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传统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在《粮油品质分析》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与PBL教学法融合的模式。通过对结课成绩、学习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相比,受试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更浓厚,知识掌握更扎实。  相似文献   
2.
细菌在生长繁殖时,细菌蛋白的表达受到环境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细菌蛋白表达具有复杂性。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致病菌污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和外毒素均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需要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定量分析和鉴定食品中的细菌毒素。蛋白组学方法可以揭示细菌蛋白组成及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感染过程中菌体蛋白表达变化和致病机制理。其中,细菌蛋白样品的前处理作为细菌蛋白组学研究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鉴定的细菌蛋白质量。本文主要阐述目前细菌蛋白组学研究中菌体蛋白和胞外蛋白样品制备方法及其对蛋白鉴定和定量的影响,将为更深入的开展细菌蛋白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表型特征和益生特性两方面研究嗜铅乳酸菌JT_1在优化后的M1培养基和加入魔芋粉的M2培养基中连续传代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嗜铅乳酸菌JT_1在两种培养基中,连续传至1 000代时,形态并没有发生改变,菌落呈不透明白色突起,表面光滑,与原始菌株的菌落形态一致;连续传代并没有改变培养周期内总生物量和周期末活菌数的变化;菌株JT_1对p H为2.5的人工胃液、p H为8.0的人工肠液以及0.3%的胆盐的耐受能力基本保持稳定;菌株所特有的吸附Pb2+功能在传代过程中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吸附率基本稳定在60%左右。为嗜铅乳酸菌JT_1的可持续性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1种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三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加以应用。方法:设计3种待检目的菌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试剂盒,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抗干扰性、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该试剂盒特异性好,灵敏度高,3种待检目的菌在不同食品介质中的检出限均达到101CFU/mL,抗干扰性强。在6个月保存期内,其稳定性和准确性均未发生改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试剂盒可同时检测上述3种病原菌,且具有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等特点,可用于禽肉及其制品的日常微生物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豆发芽期间维生素C、异黄酮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发芽期间不同芽长的维生素C、异黄酮含量及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确定大豆发芽的最佳长度。结果维生素C的含量随着发芽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发芽长度为5 cm时,每100g大豆芽中含维生素C为120.09 mg;大豆异黄酮在芽长3 cm时达到最高值,含量比未发芽前增加了17.28%,之后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大;较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未发芽大豆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表现出更强的清除能力;发芽后,在芽长为4 cm时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结论大豆发芽到4 cm时为最佳食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对铅离子有吸附能力的嗜铅肠球菌JT_1作为体内排铅试剂的排铅机理。建立大鼠铅中毒模型,模型组血铅水平达到600μg/L即造模成功。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大鼠嗜铅肠球菌JT_1的发酵液,4周后处死,无菌采集结肠进行菌落计数,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能谱分析。同时,采集大鼠血液、尿液及粪便测定其铅含量的变化。结肠菌落计数结果显示:铅中毒模型组大鼠结肠乳酸菌总数较其它组少,差异显著(P0.05);灌喂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和对照组菌落总数高于未灌胃空白组和染铅组,差异显著(P0.05)。结肠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仅能在灌喂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结肠内发现类似嗜铅肠球菌JT_1的菌体,能谱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内菌体表面铅含量明显增多,说明铅离子在菌体表面形成金属沉积物。灌胃嗜铅肠球菌JT_1的模型组大鼠的血铅水平均低于灌胃前,差异显著(P0.05),且该组的粪铅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嗜铅肠球菌可在大鼠结肠存活,嗜铅肠球菌JT_1与铅离子主要以表面吸附的形式排铅,在灌胃嗜铅肠球菌JT_14周后能有效降低大鼠血铅水平,其排铅的主要途径是随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消费者优质蛋白摄入多样化的需求,本研究以豌豆蛋白为原料开发出了一种植物乳发酵制品。通过试验确定了发酵时间和发酵剂最适接种量;分析了在一定范围内豌豆蛋白粉、豌豆淀粉和绵白糖的添加量与感官品质的关系,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三者的最优添加量。结果表明,发酵时间4 h、发酵剂接种量10%时发酵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100 g纯净水中加入6%的豌豆蛋白粉、1%的豌豆淀粉和10%的绵白糖,所得制品感官评分最高。该制品的主要物性指标如下:亮度(L*)为74.74±0.02、硬度为124.45±0.30 g、粘性为233.11±7.27 g·s、持水力为92.13%。制品属非牛顿流体且显弹性,与传统酸奶相比,制品表面微观结构更致密、孔隙更多且更小。因此,本研究为开发新的植物基酸奶并进一步拓宽植物原料在酸奶应用及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