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鲁米那)对初次确诊的农村地区惊厥性癫(痫)患者的疗效,为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方案.方法:对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农村癫(痫)患者利用头颅CT及脑电监护进行诊断,采用苯巴比妥进行单药治疗,根据病情进行药物剂量调整,预约患者定期复诊,根据癫(痫)发作减少的百分率评估疗效,治疗结果用Spssl 9和Eexcel 20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87例患者,其中完成1年治疗过程的120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至少50%,半数患者在服药第一个月就取得较好疗效,药物耐受性良好,总显效有效率达72%;女性疗效高于男性(x2=8.37,P=0.001),依从性好的疗效高于依从性不好者(x2=3.9,P=0.048).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方案适合农村惊厥性癫(痫)患者,多数惊厥性癫(痫)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疗效,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注射家兔自体动脉血到达脑基底节区的方法,构建家兔脑出血模型,分析不同时间段注射血液后头颅CT值的演变规律,探讨脑出血后头颅CT混合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家兔70只,根据注入脑组织血液成分的不同分为全血组(50只)、血浆组(10只)和血清组(10只);对于全血组,根据注血间隔时间的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分别为A亚组(间隔1 h)、B亚组(间隔2 h)、C亚组(间隔3 h)、D亚组(间隔4 h)、E亚组(间隔5 h),每组10只,首次注射自体动脉血形成血肿后分别在不同时间段内再次注射相同成分的血液到血肿周边形成二次血肿;对于血清组和血浆组,于注射全血形成血肿后同时间段内向血肿周边或对侧分别注射自体血血清或血浆,造模完成后立即行头颅CT,记录家兔头颅CT不同区域的CT值,对比注射不同血液成分CT值的变化和同一血液成分间隔不同时间CT值的变化规律。结果:全血组经不同时间段向颅内注血可形成高低不同密度的血肿病灶,其低密度部位CT值高于脑组织与脑脊液,类似混合征表现;血清和血浆组亦可形成高低密度,但低密度部位与脑脊液CT值相近,不易区分,不符合混合征征象。结论:二次出血可能是脑出血头颅CT混合征的形成原因,而低密度区可能是首发出血,高密度区则可能是新发出血。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颞叶癫(疒间)(TLE)是药物耐受性的难治性癫(疒间).对于药物控制不好又不适宜手术的TLE患者来说,脑的深部海马电刺激(hippocamp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HES)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治疗手段.癫(疒间)动物模型及人体临床实验均发现HES可显著减少癫(疒间)发作频率或使发作间期棘波数量减少.其产生抗癫(疒间)作用的机制可能是电极周围神经元被抑制的结果,也可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的结果,或是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活动特点,为判断和切除癫痫病灶提供神经电生理学依据.方法 对16例非侵入性手段难以明确病灶的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患者进行双侧海马电极监测,患者停用抗癫痫药在非麻醉状态下监测48~72 h,分析癫痫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图资料,探讨耐药性颞叶内侧癫痫发作前期海马电极脑电活动特点.结果 16例发作间期记录到背景活动基础上出现局限于某几个电极点的阵发性高幅慢波1例、发作性快波节律1例、棘波或棘尖慢复合波14例,视为异常脑电活动;经过48~ 72 h监测,10例监测到33次临床癫痫发作,发作起始期海马电极均可记录到清晰可辨的癫痫样脑电波形.结论 颞叶内侧癫痫临床发作起始期海马电极癫痫样放电清晰可辨,部位局限,易于确定癫痫性活动起源部位.对于非侵入性手段难以判断癫痫样放电起源的颞叶内侧癫痫可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植入海马深部电极进行脑电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剂量苯巴比妥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效果,企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急诊人院的21例以全身惊厥性SE为突出症状的患者,在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进行常规抗癫痫药物(AED)静脉滴注,若癫痫发作症状难以控制则改用大剂量苯巴比妥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常规AED治疗时,患者24h内癫痫缓解率为20%;没有完全控制者,改用大剂量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后24h内癫痫均得到完全控制。结论:大剂量苯巴比妥治疗难治性SE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常规治疗方法无效时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治疗脑出血能否改善患者发病后3月的临床预后。 方法:纳入选择保守治疗 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和他汀组47例。2组均按中国脑出血指南进行治疗,其 中他汀组于入院后24 h内开始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此后按照20 mg/d的剂量继续服用90 d;随访主 要结果指标是随机化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序贯分析及不良结局的患者比例,不良结局定 义为死亡(mRS评分=6分)或重大残疾(mRS评分3~5分)。mRS≤2分认为临床结局良好。次要结局指 标是治疗后患者血肿体积的影像学变化。 结果:他汀组治疗有效且结局良好31例(65.96%);对照组结局 良好31例(36.9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随访观察对照组死亡27例(32.14%),他汀组死亡6例 (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至随访结束他汀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没有因他汀 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而需停药者,且他汀组再次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无明显增加。结论:选择保守治疗的脑出 血患者于入院后24 h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3月时患者预后情况,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云南省2015年精神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全省精神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普查云南省16个州(市)的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计算精神卫生资源按人口、地理面积和人均GDP配置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差别指数。结果云南省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科执业医师、精神科注册护士、床位数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差别指数分别是0.30/0.25、0.21/0.19和0.20/0.18,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差别指数分别为0.49/0.36、0.47/0.36和0.46/0.34,按人均GDP配置的基尼系数/差别指数分别为0.42/0.35、0.43/0.38和0.43/0.35。结论云南省精神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相对公平,按地理面积配置和人均GDP配置处于警戒水平,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相似文献   
9.
朊蛋白病是由朊蛋白引起的一种进行性恶化的、广泛的中枢神经慢性非炎性致死性变性疾病。全世界范围年发病率大约1~1.5/100万,90%为散发病例,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起病形式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进展迅速,死亡率100%,发病至死亡的病程常多不足1年,平均存活时间6个月,发病早期与其他痴呆综合征鉴别困难。现将我院2012年12月19日住院的1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脑电图(EEG)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病灶区灌注罗格列酮(RSG)对家兔脑出血(ICH)模型血肿周围咬合蛋白和闭合小环蛋白1(ZO-1)mRNA表达水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家兔45只,体质量2.0~2.5 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CH模型组和罗格列酮(RSG)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5只用于BBB测定)。对照组模拟制作颅内血肿的过程,穿刺成功后对兔靶点注射等渗盐水0.3 ml,6 h后再次注入等渗盐水0.1 ml;ICH模型组穿刺成功后靶点注射自体非抗凝动脉血0.3 ml,6 h后靶点再次注入等渗盐水0.1 ml;RSG治疗组在ICH模型制作成功后6 h,血肿区灌注RSG 0.5 mg(溶于0.1 ml等渗盐水中)。继续饲养至第7天,对各组家兔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urdy评分)后处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咬合蛋白及ZO-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甲酰胺方法测量血肿周围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以评估BBB通透性。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对照组、ICH模型组、RSG治疗组Purdy评分分别为(2.53±0.05)、(8.13±0.06)、(6.67±0.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116,P0.01);与对照组比较,ICH模型组、RSG治疗组的Purdy评分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ICH模型组比较,RSG治疗组的Purdy评分降低(P0.05);(2)咬合蛋白及ZO-1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ICH模型组、RSG治疗组咬合蛋白及ZO-1 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每组分别为1.013±0.051、1.001±0.045;0.221±0.017、0.247±0.019;0.498±0.041、0.613±0.045;F值分别为443.924、381.929,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ICH模型组、RSG治疗组咬合蛋白及ZO-1 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1);与ICH模型组比较,RSG治疗组咬合蛋白及ZO-1 mRNA的表达增加(均P0.05);(3)BBB通透性:对照组、ICH模型组、RSG治疗组EB含量分别为(12.0±1.0)、(51.6±0.9)、(36.4±1.0)μg/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516,P0.01);与对照组比较,ICH模型组、RSG治疗组的EB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与ICH模型组比较,RSG治疗组EB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病灶区灌注RSG可明显改善家兔ICH后的神经功能,增加血肿周围脑组织咬合蛋白和ZO-1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BBB通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