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酶促合成机制和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中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是一类与茶黄素(theaflavins,TFs)相似的由儿茶素组成的二聚体化合物。连苯三酚型儿茶素酶促氧化会形成聚酯型儿茶素,其形成过程也受到底物、p H值、温度和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对聚酯型儿茶素研究的深入,其功能活性也成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聚酯型儿茶素的双黄烷醇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特殊的抗氧化、抗癌防癌、抗病毒、降脂等生物学活性。同样由儿茶素形成的一类物质-茶黄素,其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功能活性,与聚酯型儿茶素间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对近年聚酯型儿茶素酶促合成机制、形成影响因素以及生物学活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与茶黄素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2.
茶叶香气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茶叶品质决定因子之一。茶叶的香气主要受茶叶种类、制作方法、品种、产地等因素影响,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茶叶的品质起决定作用。茶叶中香气组分复杂,检测技术多样,主要包括GC-MS、GC-O、电子鼻等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茶叶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六大茶类和窨制茶的主要香气组分及其差异,概述了茶叶香气成分的四种主要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及在茶叶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醛类、酮类、杂环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检测及香气组分定量这两个难点是今后茶叶香气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3.
炒青绿茶经水提取后,茶汤用0.2μm孔径的膜过滤,滤液依次经过150k、20k、6k u的膜组件进行分级和浓缩,分别对各部分截留液和滤过液中的总糖、多糖、糖醛酸、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等化学成分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茶汤中50%以上的干物质能够透过20k u的膜,对于多糖来说,则以20k u膜截留液中含量最高,其占干物质的比重可达到36.86%,150k u膜和6k u膜截留部分中多糖含量分别为27.13%和21.16%,而透过6k u膜部分中占干物的含量则仅为1.09%,由此可见,膜分离处理对于茶多糖的分离纯化效果明显;相关的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等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亦说明了膜技术在茶汤中化学成分分离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4.
红茶萎凋处理温湿度条件对PPO、POD及茶多酚和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控制不同温湿度进行萎凋,然后在较理想的揉捻、发酵、干燥条件下制成红茶.检测加工期间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茶多酚、茶色素含量.研究表明:不同温湿度处理萎凋期间PPO活性与萎凋叶含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对湿度(RH)70%萎凋制得的红茶茶黄素含量最高,红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形成茶色素类与PPO、POD活性关系紧密,并且萎凋叶POD活性与成品茶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红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会发生歧化和苯骈化反应,萎凋期间叶片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后期儿茶素的转化具有一定作用。红茶揉捻开始,儿茶素氧化同时参与歧化反应生成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TSs)和苯骈化反应生成茶黄素(Thea?avins,TFs),2类二聚物是儿茶素氧化的主要氧化产物,且均不稳定。通过萎凋程度和萎凋温湿度两部分实验,探究了萎凋对主要儿茶素歧化和苯骈化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萎凋条件对2种途径有一定影响,萎凋3~12 h时,时间越长制成的红茶TFs含量越低,TSs含量越高,60%湿度和20℃萎凋处理有利于歧化反应生成TSs;EGCG含量占儿茶素总量的一半上,红茶揉捻期间EGCG氧化的歧化途径高于苯骈化途径,随着发酵时间延长,歧化途径占比逐渐降低,干燥工序中TSs含量升高,TFs含量降低。综合来看,萎凋作为红茶加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通过萎凋条件调节儿茶素的歧化和苯骈化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36.
以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分别考查了提取溶剂、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固液相比等因素对提取茶叶多糖效果的影响,并与热水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微波辅助下,水和20%乙醇提取多糖的效果好,微波功率越高越有利于多糖提取,总提取时间以60min以上为宜,液固相比达到151即可.该技术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较,提取率高,节省溶剂,明显提高了提取效率.茶叶粗多糖对正常小鼠空腹血糖水平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作用强度较弱,且维持时间较短;对小鼠淀粉和葡萄糖负荷糖耐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详细介绍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色素、香料、医药工业、石油化工、农药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这对食品和油脂等相关工业推广应用分子蒸馏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8.
葛根异黄酮的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提取技术为主,分别考查了提取溶剂、温度、提取时间、固液相比等因素对提取葛根异黄酮效果的影响,并对微波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在常规提取条件下,40%和60%乙醇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效果好,总提取时间以3h为宜,液固相比达到10:1即可。微波辅助提取有利于提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超声波辅助提取效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9.
以50个普洱熟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11个化学成分和感官审评结果间的相关性,揭示影响品质特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浸出物、总糖、茶多糖、茶多酚、氨基酸和茶色素与品质呈正相关;水分、总灰分、pH值、粗纤维和咖啡碱与品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0.
做青对黄棪乌龙茶香气与醇系香气前体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E法分析了黄棪原料叶和杀青叶的香精油及其香气组分和在茎叶中的分布,拟探明做青对乌龙茶游离态香气和结合态醇系香气前体分布与含量的影响及乌龙茶主要香气形成途径.结果表明,黄棪原料叶中游离态香精油含量以茎中最高,达20.95mg/kg,叶最低;键合态醇系香气的数量分布与游离态香气正好相反.杀青叶中游离态香精油含量差异不大,以梢中最高,达48.22mg/kg,叶最少.通过做青,茎叶游离态香精油大量增加,使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做青使茎、叶键合态醇系香气总量减少了13.2%~27.4%.从橙花叔醇、香叶醇键合态含量变化结果推断:萜烯类香气的产生可能主要是由异戊烯焦磷酸(IPP)通过多级酶促反应转化而来,而糖苷酶水解释放途径仅为次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