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1.
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十聚甘油单油酸酯(DGMO)与酪蛋白酸钠(NaCas)的复合物,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探究了两者质量比对NaCas-DGMO复合物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NaCas-DGMO复合物的pH值、盐离子耐受性及米糠油水包油乳液乳化性质。结果表明:NaCas与DGMO质量比1:2、80 ℃反应1 h能获得稳定复合物,粒径为238.10 nm,PDI为0.27;浊度实验表明NaCas-DGMO复合物能稳定存在,荧光光谱和FT-IR表明NaCas与DGMO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同时两者相互作用导致NaCas的表面疏水性增强(319.46增至596.45);NaCas-DGMO复合物更耐酸和盐离子变化;NaCas-DGMO复合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水包油(O/W)乳液性质,能在油滴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层,防止油滴凝聚。构建的O/W乳液包封柠檬醛后具有很好稳定性,粒径为208~225 nm,PDI为0.18~0.27,储存28 d柠檬醛保留率达78.83%,能实现对柠檬醛的有效保护。因此,NaCas-DGMO复合物不仅能有效稳定O/W乳液,更能将O/W乳液应用于脂溶性活性物质的良好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煤的非均匀势阱分布及其对甲烷吸附/解吸过程的影响,在吸附科学和分子动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非均匀势阱模型。该模型可以表征煤的吸附/解吸性能以及精确计算出煤体内不同势阱所对应的势阱数量。为了验证非均匀势阱模型对煤的吸附/解吸性能方面的表征能力的准确性,将其与Langmuir模型分别对甲烷吸附/解吸过程进行拟合,再将拟合数据和等温吸附线的相关系数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均匀势阱模型在表征煤体的吸附/解吸性能方面更优。在研究煤体内的势阱分布时,发现煤在不同温度压力下对甲烷的吸附/解吸过程中,煤体内的势阱分布出现明显差异。在分析煤的势阱规律时,发现在吸附阶段煤体内的势阱数量比解吸阶段多,但解吸过程中煤的平均势阱深度比吸附过程大。并且平均势阱深度随着煤阶的降低而降低。在吸附阶段势阱数量集中在某个势阱深度的范围内,但在解吸阶段势阱数量的分布相较而言就更分散。在同一温度下,势阱数量随着煤阶的降低而减少。从势阱分布来看,在相同温度下,高煤阶煤的势阱分布方差明显比低煤阶煤的势阱分布方差要大得多。温度上升会使得平均势阱深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于同一煤阶而言,温度的变化对5~15 kJ/mol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