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越南食品法规体系、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标准、标签法规以及进口食品法规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对比了越南婴幼儿配方奶粉与国内最新婴配标准的差异,对下一步越南婴配产品标准及其他相关法规的更新进行了前瞻性评估。对于国内乳粉企业或其海外工厂,针对其未来可能针对越南市场进行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开发及产品进口登记事宜提供了具体的法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定位牛乳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B细胞表位,分析不同类型表位之间的氨基酸组成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某些线性表位是构象性表位的组成部分,IgE与IgG表位存在共同区域。本研究得到的表位是牛乳过敏诊断和预后的候选生物标志物,也可用于指导于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推动益生菌复合配方工业化生产。方法:建立小鼠便秘、肠黏膜损伤、腹泻模型,考察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排便情况、肠黏膜组织切片,并结合肠黏膜损伤评分和腹泻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浓度益生菌复合配方能显著提高便秘模型小鼠的黑便粒数、重量和小肠墨汁推进率,同时显著降低肠黏膜损伤模型小鼠的肠黏膜损伤评分,减轻组织病理损伤。对于腹泻模型小鼠而言,低、中、高浓度益生菌复合配方干预均可显著降低小鼠肠黏膜损伤等级。结论:中、高浓度的益生菌复合配方均具有改善小鼠便秘,减轻肠黏膜损伤,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其中高浓度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通过体外益生特性和安全性评价试验,从4株植物乳杆菌中筛选出益生特性较好的益生菌菌株B14,并对B14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B14与其它菌株相比,其对二甲苯和十六烷的疏水率达到80%以上,自聚集能力超过85%,共聚集能力超过75%,表现出更好的益生特性,同时,B14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达到30.756%,且初步判定为安全菌株。将植物乳杆菌B14作为辅助发酵剂添加在发酵乳中,24 h内发酵乳的黏度、滴定酸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表明植物乳杆菌B14具有作为发酵乳益生菌辅助发酵剂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方法对麦芽糊精基因组DNA进行提取,从中选取满足麦芽糊精材料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的最好的DNA提取方法。以市售麦芽糊精为材料,分别采用CTAB、SDS和异硫氰酸胍3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光密度检测结果显示,异硫氰酸胍法的提取量和纯度均优于SDS法和CTAB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异硫氰酸胍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谱带清晰、重复性好,SDS法和CTAB法提取的基因DNA观察不到谱带;3种方法提取的麦芽糊精基因组DNA都能够满足PCR分析的需要。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有效地从麦芽糊精中获得DNA,然而异硫氰酸胍法优于SDS法和CTAB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母乳源乳酸菌对不同低聚糖的利用特性,比较了8株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在6种低聚糖及复配低聚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菊粉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促生长作用(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能明显促进植物乳杆菌M113的增长;鼠李糖乳杆菌M53对低聚半乳糖的利用情况优于其他低聚糖;2株双歧杆菌对低聚半乳糖和水苏糖的利用较强。所测母乳源乳酸菌均不能较好利用低聚木糖人乳中常见的2′-岩藻糖基乳糖。8株母乳来源的乳酸菌对低聚糖的利用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在混合低聚糖中的生长能力取决于其偏爱低聚糖的含量。该实验结果能够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益生菌和低聚糖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通过酶法合成一种富含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1-油酸-2-棕榈酸-3-亚油酸甘油三酯(OPL)和1,3-二亚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LPL)结构脂质(SL),并研究其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选取21只健康的C57BL/6J型实验小鼠均分为3组,喂食无脂纯合日粮,并以灌胃形式分别给予小鼠相同剂量的大豆油,InFat CC(一种富含OPO的产品)和SL(富含OPO、OPL和LPL)。喂养期间观察小鼠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并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相关的脂质指标。实验表明,喂养富含OPO、OPL和LPL结构脂质(SL)的小鼠平均体重(24.97 g)低于大豆油(27.29 g)和InFat CC组(26.54 g)小鼠,SL组小鼠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0.05 mmol/g prot)、总甘油三酯TG(0.14 mmol/g prot)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质量分数(0.13 mg/g肝脏)与大豆油和InFatCC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该研究表明SL能够通过促进肝脏脂质代谢来控制小鼠体重增加,为结构脂质的膳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杀菌处理对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超高压杀菌技术是一项冷杀菌技术,近年来已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叙述了超高处理技术及其对乳中微生物和乳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耐热乳酸菌热致死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从云南传统乳制品乳扇中筛选的2种6株耐热乳酸菌在60℃和65℃热处理条件下的菌株存活情况.发现E.faeciumgrx28的耐热能力最强,D60为6.45min,D65为1.32 min与其他菌株有显著差异.分别基于Linear,Weibull和Log-logistic动力学模型,对各耐热乳酸菌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活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使用lstopt1.0软件进行数据的曲线拟合及相关系数的分析,确定在60℃的热处理条件下,Weibull模型更适合描述菌株的残活量,而在65℃的热处理条件下,Logistic模型与菌株的存活曲线更为接近,得到各菌株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乳酸菌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乳酸菌的死亡变化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野生型菌株活性较低,难以满足工业化需求,通过使用物理诱变方法可改善菌种性能,进而获得高产、优质菌株。同时需寻找快速、合适的筛选方法从突变文库中获得理想目标菌株。传统人工筛选及摇瓶培养成本高、耗时耗力,高通量筛选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探讨了传统及新型物理诱变技术原理,对比了两类诱变技术的区别及阐述了其在益生菌选育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各高通量筛选技术(微量滴定板筛选、荧光激活细胞分选、生物传感器的筛选、液滴微流控平台筛选及模式动物平台的筛选)的特点及其在益生菌筛选的相关应用。本文为后续降低筛选成本、提高筛选效率、获得高产理想目标菌株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