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估芪莲益髓清毒方结合热敏灸对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影响。方法:研究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共计69例(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芪莲益髓清毒方、热敏灸干预,比较各组数据:疗效、干预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发热、口糜、五心烦热、盗汗、口渴思饮等)变化、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变化、化疗不良反应情况及化疗通过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比较(50.00%vs17.14%)(P<0.05);各组患者干预前中医证候积分(发热、口糜、五心烦热、盗汗、口渴思饮等)、血清学指标(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发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滤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06年至2016年115例经我院病理科确诊为FL患者进行回顾性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其中62例住院诊治的患者中,30例接受含有利妥昔单抗方案的治疗,22例患者进行普通化疗,10例患者未行任何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62例患者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组和单用化疗组,2年OS率均为100%,5年OS率分别为90%和70%,OS间无显著性差异(P=0.332 5)。2年PFS率分别为94%和84%,5年PFS率分别为84%和49%,PFS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5 3)。FLIPI-2预后分析,中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100%、80%,有显著性差异(P=0.021 9),低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100%、95%,高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间2年PFS分别为92%、76%,低危组和高危组中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用化疗组相比PFS均无显著性差异。CD10表达阳性组的总反应率(37.14%)明显高于阴性组(22.86%)。结论:FL好发于60岁以下男性,结外病变少见,预后分层多为低危组。规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正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夏效升张娜杨岚鲁英娟*,西安71003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08月至2019年09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PC-AL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7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为52岁(15~73岁)。孤立性病灶1例,区域性病灶2例,广泛性病灶4例。病理亚型6例为ALK阴性,1例为ALK阳性。与孤立性和区域性病灶患者不同,广泛性病灶患者具有更高的铁蛋白、乳酸脱氢酶、β2-MG。7例患者均行全身化疗,主要采用CHOP样方案,而接受手术、放疗各1例。7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0.6~152个月),5年OS为85.7%。1例ALK阳性孤立性病灶患者,经手术及化疗,原发病持续CR,OS为152个月。2例区域性病灶患者,原发病分别持续PR和CR。4例广泛性病灶患者5年OS为50%,2例死亡患者中,1例接受多次化疗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OS为 67个月;另 1例诊断时存在睾丸、附睾浸润,OS仅为0.6个月。结论:PC-ALCL是相对罕见的ALCL亚型,中年高发,病理类型以ALK阴性为主,孤立性和区域性PC-ALCL预后较好,广泛性PC-ALCL具有更高的铁蛋白、乳酸脱氢酶、β2-MG,且预后更差;ALK阳性PC-ALCL相对少见,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分型、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分型,并利用细胞仪对患者的免疫表型进行分析,确定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确诊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20例,多为男性;65%的急性双表型自血病患者同时表现出髓系和B系:正常核型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有7例,占35.0%,异常核型的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有13例,占65.0%:对20例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进行联合化疗治疗,病情有较大程度缓解者8例,占40.0%。结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并不常见,但其治疗难度较大,疗效不显著,患者的存活期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7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白血病患者,采用单因素、COX多因素回归法分析71例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诱导疗程数、初诊白细胞计数、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来源、供受者HLA配型、急性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71例患者中14例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诊白细胞计数、诱导疗程数、移植物来源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史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诱导疗程数多、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诱导疗程数多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氟达拉滨+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FLAG)和米托蒽醌+依托泊苷+阿糖胞苷(ME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VIP、WanFang Data、CNKI、CBM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FLAG和MEA方案治疗RRAML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2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FLAG 方案和MEA方案治疗RRAML时,两者的CR[RR=1.49,95%CI(0.92,2.43),P=0.11]及PR[RR=1.38,95%CI(0.82,2.32),P=0.23]无明显差异,但FLAG方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治疗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98,95%CI(1.21,3.24),P=0.006],其真菌感染率亦高于MEA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7,95%CI(1.09,4.31),P=0.03]。结论:FLAG方案治疗RRAML的总有效率高于MEA方案,但其真菌感染率亦高。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限制,本系统评价结论仍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何昊兰  鲁英娟  张小莉  朱丽 《陕西中医》2022,(10):1411-1413,1418
目的:分析健脾生血汤联合促红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症候、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素治疗,观察组予健脾生血汤联合促红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血红蛋白(Hb)、铁蛋白(SF)、转铁蛋白(TF)、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瘀血紫癜、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症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SF、T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生血汤结合促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可降低中医症候评分,提高Hb、SF、TF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天门冬酰胺酶(Asp)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人ALL细胞株THP-1分为对照组、Asp组与si-Wnt组,Asp组与si-Wnt组分别转染siRNA阴性对照与Wnt siRNA,转染后48 h,两组均加入Asp(终浓度为0.25μM),对照组只加生理盐水。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Western-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sp加药后24 h、48 h、72 h,si-Wnt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和Asp组,且Asp组高于对照组(P<0.05)。Asp加药后72 h,si-Wnt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Wnt及AKT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与Asp组,Asp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si-Wnt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与Asp组,且Asp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Wnt信号通路抑制可降低ALL细胞对Asp的耐药性,抑制AKT蛋白的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促进ALL细胞的凋亡,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地西他滨联合治疗对老年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老年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124例患者,按照疗法分为联合组(基础化疗+高三尖杉酯碱+地西他滨)和对照组(基础化疗+高三尖杉酯碱)各62例。结果治疗后,联合组Hb、PLT、WBC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总缓解率72.59%高于对照组53.23%(P0.05)。组间胃肠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地西他滨能够促进老年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指标好转,对预后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