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关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是否须停用抗血栓药物尚无定论。总结既往研究提示,口服抗血栓药物对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相对安全的。对于心脑血管意外高风险患者,建议围手术期可以不停用抗血栓药物。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关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是否须停用抗血栓药物尚无定论。总结既往研究提示,口服抗血栓药物对于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相对安全的。对于心脑血管意外高风险患者,建议围手术期可以不停用抗血栓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3a期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诊治T3a期前列腺癌患者38例,年龄48 ~ 84岁,平均71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0.000 ~99.800 μg/L,平均56.300 μg/L;Gleason评分5~9分,平均7.6分;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10.0%~ 100%,平均65.3%.治疗方案为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观察患者联合治疗的效果,并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患者术前年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和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为变量,分别对生化复发、远处转移和总体生存状态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38例患者随访9~ 109个月,平均69个月.19例出现生化复发,发生时间在术后1~ 40个月,平均13.4个月.13例出现远处转移,发生时间在术后1 ~ 70个月,平均19.7个月;15例死亡,9例死因为前列腺癌复发,6例为其他死因,平均死亡时间为术后52.2个月(9.0~98.5个月).总体的5年无生化复发率、无远处转移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4.1%、68.6%、82.4%及75.8%.29例患者出现1~2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8例患者出现1~2级胃肠道不良反应.在单因素分析中,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对生化复发(x2=17.240,P=0.000)、远处转移(x2=18.641,P=0.000)及总体生存状态(x2=8.970,P =0.003)有显著影响;Gleason评分对远处转移(x2=12.484,P=0.000)和总体生存状态(x2=6.575,P=0.010)有显著影响;年龄对总体生存状态(x2=5.179,P=0.023)有显著影响.结论 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是T3a期前列腺癌的可选择方案,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是影响患者生化复发、远处转移及总体生存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使用125I粒子进行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后粒子移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3年12月~2010年6月共270例T1~T2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近距离治疗,累计植入粒子17 010粒,平均每位患者植入63粒.骨盆正位X线检查及盆腔平扫CT检查结果使用ITPS 3.2软件分析,测算靶器官实际剂量分布状况.同时记录粒子移位发生部位、前列腺体积、粒子埋植数量、术中实际使用植入针数量、前列腺包膜外粒子分布数量、是否有TURP手术史、患者PSA水平、肿瘤Gleason评分、临床肿瘤分期、术中耻骨弓遮挡情况、前列腺中叶突人膀胱情况等因素.结果 24患者出现粒子移位(24/270,8.9%),其中21例患者出现单个粒子移位,3例患者出现2枚粒子移位.移位粒子数共27粒(27/17 010,0.16%),其中肺部移位粒子6粒,移位至皮下或耻骨后其他区域19粒,排出体外2粒.结论 术前缩小前列腺体积、减少粒子埋植总数量及包膜外粒子分布数量可减少粒子移位发生率,粒子移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途径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进行手术者21例,未手术者11例。结果 21例手术患者中获得随访16例,生存(28.6±6.5)个月;11例未手术患者中获得随访8例,生存(10.3±3.2)个月。结论超声及CT是早期发现肾上腺转移癌的有效手段。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若一般情况好,无明显肾上腺外转移,且原发肿瘤能得到有效控制,转移病灶应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初诊无远处转移的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为10分前列腺癌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月至2014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初诊无远处转移的Gleason评分10分前列腺癌患者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全盆腔外放疗联合长期内分泌治疗。全盆腔外放疗的照射剂量为50.0 Gy, 前列腺、双侧精囊腺及区域阳性淋巴结加量至76.2~78.0 Gy。内分泌治疗采用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加每月注射一次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及联合治疗效果, 并运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年(26~75个月)。治疗前中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为11.2 μg/L, 其中6例低于20 μg/L, 3例高于70 μg/L。中位穿刺活检针数阳性率为90.9%。TNM分期:3例T2c, 4例T3a, 2例T3b; 6例N0, 3例N1; 9例M0。随访期间, 6例患者出现生化复发, 其中5例进一步发展为转移性前列腺癌; 4例患者死亡, 其中3例死于前列腺癌。5年无生化复发率、无远处转移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8.6%、57.1%、66.7%和57.1%。5例出现1~2级早期放疗胃肠道不良反应, 6例出现1~2级早期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无晚期胃肠道及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无骨折、心血管意外等严重内分泌治疗并发症。  结论  初诊无远处转移的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10分前列腺癌常伴穿刺阳性范围大、肿瘤分期偏晚等高危因素, 患者通常预后不良, 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等及时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方案往往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近11年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统计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完成的腹腔镜手术5 386例,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主要并发症、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 386例,男2 651例,女2 735例,年龄8~86岁(平均49.0岁)。肾上腺相关手术2 411例,占44.7%;腹膜后肿瘤切除术167例,占3.1%;肾癌根治手术763例,占14.2%;肾部分切除手术441例,占8.2%;肾囊肿去顶手术784例,占14.6%;半尿路切除手术279例,占5.2%;肾盂、输尿管成形手术74例,占1.4%;前列腺癌根治手术141例,占2.6%;膀胱全切手术71例,占1.3%;其它手术255例, 占4.7%。术中出血量10~3 000 mL(平均97.5 mL),术中需要输血治疗的有270例;总住院天数3~133天(平均18 d),术后住院日2~35 d(平均6.3 d)。共发生各类并发症346例(6.42%),其中腹膜损伤198例,胸膜损伤12例,皮下气肿72例,尿瘘24例,下腔静脉损伤15例,胰瘘6例,淋巴瘘10例,伤口延期愈合8例,肠瘘1例。通过年份分层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及输血情况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几乎涵盖了所有泌尿外科疾病,不同时期、不同手术种类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差别,但一般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蛋白组学技术对前列腺癌血清差异蛋白进行筛选, 并建立前列腺癌诊断模型。  方法  2010年3月至5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病房采集12例前列腺癌患者及11例非前列腺癌对照者血清样本, 应用弱阳离子磁珠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技术对前列腺癌患者和对照者血清进行差异蛋白研究, 筛选出多个前列腺癌血清差异蛋白, 并应用ClinProTools 2.2软件通过遗传算法建立诊断模型。  结果  共筛选出前列腺癌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蛋白峰126个, 具有较明显差异的蛋白峰24个(P=0.178)。通过遗传算法优化选择, 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5个差异蛋白峰建立诊断模型, 交叉验证准确性为81.82%, 识别能力为100%。  结论  应用磁珠联合MALDI-TOF MS技术及遗传算法成功建立前列腺癌血清差异蛋白的诊断模型, 该模型识别能力高, 有助于减少前列腺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9.
0.7%,21/196),其中18例患者出现单个粒子移位,3例患者出现2枚粒子移位.移位粒子数共24粒(0.2%,24/11 995),其中肺部移位粒子6粒,粒子移位至皮下或耻骨后其他区域16粒,排出体外2粒. 结论 前列腺体积、粒子植入总数量及前列腺包膜外粒子分布数量与粒子移位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发生粒子移位后局部靶器官治疗剂量不受影响,粒子移位无严重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盏憩室去顶术后漏尿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8例术后漏尿的患者,术前均误诊为肾囊肿,术后证实为肾盏憩室。在逆行插入D-J管的基础上,1例漏尿自然愈合;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采取微创顺行切开扩大憩室颈的方法,4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缝合憩室颈开口,灼烧憩室腔黏膜。结果所有患者漏尿均愈合,患者无发热,无腰痛,B超显示患肾周围无积液,其中6例憩室完全消失,2例可见憩室较术前明显减小。结论肾盏憩室行去顶减压后出现的漏尿不易自行愈合,应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较好。而术前正确诊断肾盏憩室是减少术后漏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