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4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英楠  刘妍  宁森  吴丹 《云南化工》2019,(2):100-101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高级氧化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水污染控制技术。非均相活化或硫酸盐诱导产生(SO_4~-·)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其中锰氧化物是一类廉价、高效的过硫酸盐活化材料。综述了四类锰氧化物在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某零件公司冲压"制动器防尘罩"零件,材质切换过程中发生板材不适用的情况,文章通过两种模式对照计算的方式,准确表达板料恶化趋势,并通过模拟分析给出性能调整方向,提高抗拉值并优化表面微观形貌以改善摩擦系数,使后续供货使用性能得到改善,用户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应用扎根理论将预制构件生产的风险因素归纳为4个方面:技术风险因素、组织管理风险因素、经济风险因素和人员风险因素;并引入解释结构模型(ISM)理论,分析风险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预制构件生产风险因素ISM模型。模型将风险因素划分为五级,可概括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三类,且针对根本影响因素提出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以期提高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力图在审视19世纪建筑史学与建筑思想大环境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詹姆斯·弗格逊(James Fergusson)——19世纪下半叶英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史作者,亦是最早的中国建筑的书写者之一.通过对其艺术思想、历史观与世界观的梳理,可以找到他对于东方建筑的认知与价值评判的思想根源.并力图客观地评价他思想中的时代先进性与矛盾性,以及对于后世的东方建筑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齐蒙  路璐  刘妍 《包钢科技》2021,47(1):61-65
文章研究了超低碳深冲钢中主要化学元素P、Ti对钢带强度的影响,以及主要生产工艺(如热轧冷却模式、退火温度、退火速度)对钢带强度的影响,根据客户需求,优化包钢DC04性能,降低了钢带屈强比,提高了冲压成形性,满足了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C-Mn-Nb-Ti微合金化成分设计,低P、低S冶炼以及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充分发挥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研制出N80级石油套管用试验钢.测定了N80级ERW石油套管用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研究不同冷速对相变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级纯膜MBBR工艺处理低基质河道水,研究了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的硝化性能,并同步分析了生物膜厚度、生物量及微生物种群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冬季最不利水温条件下不接种污泥直接原水启动,经过10 d系统调试成功,出水氨氮稳定达标,一、二级MBBR区出水氨氮分别为(1.35±0.38)、(0.43±0.15)mg/L,硝化负荷分别为(0.182±0.026)、(0.066±0.020)kg/(m3·d),系统氨氮去除率达到(88.98±3.03)%,同时,系统具有一定的COD去除能力;启动过程中,负荷增长至第14天达到稳定,生物膜的生物量于第28天达到稳定,一、二级MBBR区的生物量分别为(2.66±0.36)、(2.14±0.19)g/m2,生物膜厚度分别达到(197±23)、(157±17)μm;生物膜负荷具有一定余量,能够抵抗进水负荷冲击。启动阶段,生物膜物种丰富度于第21天基本达到稳定,一级生物膜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分布均匀程度高于二级生物膜,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生物膜中优势微生物主要有Nitrospira、Hyphomicrobium、Nitrosomonas、Kouleothr...  相似文献   
9.
砂岩储层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研究储层中鲜有关注却较为普遍检测到的一种包裹体类型——烃类不混溶包裹体,采集了多个沉积盆地的大量砂岩样品,利用包裹体岩相学、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包裹体气液比和水油比检测等一系列手段,研究了天然形成的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与成因:(1)油气不混溶包裹体为天然气气侵原油,因压力变化引起的油气相态分离而非均一捕获形成,具有异常高均一温度和变化的气液比与捕获相态;(2)沥青-油和(或)气不混溶包裹体成因是油包裹体被均一捕获后热裂解、气相逃逸或者油藏水洗、生物降解、气侵和热裂解等生成的沥青与油(气)非均一捕获,前者具有相似的沥青含量,后者沥青从不含到富有均有分布;(3)包裹式水膜和与水相呈分离式接触的水-烃包裹体反映油气充注储层驱替地层水的过程,微量水对均一温度影响甚微;(4)薄油膜的油-水包裹体反映水与烃类流体的相互作用,指示古油藏破坏而残余油与地层水非均一捕获或以生气为主的超压沉积盆地,携带轻烃的天然气溶解于水,"萃取油相"与地层水非均一捕获;(5)气-水不混溶包裹体表明储层中水溶气存在,具有异常高均一温度和变化的气液比,形成于压力变化引起的天然气与水的相分离过程。沉积盆地的有机质类型、构造和热演化历史,决定烃类流体的类型、成熟度、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储层流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稳定性,这些从根本上控制着不混溶包裹体发育及类型。  相似文献   
10.
孙志岩  刘妍 《当代化工》2014,(11):2388-2389
对电极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SSC)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炭材料以其廉价、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备受研究者们的青睐。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将炭材料应用于DSSC,并探究了炭材料对I3-还原反应活性和对电池效率的影响。主要针对国内外研究者制备炭对电极所使用的炭材料对I3-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电池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