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材是文化传承、意识渗透的物质载体.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从日本现行教材管理体系而言,权责明确的教材管理主体、具有研究性质的教材保障协会、分学段开发的众多教材出版公司并存的维稳格局,确保当前日本教材发展的科学高效、稳定持续.同时,日本教材建设也面临因成本巨大、出生率低等社会倾向而出现的教材发行供应公司和教材代售店大量倒闭的困境.对此,日本教材建设在坚持原则、深化发展和勇于创新的基础上,衍生出教材免费供给、低价提供、增加页数、完全供给、无障碍化教材和数字化教材等六大发展趋势,并与社会责任传递、社会公益发展、个性化成长、教材质量提升、人文关怀塑造、智能时代适应等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中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相关探讨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职业性作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培养规格中都应体现出职业导向的特点。厘清和明辨教育性的本质特征,认识到教育性是在专业技能学习中发挥渗透作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教育性的正确认识,导致了在职业教育中把教育性等同于文化课、通识课以及认为职业性会弱化教育性等认识上的偏差。在终身教育和智能化时代,职业性与教育性的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两者融合的土壤依托于终身学习体系和资格标准的构建,即建立统一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消除职业性与教育性的偏差,才能实现两者的融合,在终身学习时代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技能和人文道德素养的共生。  相似文献   
3.
坂元昂先生是日本教育工学的奠基人,更是中日教育技术学术交流的“催化剂”,其代表作《教育工艺学简述》自1979年翻译中文出版后,给我国早期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替代的“模板”性作用。而后,坂元昂先生曾多次访问中国,参加我国与教育技术有关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中日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论坛”就是在坂元昂先生的提议下成立的,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4次,成为目前中日两国教育技术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探察坂元昂先生教育工学之学术思想,对处在瓶颈期的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终身学习体系的内涵进行简单阐释,分析了终身学习的组织结构,同时论述了实施终身学习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从信息技术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信息技术环境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几个方面,重点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终身学习的促进作用;结合以上内容,构建了一个用信息技术支持终身学习的应用框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教育中人之发展的全面性和自由性的理想蓝图。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与可能,但也因其算法的智能削弱了人的主体性,使其置身于技术规定的场域之中。过度追逐算法驱动的精准教育而产生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风险也不断受到教育研究者广泛关注。追本溯源,算法本身的“内生性风险”及其产生的“应用型风险”不仅可能导致轻忽人之发展的全面性,还会剥夺人之主体发展的自由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从社会层面为算法主体自身的不足以及算法实践中人文价值被漠视的问题给予了解决路径;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从个人层面为教育主体正确认识算法并规避其产生的信任危机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此,算法促进教育实践过程需注重技术与制度建设的双向促进,算法信任应以知行合一维系人之主体性及其在算法实践过程中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规避策略,进而实现智能算法的实践应用与教育育人的全流程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育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人物传记"法以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何克抗教授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学术贡献进行梳理,并认为抓住支撑与推动事业发展的代表性人物,就抓住了事物发展特别是推动事物发展深层次原因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儿童编程教育与基础课程的融合已成为编程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儿童编程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是转变与重塑计算教育观念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推广与普及儿童编程教育的创新举措,更能助力编程教学与学科知识彼此协同发展。Scratch具有算法简化、媒体丰富的图像空间,自上而下、分而治之的修补理念,设计建造、交流协作的自由情境等特征优势,成为“用编程学”的媒介首选。基于此,文章以基于设计的研究为设计原则,并以4P学习法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小学科学内容为案例的儿童编程与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丰富与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并探索推广多样化的儿童编程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9.
10.
教育技术之"道"探讨的是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的必然性,也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的过程,还可以说是教育技术发展变化的内部矛盾,总括为教育技术之规律。文章通过对"道"的解读引出教育技术之"道",并继而挖掘研究教育技术之"道"的意义与价值。研究教育技术之"道"不是以具体的教育技术学知识产出为目的,而是为了提高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心智",进而有重建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