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首乌藤饮片标准汤剂,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按照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制备15批不同产地首乌藤饮片的标准汤剂,以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其转移率及出膏率,并建立超高液相色谱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果通过对15批首乌藤饮片标准汤剂进行测定,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为3.94%~53.53%,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为2.53%~37.06%,出膏率为1.46%~15.9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特征图谱分析,标定了14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色谱峰。15批首乌藤饮片标准汤剂相似度评价结果显示,其相似度均大于0.90。结论首乌藤饮片标准汤剂制备规范,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为首乌藤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康建军  高乐 《贵州医药》2022,46(3):420-422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与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拔管后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实验组,各42例。常规组予以患者NPPV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HFNC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后氧合指数、心率、呼吸率;再次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管后1 h心率低于常规组;拔管后12 h及24 h氧合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心率、呼吸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再次插管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开展HFNC干预相较于NPPV干预可有效改善氧合指数、心率、呼吸率,同时还可使再次插管率下降,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使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 RAs)类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头疼和眩晕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Clinical trials和Cochrane数据库中(截止2017年6月23日)比较GLP-1 RAs与传统降糖药或安慰剂对头疼和眩晕发生风险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0项RCTs,包括15种干预措施:8种GLP-1 RAs类降糖药(艾塞那肽、艾塞那肽缓释剂、利拉鲁肽、利西拉来、他司鲁肽、阿必鲁肽、杜拉鲁肽、索玛鲁肽)、安慰剂、2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和4种传统降糖药(胰岛素、二甲双胍、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胰岛素相比,艾塞那肽(OR=1.35,95%CI:1.13~1.60)、利拉鲁肽(OR=1.35,95%CI:1.12~1.62)、利西拉来(OR=1.59,95%CI:1.22~2.06)和他司鲁肽(OR=1.78,95%CI:1.33~2.37)致T2DM患者发生头疼的风险增加;与安慰剂、胰岛素及噻唑烷二酮相比,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显著增加了眩晕发生的风险(OR的取值范围为1.56~2.56)。此外,后验概率显示,致T2DM患者发生头疼风险最高的前三位为艾塞那肽缓释剂、二甲双胍、他司鲁肽;致T2DM患者发生眩晕风险最高的前三位为利拉鲁肽、利西拉来和艾塞那肽。结论:艾塞那肽缓释剂和他司鲁肽显著增加了头疼的发生风险,利拉鲁肽显著增加了眩晕的发生风险,但仍建议开展相应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阮石爽  高乐虹  贾宇  胡士敏  陈佳  范丽梅 《北京医学》2021,43(12):1244-1248
目的 通过分析门诊就诊成年癫痫患者的发作诱因,总结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以减少患者发作频率.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成年癫痫患者518例,收集癫痫诱发因素资料,分析癫痫发作的常见诱因,以及诱因与人口学特征和癫痫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518例患者中,64.7%的患者在发作前至少存在一种诱发因素,其中疲劳(45.7%)是最常见的诱因,其余依次为睡眠紊乱(43.0%)、情绪因素(42.4%)和饮食相关(18.2%)等.同一患者可有多种诱因,在有诱因的患者中,62.4%认为同时存在≥2种诱因.常见诱因中疲劳与性别、病程和居住地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频率与情绪因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8例患者的发病总诱因在性别、年龄、起病年龄、起病年龄分段、病程、民族、居住地、发作频率和发作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疲劳、睡眠紊乱和情绪因素是常见的癫痫诱因,总诱因与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无关,但各种诱因在不同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患者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明确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加强门诊癫痫患者的综合管理,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气滞心胸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胸痹心痛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方口服汤药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为68.97%;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89.66%,对照组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方治疗气滞心胸型胸痹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脉络宁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络宁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20 mL、川芎嗪120 m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葛根素400~6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均为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脉络宁联合川芎嗪治疗UAP安全有效,可供临床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输血中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意义。方法针对近期需要输血的1983例病例(2010年4月-2012年3月)实施不规则抗体检测,所有病例均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统计阳性率并行抗体分析。结果5例病例的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统计值0.25%(5/1983),2例(0.10%)表现为抗-E,1例(0.05%)表现为抗-cE,1例(0.05%)表现为抗-c,1例(0.05%)表现为抗-D。结论在输血中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不规则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能有效的减少溶血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段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患儿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其与ROP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病房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纳入早产儿分为1型阈值前期与阈值期ROP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生孕周与ROP组匹配,眼底筛查未见明显ROP病变,并对两组矫正胎龄为32~33周、36~37周、40~41周、44~45周者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plateletvolume,MPV)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s,PC)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OP组患儿36~37周和40~41周的MPV[(10.86±1.87)fL、(10.12±1.45)fL,(10.74±1.66)fL、(10.17±1.52)fL]显著增加(均为P<0.05);32~33周和44~45周MPV[(10.18±1.54)fL、(10.37±1.91)fL,(10.56±1.21)fL、(10.42±0.97)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ROP组患儿32~33周、36~37周、40~41周、44~45周的PC[(288.00±143.25)×109L-1、(291.00±113.27)×109L-1,(277.23±92.88)×109L-1、(265.49±102.13)×109 L-1,(306.00±171.83)×109L-1、(284.00±143.56)×109L-1,(311.43±131.24)×109 L-1、(303.62±94.55)×109L-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与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发生相关。结论 MPV的变化可能与ROP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检查时间的差异相关;MPV增高是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发生的高危因素,活化的血小板在1型阈值前期和阈值期RO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导致儿童视力受损、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发展,早产儿生存率得以提高,但ROP发病率也随之提高。早期营养、生后体质量增长是影响ROP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早期营养、生后体质量增长与ROP的关系,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对降低ROP发病率有重要作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