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为了实现挖掘机工作装置挖掘过程的拟人化操作,对小松PC02挖掘机工作装置原液压系统进行了电液化改造,使其能够接受电信号的控制;构建了xPC目标机实时控制平台。以模糊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Stateflow(状态流)和FuzzyLogic(模糊逻辑)工具箱,提出基于Simulink的实验方案;并以石块挖掘行为作为典型的工况完成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行为理论实现挖掘机挖掘过程的拟人化操作是可行的;xPC目标机实时控制平台工作可靠;将Stateflow/FuzzyLogic和Simulink结合在一起,编程直观,修改方便。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常用活性金属表而主要涉及的缓蚀自组装膜体系以及缓蚀膜自组装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重点综述了电化学疗法、谱学技术、显微镜技术以及接触角测试等研究方法在活性金属表面缓蚀自组装膜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位-时间曲线判断不锈钢表面的活化状态,并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活化程度对不锈钢着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锈钢在35℃的5%的H2SO4溶液中进行活化时,电位会逐渐负移直至趋于平稳,当在其电位达基本稳定60s左右时,不锈钢表面具有较佳和稳定的活化状态,有利于其后着色效果的重现性;对于不同的活化状态,活化越完全时得到的着色膜表现出的耐腐蚀性也越佳。  相似文献   
4.
某风电场变压器发生区外接地故障,导致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造成整个风电场停电事故。经分析,事故原因为变压器差动保护程序存在缺陷,计算差动电流时没有消除零序电流分量,造成差动保护误动作。采取升级保护软件版本的措施后,变压器运行至今未再发生类似事故。对此提出今后对于新建变电站变压器保护的配置、选型以及设备验收应符合相关规程要求,以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钢板耐指纹涂料及其涂膜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用钢板不经处理表面很容易留下明显的指纹印或手掌印,易产生"发黑"的现象,影响其美观和耐腐蚀性能。介绍了耐指纹涂料的产生、发展历程、主要成分与作用以及相关的性能表征手段,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Cr3+和Fe3+对不锈钢着色液老化进程的协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不锈钢着色液老化过程中Cr3+和Fe3+的浓度变化情况,并采取反证法,研究了外加Cr3+和Fe3+对不锈钢基本着色液化学着色老化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r3+和Fe3+的增加(着色反应中产生的或者添加的)都会促进着色液的老化,尤其当Cr3+和Fe3+同时存在时会产生协同作用,比单纯一种离子的影响要大得多.因此...  相似文献   
7.
针对球头销球面淬火硬度不均匀,表面耐磨性能不好,硬度转变区存在退火和打刀等问题,采用新材料进行研究。通过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相结合的热处理方法,提高了表面硬度,并对工艺的加工顺序和方法进行了调整,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金属表面缓蚀自组装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防腐蚀技术,其研究对象已逐渐由惰性金属(金、铂等)转化为常用活性金属及合金材料。本文综述了常用活性金属表面缓蚀自组装膜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铜、铁、铝等金属材料表面涉及的缓蚀自组装体系,并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着色液中Ni2+浓度的变化对着色效果的影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着色工艺仍需不断完善。为此,以NiSO4为添加物,研究了着色液中NiSO4浓度的变化对201不锈钢化学着色速度及膜层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化学监控系统测量了电位-时间曲线,分析了NiSO4浓度的变化对着色速度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考察了着色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SO4可提高着色速度,但会导致着色膜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的降低。从原理上探讨了NiSO4浓度的变化对着色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机监控系统在不锈钢化学着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控制电位差的原理和实际经验开发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不锈钢表面着色微机监控系统。详细介绍该系统控制原理、传感器的确定,以及其软件设计特点与创新。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彩色不锈钢的颜色,克服不锈钢着色重现性差的问题,同时为研究温度,添加剂和不锈钢预处理等因素对不锈钢化学着色的影响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可靠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