOO方式行超速起搏,成功地控制了室速及室颤发作。在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房超速起搏可使心室复极趋于一致。减少产生环形折返运动的机会,且可抑制异位兴奋灶的节律性,消除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起搏率应较窦性频率快20~30%。为防止心率过快增加心肌氧耗及心肌作功负荷,可配合应用小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高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治疗较为复杂,比较不完全介入性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与单纯药物治疗对75岁以上高龄UA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8月行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的46例uA患者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及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的44例UA患者单纯药物治疗组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的随访时间分别为(32.6±5.8)个月和(32.4±5.6)个月,2组月均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发生心肌梗死的人数以及因上述心脏病死亡的人数均无显著差异。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因心绞痛住院人均(3.6±2.0)次,多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的(2.8±1.7)次(P〈0.05);在随访期行介入血运重建或冠状动脉搭桥的例数分别为4和1,单纯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和5(P〉0.05);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例数分别为2和6(P〉0.05)。结论对75岁以上的高龄uA患者,冠状动脉不完全介入性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尚不能认为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当心肌缺血和乏氧15-30s时则开始出现细胞内钾丢失,使细胞外大量的钾蓄积,缺10min时细胞外钾浓度可达18mM的高水平。这可引起电生理异常,包括细胞厝去极化,应激性降低,传导减慢和改变缺血区的不应性等。这是折反性室必瓦律失常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由于基础实验研究的迅速发展,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认识和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作者就ACS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基础、不稳定斑块的治疗对策、ACS的危险分层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因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房颤)住院的老年患者的伴随疾病及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的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余年住院患者的240例资料,分析其房颤病程和伴随的疾病,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的情况,心率和心律的变化。结果:合并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病变和脑卒中者分别为57.1%、31.7%和20.4%。对房颤病程不清楚者在阵发性房颤中占13.9%、在持续性房颤中占20.1%。在阵发性房颤中单独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B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治疗者分别占37.6%、25.7%和21.8%,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4.9%,有7.9%的患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中单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治疗者分别占57.6%、23.7%和7.2%,用两种以上药物治疗者占10.8%,有20.1%的患者无需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有10.9%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14.4%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均行VVI起搏,主要原因分别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常伴随心力衰竭、传导系统疾病和脑卒中,部分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房颤,大部分阵发性房颤单用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在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57.6%用地高辛、20.1%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就可维持心室率。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的起搏指征和方式均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和释放的强烈缩血管多肽。是机体在缺血、缺氧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等情况下体内产生的一种致损伤因子,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和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直接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85例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64排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与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及颈动脉斑块严重程度分级与冠脉狭窄指数、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 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多支冠脉病变组双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P<0.05);双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增快(P<0.05);双椎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高(P<0.01).与无冠脉病变组比较,3个冠脉病变组双颈总动脉阻力均增高(P<0.05).与颈动脉0级组比较,颈动脉2级和3级斑块组冠脉狭窄指数均增高(P<0.01).3级颈动脉斑块组100%有冠脉狭窄,颈动脉2级、3级斑块组患者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患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 颈动脉管腔内径增大,血管最大血流速度增快和动脉阻力指数增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高,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增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多,血管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对颈总动脉的影响以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186例,平均年龄79.82±6.04岁,根据动态脉压水平分为高脉压组(脉压≥60 mmHg)和低脉压组(脉压<60mmHg),测定颈总动脉内径(CCA)、内膜一中膜厚度(IMT)以及血浆CRP水平.结果 高脉压组CCA、IMT及斑块检出率(分别为8.25±0.72 mm、1.32±0.15 mm和73.53%)高于低脉压组(分别为7.97±0.74 mm、1.01±0.19 mm和59.52%)(P<0.05).高脉压组CRP水平(5.72±2.89 mg/L)高于低脉压组(3.81±2.56 ms/L)(P<0.05).IMT与动态脉压及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P<0.05)和0.4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脉压促进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其机制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老年人非风湿性心房颤动(NRAF)的临床特点和NRAF伴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NRAF老年患者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 卒中组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69.39% vs 52.36%,P<0.05);卒中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非卒中组(22.45%vs 10.47%,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者(24.82% vs 14.14%,P<0.05);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者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无斑块者(26.26% vs 10.53%,P<0.05);在119例轻度左房增大(内径31~40 mm)患者中,二尖瓣返流(MR)者卒中发生率显著低于无MR者(4.76% vs 26.53%,P<0.05).结论 老年人NRAF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耱尿病合并高血压和持续性房颤,轻度左房增大伴MR的NR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AMI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22例止常对照者和58例AMI患者发病后12、24、48、96 h及7 d的血浆ET水平.结果 AMI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呈现明显动态变化:发病12 h即达到峰值(127.9±24.1)ng/L,尔后逐渐下降,1周左右恢复正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0 U/L者ET为(160.8±21.3)ng/L,明显高于CK-MB≤100 U/L者(92.6±15.5)ng/L(P<0.05).AMI患者血浆ET水平与CK-MB峰值和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P<0.01).心功能不全者的ET水平高于心功能正常者,且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T在AMI发病后12 h达到峰,其升高程度与CK-MB、cTnT及心功能变化密切相关,是AMI强烈的内源性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