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独山子石化公司加氢重汽油中的硫醇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加氢重汽油中硫醇主要为正戊硫醇、正己硫醇和C7异构硫醇.采用固定床脱硫醇催化剂BXMC,以不同硫醇含量的加氢重汽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采用100mL固定床装置进行脱硫醇工艺评价试验,考察了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脱硫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1000h寿命试验.结果表明,体积空这是影响脱硫醇效果的关键因素,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脱硫醇效果的影响较小,固定床脱硫醇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体积空速1.5 h-1、反应温度45℃、反应压力0.1 ~0.3 MPa,活化剂加入量100 ~200 μg/g.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1000h寿命试验期间,能够将加氢重汽油中的硫醇质量分数降至10 μg/g以下,说明该脱硫醇催化剂对加氢重汽油中的二次硫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镍氢化物/分子筛(NiH/Hβ)烷烃异构化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为300 ℃,反应压力为2.0 MPa,氢/油摩尔比为4.0及质量空速为1.0 h-1时,NiH/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活性最优,正己烷的转化率为83.0%,异构烷烃的选择性与收率分别达到78.6%、65.2%。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NiH/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机理,证明NiH金属活性中心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氢功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萃取法结合GC/双火焰光度检测器技术,研究了碱洗、固定床脱臭和液-液脱臭等脱硫醇工艺中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硫醇类型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硫醇以C6及C6以上硫醇为主,C6及C6以上硫醇硫质量占总硫醇硫质量的92.1%;碱洗前后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硫醇的种类相同,但各硫醇单体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碱洗后正戊硫醇和正己硫醇的相对含量降低,而C6异构硫醇及C6以上硫醇的相对含量增加;采用不同脱臭工艺或不同深度脱臭处理后,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的硫醇都以苯硫酚和C7及C7以上硫醇为主,苯硫酚和C7及C7以上硫醇硫的质量占总硫醇硫质量的81%~91%,表明大分子硫醇的脱除较为困难,脱臭过程中大分子硫醇的脱除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重油快速热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以恒源减压渣油为原料、石油焦为热载体,考察了反应温度、水油比、热载体藏量和石油焦改性等条件对重油快速热解反应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各操作条件对重油快速裂解产物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反应温度和对石油焦进行改性的影响最大;在反应温度660℃、水油质量比1.323、热载体藏量20g和采用KOH对石油焦进行改性的优化条件下,乙烯质量产率为13.91%,乙烯、丙烯、丁烯的总质量产率为23.00%,乙烯产率远高于其它烯烃产率。  相似文献   
5.
将Ni负载在H-ZSM-5和H-MOR分子筛催化剂上,以异丙苯为模型化合物对分子筛催化剂加氢脱烷基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分子筛复配比例、金属含量和酸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处理后的分子筛催化剂,异丙苯转化率和苯、甲苯、二甲苯(BTX)的收率有明显提高。当反应温度为340 ℃、压力0.8 MP和空速1 h-1时,其转化率为81.5%,BTX收率为72.8%,选择性可达89.2%。  相似文献   
6.
石油沥青质组成复杂,氢/碳原子比低,硫、氮等杂原子含量高,给石油开采、运输和加工处理带来困难,究其原因是石油沥青质分子结构复杂,极易发生超分子聚集,形成聚集体。目前对沥青质超分子聚集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并被石油化学工作者广泛接受。沥青质超分子聚集是通过电荷转移作用、偶极作用以及氢键作用形成沥青质分子之间的缔合,这些弱相互作用在石油体系的分子间普遍存在,实现沥青质聚集体的解聚是重质油高效轻质化的基础。研究表明,采用化学方法改变沥青质分子结构或采用物理方法改变沥青质物理状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沥青质聚集体解聚。  相似文献   
7.
以氯化镍为镍源,次磷酸钠为磷源,合成活性组分NiP,再通过干混法制备出正己烷异构化新型催化剂NiP/Hβ;采用XRD、FT-IR、NH3-TPD以及H2-TPR等手段分析该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及NiP在载体上的分散程度。在温度为280 ℃、正己烷质量空速为1 h-1、氢压为2 MPa、氢/油摩尔比为3条件下,考察了4%NiP/Hβ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活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正己烷转化率超过80%,异构烷烃收率70%左右、选择性可维持在90%。另外,剖析了NiP/Hβ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除技术,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络合法及生物法等几种脱硫方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种方法在油品脱硫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硫技术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其中载体改性、络合-吸附结合、反应脱硫及生物脱硫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降低流化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问题,从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加氢脱硫技术中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和新型整体式催化剂;重点评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中渗透汽化膜法脱硫、离子液体脱硫以及分子识别脱硫新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指出虽然目前非加氢脱硫技术工业化程度不高,但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石油大学(华东)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并对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