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运动控制和电机控制的功能和特性,本文为数字电机控制设计了带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微处理器采用两个机器周期完成一条指令、与M51系列兼容8位微处理器;在数字电机控制模块(PWM模块)中,设计了包括:产生控制数字电机的PWM电路,控制避免上下路同时导通的死区发生电路,用于反馈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捕获单元;通讯口设计了SPI(串行同步通讯)、SCI(串行异步通讯);A/D、D/A转换器;设计了一套统一安排的中断系统;8位与16位的内核与外设转换模块。  相似文献   
2.
3.
16位流水线ADC系统级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平台,设计并实现了16bit 100M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系统仿真的理想模型.在充分掌握流水线ADC整体结构基础上,对其基本模块进行建模,充分考虑并加入电路的非理想特性和噪声,使整个系统模型接近实际电路.在输入信号为40MH2,采样时钟频率为100MHz时,分别对理想模型和加入非理想因素后的模型进行仿真比较,得到各项性能指标.对实际电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VLSI的高速LVDS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LVDS接口电路是高速数据转换芯片重要模块之一,通常采用的LVDS接口电路设计方法存在着设计成果不能重复利用的弊端.而且日前已经提出的接口电路结构也不方便电路的可重配置.为了更好地在不同系统中重复利用已经设计好的单元,提出一种通用的且大部分参数可调节的LVDS接口电路.接收电路和驱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都是基于TSMC的0.25μmCOMS工艺库,且能封装成模拟IP模块以便于在各种大型电路系统(如:DAC、ADC)的设计过程的直接调用.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工作在500MHz时钟频率下而且满足IEEE 1596.3接口标准.  相似文献   
5.
快速稳定的CMOS电荷泵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交叉耦合NMOS单元,提出了一种低压、快速稳定的CMOS电荷泵电路.一个二极管连接的NMOS管与自举电容相并联,对电路进行预充电,从而改善了电荷泵电路的稳定建立特性.PMOS串联开关用于将信号传输到下一级.仿真结果表明,4级电荷泵的最大输出电压为7.41 V,建立时间为0.85 μs.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能够传输高速信号的多路选择器,并为其设计了一种低失真、宽带模拟开关.所提出开关的栅源过驱动电压由nMOS和pMOS的开启电压之和决定,并能够确保输入变化时,开关的栅源电压与阈值电压之差(VGST)保持恒定,从而基本消除了体效应的影响.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输入信号在0.3~1.7V之间变化时,开关的VGST基本保持恒定,其-3dB带宽大于10GHz,当输入频率为1GHz时,其无杂散动态范围为67.11dB;开关的开启时间为2.98ns,关断时间为1.35ns,确保了多路选择器的break-before-make特性.该结构可应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辅助线圈实现反馈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控制原理,以及采样点控制电路在其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单端输入采样点控制电路。其优点是:电路总是动态的修正每个周期的采样时间点,使之与脉冲宽度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控制偏差,从而获得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9.
我们根据电机控制的原理,为数字电机控制设计了芯片。微处理器采用在一个机器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四级流水的DSP内核;在数字电机控制模块(PWM模块)中,设计了包括:产生控制数字电机的PWM电路,控制避免上下路同时导通的死区发生电路,用于反馈电机转子的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捕获单元;设计了SPI(串行同步通讯)、SCI(串行异步通讯),和A/D转换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个低成本大的8位嵌入式微控制器内核设计,设计采用哈佛结构,双数据总线,指令系统兼容CYASM指令集。本文针对减小面积以实现低成本的目的,详细介绍了系统结构及各模块的设计思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