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3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797篇
工业技术   19315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464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58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075篇
  2013年   862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913篇
  2007年   872篇
  2006年   825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513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406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78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2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化技术在由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神华国华宁东发电厂2×660 MW二期扩建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运维等电厂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针对我国燃煤锅炉普遍存在的结渣问题,提出了基于落渣碰撞信号的结渣诊断方法:能量包络线法以信号的第一个峰值点作为到达时刻,后通过网格法确定撞击区域。通过多种质量、软硬程度材料的平板冲击实验模拟炉内落渣碰撞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相对误差在10%以内,且随落渣的质量和硬度的增大,定位精度有所提升;在一定强度的噪声干扰下,仍能较好地定位撞击区域,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5.
衡量控制系统调节品质优劣的性能指标可以理解为对每一类自动控制系统被控量变化全过程提出的共同基本要求,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其中,稳定性是首要的,那么如何准确判断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就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设计程序算法和控制系统仿真,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力驱动注水过程中由于流量较小以及蒸汽的积聚可能导致流动不稳定现象的发生,对核反应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搭建了重力注水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蒸汽出口形阻、高位储水箱水位和加热棒初始温度下流动不稳定现象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力驱动注水过程流动不稳定现象包含冷却水初次注入阶段、注入水逐出阶段和冷却水再注入阶段等。在一定冷却水初始温度、冷却水入口形阻以及系统压力下,蒸汽排出速度以及实验本体内筒顶部的聚集情况取决于蒸汽出口形阻,减小蒸汽出口形阻可加快蒸汽排放速度,压力峰峰值降低、振荡周期变长,有利于系统稳定;提高高位储水箱水位加快了冷却水注入速率,增加了加热棒被淹没率,降低了流动不稳定现象的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随加热棒初始温度的升高,冷却水流量出现了波动向停滞的转变,流动不稳定现象发生的次数增加且持续时间加长。  相似文献   
7.
8.
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的选矿过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方法。基于通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建立正常工况下的关键参数数据驱动模型;监测软件与DCS系统通信,实时计算目标变量的模型预测值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误差超出设定阈值则进行报警标记;结合工艺专家的经验选择模型监测变量并与工况状态和工艺报警建立多方位联系,从而实现选矿过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基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通过对40205掘进工作面运输顺槽在一段时间内的能量变化值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音监测能量出现"驼峰"式的变化特点时,表明巷道围岩内部已处于活化状态,应及时对工作面采取预警措施;巷道产生大的动力现象是滞后于巷道围岩内部能量最高点,表现出由"高频低能"向"低频高能"的状态转化;通过12月28日-12月31日的能量数据分析,提前4个班进行有效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为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天轮是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的重要部件,其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轮缘的使用寿命。为延长天轮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在提升机及绞车天轮的轮缘上均采用了衬垫。铜兴公司使用天轮衬垫数十年,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实践表明,衬垫既延长了天轮和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减小了提升中心变化,也提高了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