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6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在当前的诊断分类标准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疾病单元,但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均发现两者具有很高的共患率,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与单纯焦虑或抑郁障碍相比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认识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化学的特征,对介入临床康复干预措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化学的特征,以阐明它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关系.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 单位两所大学医院的精神科. 对象 1999- 11/2000- 11在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住院的患者.按 DSM IV诊断标准收集 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 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 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 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 方法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病史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生活事件量表( 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进行调查评定,并作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 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测定.上述指标进行三组间比较或与中国常模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情况、 HAMD,HAMA,LES,SSRS,EPQ的评定结果和血浆 5 羟色胺、 NE水平. 结果①共病组年龄 [(46.4± 9.2)岁 ]较抑郁组 [(37.4± 11.3)岁 ]和焦虑组 [(34.7± 7.4)岁 ]大、起病晚( P< 0.01).②共病组急性起病者( 13例)显著多于抑郁组( 9例)和焦虑组( 2例)( P< 0.01).③共病组的家族史( 8例)与抑郁组( 10例)相似( P >0.05).④共病组( 23例) 的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焦虑组( 6例)( P< 0.01).⑤共病组的 HAMD评分( 42.32± 7.26)显著高于抑郁组( 30.70± 7.69)和焦虑组( 22.20± 6.18)( P< 0.01).⑥共病组的 HAMA评分( 27.48± 7.23)显著高于抑郁组( 18.07± 6.20)和焦虑组( 23.00± 6.84)( P< 0.01).⑦共病组的起效时间 [(12.4± 7.5) d]与抑郁组 [(11.7± 8.0) d]和焦虑组 [(9.6± 6.7) d]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共病组的显效时间 [(52.2± 21.2) d]稍长于抑郁组 [(62.2± 17.1) d]( P >0.05),但显著长于焦虑组 [(32.9± 20.6) d]( P< 0.01).而共病组出院时的显效率( 92%)与抑郁组( 87%)和焦虑组( 85%)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05).⑧共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评分( 22.1± 15.7)与抑郁组( 26.7± 16.8)、焦虑组( 29.8± 19.6)差异无显著性( P >0.05).⑨共病组的社会支持分( 43.5± 7.9)显著高于抑郁组( 36.2± 8.5)( P< 0.01),而与焦虑组( 39.9± 9.3)差异无显著性( P >0.05).⑩共病组和抑郁组、焦虑组一样, EPQ的神经质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05~ 0.01). {11} 共病组存在着血浆单胺神经递质的异常,但与抑郁组、焦虑组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具有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特征,但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是一种新的疾病单元.  相似文献   
2.
喻东山  赵鹏  徐捷  张心保  侯钢 《临床荟萃》2005,20(15):850-852
目的探讨躯体焦虑性抑郁症病人的睡眠脑电图改变。方法对6例躯体焦虑性抑郁症(躯体焦虑组)、12例非躯体焦虑性抑郁症(非躯体焦虑组)和10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检测了睡眠脑电图。结果非躯体焦虑组的快眼动(rapideyemove,REM)活动量、强度和密度均比对照组显著为高[分别为(112±41)%vs(72±18)%;(34±14)%vs(19±4)%,(188±56)%vs(124±19)%,均P<0.05]。躯体焦虑组的REM睡眠时间[(36±20)min]比非躯体焦虑组[(63±22)min]及对照组[(60±17)min]的显著为短(P<0.05)。结论非躯体焦虑性抑郁症病人的REM活动量、强度和密度增加,躯体焦虑性抑郁症的REM睡眠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3.
苯二氮药物增加γ-氨基丁酸/苯二氮受体活性,抗广泛性焦虑症(GAD);利鲁唑抑制谷氨酸能,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增加5-羟色胺能,文拉法辛缓释剂和度洛西汀增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这些药均可治疗GAD。奥氮平和利醅酮抗多巴胺D2受体,辅助治疗GAD。从心理方面来说,规则作息时间、松驰肌肉、认知干预和脱敏治疗均对GAD有效。  相似文献   
4.
焦虑和抑郁三种理论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焦虑和抑郁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组症状 ,二者常同时存在。目前 ,关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不外有三种观点 :(1)一元论 :即连续谱论 ,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 ;(2 )二分论 :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 ;(3)共病论 :认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 ,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的疾病实体[1] 。我们就此展开讨论。一、一元论早在 1934年Lewis就提出了焦虑和抑郁两组症状间的连续性 ,认为焦虑症状从整体或部分上是抑郁的一部分[2 ] 。1.流行病学[3 ] :Sanderson等报道 ,一半以上的抑郁症(major…  相似文献   
5.
老年抑郁症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抑郁症的诊断概念和诊断标准种类很多 ,国外有用于临床诊断的标准化精神检查工具 ,有一系列条目组成 ,每一个条目代表一个症状或临床变量 ,每一个工具都有一定的检查程序、提问方式及检查标准 ,这样 ,尽管检查者不同 ,都可获得同样的结果 ,但在实际应用中较为繁琐。当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有 :ICD 10 (国际疾病诊断标准第 10版 )、DSM Ⅳ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版 )及我国 1994年公布执行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 2 R) ,已为众多的精神科临床专业人员所接受。CCMD 2 R中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6.
焦虑障碍的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从流行病学、临床和治疗等方面对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虚、社交恐怖、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存质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惊恐障碍 ,强迫症 (OCD) ,社交恐怖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MAD)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其中 MAD在 ICD- 1 0中的定义是 :患者多见于初级保健机构 ,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症状 ,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但又不符合特定的焦虑症或抑郁症诊断标准 ,也应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无关[1] 。焦虑和抑郁障碍在诊断标准中是相互独立的疾病实体 ,但通常在同一个体共存。当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 ,足以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 ,这种情况称为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这种共病在初级保健人群中的患病率达 1 9% ,与单一焦虑或…  相似文献   
9.
编辑先生 :5 -羟色胺综合征是某些精神药物严重的副反应。我们对此缺乏了解 ,请那位专家赐教有关这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预后、治疗和预防等知识 ,谢谢 !河南省几位精神科医师答读者来信河南省几位精神科医师 :5 -羟色胺 (5 - HT)综合征 (serotonin syndrome)是由于各种原因促使脑内的突触间歇中 5 - HT含量增加所致。由于新型的抗抑郁剂不断应用 ,临床上对该类药物所引起的副反应较为关注 ,近几年来国内陆续有 5 - HT综合征的个案报告[1~ 2 ] ,因 5 - HT综合征在不同病人表现不一 ,至今尚未足够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关于 5 …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收集我院1980~1989年神经科病房确诊的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123例,其中出现精神症状者35例(28.4%),首发为精神症状者8例,精神与神经症状间隔可长达8年之久。精神症状以欣快、抑郁和思维障碍占首位,各14例,其中抑郁而自杀者4例,其次为智能、知觉和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